【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河道污水处理的沉淀池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河道污水处理的沉淀池结构。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目前,对于大中城市河流污染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在河边上建设处理系统,污水经过预处理以及一级处理后依次流入混合池、沉淀池以及稳定池,因为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在其底部沉积污物,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清理,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或清淤船对其进行打捞清理,这种清理方式效率较低、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且无法彻底清理,且沉淀池在使用时其底部易出现结块,造成难以清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河道污水处理的沉淀池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或清淤船对其进行打捞清理,这种清理方式效率较低、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且无法彻底清理,且沉淀池在使用时其底部易出现结块,造成难以清理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河道污水处理的沉淀池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河道污水处理的沉淀池结构,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一侧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内侧固定设有沉淀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内侧滑动设有吸污盒(3),所述吸污盒(3)相远离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污孔(4),所述吸污盒(3)一侧固定连接设有两个L型连接架(5),所述L型连接架(5)一侧均可滑动式连接在地面(1)的一侧上,所述L型连接架(5)一侧均设有抽污泵(6),所述抽污泵(6)均需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所述抽污泵(6)一侧均固定设有若干U型架(7),所述U型架(7)一侧均固定连接在L型连接架(5)一侧上,所述吸污盒(3)一侧设有两个通孔,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河道污水处理的沉淀池结构,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一侧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内侧固定设有沉淀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内侧滑动设有吸污盒(3),所述吸污盒(3)相远离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污孔(4),所述吸污盒(3)一侧固定连接设有两个L型连接架(5),所述L型连接架(5)一侧均可滑动式连接在地面(1)的一侧上,所述L型连接架(5)一侧均设有抽污泵(6),所述抽污泵(6)均需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所述抽污泵(6)一侧均固定设有若干U型架(7),所述U型架(7)一侧均固定连接在L型连接架(5)一侧上,所述吸污盒(3)一侧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侧均固定设有抽污管(8),所述抽污管(8)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抽污泵(6)一侧上,所述抽污泵(6)另一侧均固定设有排污软管(9),所述L型连接架(5)一侧均固定连接设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均需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所述电动机(10)一端均固定设有主动轴(11),所述L型连接架(5)一侧均固定连接设有L型轴座(12),所述L型轴座(12)一侧均设有主动轴孔,所述主动轴(11)均可转动式连接在主动轴孔内侧,所述L型轴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钦鸿,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金雄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