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戏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7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戏手柄,包括:主体部,其具有容纳部;连接部,其转动地从所述容纳部伸出或缩回在所述容纳部内;限位部,其用于限定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容纳部转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实现游戏手柄多角度调整,提高手柄使用灵活性,用户体验度高,且扩展手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游戏手柄
本技术涉及游戏手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游戏手柄。
技术介绍
如今,游戏行业发展迅速,手机、电脑、游戏主机、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等已经开发出了大量不同种类的游戏,且游戏的体现形式也从过去的2D平面为主转变为以3D空间为主,游戏内容的可玩性越来越强,内部的功能越来越多,操作难度越来越复杂。但是,现如今的多数的倾斜角度是不可调控的,无法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自行调整,导致使用游戏手柄玩游戏时,灵活性差,极大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戏手柄,实现游戏手柄多角度调整,提高手柄使用灵活性,用户体验度高,且扩展手柄使用场景。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其具有容纳部;连接部,其转动地从所述容纳部伸出或缩回在所述容纳部内;限位部,其用于限定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容纳部转动的位置。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还包括转轴,所述连接部绕所述转轴转动以从所述容纳部中伸出或缩回至所述容纳部内。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所述转轴为电动转轴,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且在所述电动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连接件转动,以从所述容纳部内伸出。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所述连接部整体为扇形,所述容纳部整体也为扇形;所述游戏手柄还包括:限位凸起,其形成在所述连接部的弧形外壁上;至少一个限位凹槽,其形成在所述容纳部的弧形内壁上,且在所述连接部可伸缩时,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配合,限定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容纳部转动的位置。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所述连接部整体为扇形,且在所述连接部的弧形外壁上间隔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游戏手柄还包括解锁模块,所述解锁模块包括:解锁按键,其连接有第一弹性复位件和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在所述解锁按键的按压方向上变形,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在垂直于所述按压方向上变形;固定板,其固定在所述主体部上,且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和第二弹性复位件;限位凸起,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上;在按下所述解锁按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脱离,且在松开所述解锁按键时,所述限位凸起卡入所述限位凹槽。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所述解锁模块还包括:弹力传输部,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连接且由所述固定板承载,所述弹力传输部上形成有所述限位凸起。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所述解锁模块还包括:第三弹性复位件,其抵接所述弹性传输部的另一端,且通过所述弹性传输部传输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的变形弹力而变形。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为可形变的弧形件,其由所述固定板承载且一端连接至所述解锁按键的下表面。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所述弹力传输部为L型构件,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所述弹力传输部的另一端的内侧面上形成有所述限位凸起,外侧面抵接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还包括指示灯;所述连接部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导电触点;在所述容纳部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金属片;在所述连接部伸缩过程中,所述导电触点沿所述金属片接触滑动,使所述指示灯点亮。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用于连接至配件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件可拆卸式连接。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件相互卡接,使所述游戏手柄连接至所述配件上。如上所述的游戏手柄,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连接柱,所述配件上形成有接收槽;或者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接收槽,所述配件上形成有连接柱;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件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接收槽相互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连接部可转动从容纳部内伸出或缩回在容纳部内,且在伸出时,限位部可以限定连接部在容纳部内的位置,实现游戏手柄多角度调整,提高手柄使用灵活性,用户体验度高,且扩展手柄使用场景。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游戏手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游戏手柄实施例中连接部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一;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游戏手柄实施例中连接部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二;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游戏手柄实施例的结构图一,其中游戏手柄仅示出主体部的一部分且连接部缩回在主体部的容纳部内;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提出的游戏手柄实施例的结构图二,其中游戏手柄仅示出主体部的一部分且连接部从主体部的容纳部中伸出;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图6中示出的结构图二的主视图;图9是本技术提出的游戏手柄实施例的结构图三,其中游戏手柄仅示出主体部的一部分,且其中示出的连接部的第二种实施例缩回在容纳部内;图10是本技术提出的游戏手柄实施例的结构图四,其中游戏手柄仅示出主体部的一部分,且其中示出的连接部的第二种实施例从容纳部中伸出;图11是本技术提出的游戏手柄中解锁模块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00-游戏手柄;10-主体部;11-容纳部;111-限位凹槽;112-金属片;20/20'-连接部;21/21'-连接柱;22/22'-弧形外壁;221-限位凸起,221'-限位凹槽;23-指示灯;24-导电触点;30-转轴;40-解锁模块;41-解锁按键;42-第一弹簧;43-弧形塑料件;44-弹力传输部;441-限位凸起;45-第二弹簧;46-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实现游戏手柄的多角度调整,便于与配件插接时,满足用户的灵活性使用及提升其体验性。参考图1,其示出了一个游戏手柄的结构图。游戏手柄100包括主体部10、连接部20和限位部,主体部10上设置有操作按钮(未标注)且内部设置有控制板(未示出),且主体部10内设置有带有侧开口的容纳部11。连接部20容纳在该容纳部11内且可转动地从该侧开口伸出或通过该侧开口转动地缩回至容纳部11内。本申请中,连接部20整体为扇形的板件,且对应地的,主体部10的容纳部11也整体为扇形。本申请中连接部20完全伸出后,可实现游戏手柄100的例如20°的倾斜,在完全缩回后,可实现游戏手柄100的0°的倾斜。在使用时,一般使用两个游戏手柄,左游戏手柄和右游戏手柄,在使用时同时将左游戏手柄和右游戏手柄分别安装在配件中控的两侧,该配件中控除了用于连接左游戏手柄和右游戏手柄外,还可以与两个游戏手柄分别有数据及充电通信。例如,图1示出的游戏手柄100为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部,其具有容纳部;/n连接部,其转动地从所述容纳部伸出或缩回在所述容纳部内;/n限位部,其用于限定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容纳部转动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其具有容纳部;
连接部,其转动地从所述容纳部伸出或缩回在所述容纳部内;
限位部,其用于限定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容纳部转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戏手柄还包括:
转轴,所述连接部绕所述转轴转动以从所述容纳部中伸出或缩回至所述容纳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电动转轴,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且在所述电动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连接部转动,以从所述容纳部内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整体为扇形,且所述容纳部整体为扇形,所述游戏手柄还包括:
限位凸起,其形成在所述连接部的弧形外壁上;
至少一个限位凹槽,其形成在所述容纳部的弧形内壁上,且在所述连接部可伸缩时,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配合,限定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容纳部转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整体为扇形,所述连接部的弧形外壁上间隔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
所述游戏手柄还包括解锁模块,所述解锁模块包括:
解锁按键,其连接有第一弹性复位件和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在所述解锁按键的按压方向上变形,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在垂直于所述按压方向上变形;
固定板,其固定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昊陈重光陈立超刘若宇杨悦丁力孙童米盖儿·西儿瓦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