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扎线、上结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7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羽毛球扎线、上结一体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电机一、两个底模、两个电机二、压紧机构、套模、两个钩针、两个气缸二、支撑柱、两个电烙铁、两个气缸三和羽毛球,所述电机一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工作台设置在电机一顶部的输出端上,两个底模以电机一的输出轴为中线对称设置在工作台顶部的两侧,两个电机二设置在工作台的底部且分别与两个底模相连,所述套模可套在羽毛球的羽毛外侧且底部与底模相适配。当羽毛球扎线完成后,通过电机一步进式转动180°后进入电烙铁工作区,由于羽毛球在底模上的位置始终未变,此时电烙铁对准的即为棉线的线头处,电烙铁在气缸三的带动下对线头加热粘合,相较于人工打结修剪,效率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毛球扎线、上结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羽毛球制造
,具体为一种羽毛球扎线、上结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市场上现有的羽毛球包括球头、插接在球头周侧的16根毛片、捆绑在毛片靠近球头位置处的第一绑线、捆绑在毛片远离球头位置处的第二绑线,第一绑线和第二绑线大多通过棉线捆绑,棉线在捆绑在毛片上之后通过修线剪刀剪断。但是现有的羽毛球制造过程中,对于棉线捆绑后,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上结、修剪,人工上结在寻找线头时,非常麻烦,需要旋转一圈羽毛球才能发现,且有些线头已经缩至羽毛球的内侧,拨出来非常不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羽毛球扎线、上结一体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羽毛球扎线、上结一体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电机一、两个底模、两个电机二、压紧机构、套模、两个钩针、两个气缸二、支撑柱、两个电烙铁、两个气缸三和羽毛球,所述电机一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工作台设置在电机一顶部的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毛球扎线、上结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工作台(2)、电机一(3)、两个底模(4)、两个电机二(5)、压紧机构(6)、套模(7)、两个钩针(8)、两个气缸二(9)、支撑柱(10)、两个电烙铁(14)、两个气缸三(15)和羽毛球(16),所述电机一(3)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工作台(2)设置在电机一(3)顶部的输出端上,两个底模(4)以电机一(3)的输出轴为中线对称设置在工作台(2)顶部的两侧,两个电机二(5)设置在工作台(2)的底部且分别与两个底模(4)相连,所述套模(7)可套在羽毛球(16)的羽毛外侧且底部与底模(4)相适配,所述压紧机构(6)设置在支撑柱(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球扎线、上结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工作台(2)、电机一(3)、两个底模(4)、两个电机二(5)、压紧机构(6)、套模(7)、两个钩针(8)、两个气缸二(9)、支撑柱(10)、两个电烙铁(14)、两个气缸三(15)和羽毛球(16),所述电机一(3)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工作台(2)设置在电机一(3)顶部的输出端上,两个底模(4)以电机一(3)的输出轴为中线对称设置在工作台(2)顶部的两侧,两个电机二(5)设置在工作台(2)的底部且分别与两个底模(4)相连,所述套模(7)可套在羽毛球(16)的羽毛外侧且底部与底模(4)相适配,所述压紧机构(6)设置在支撑柱(10)上可将羽毛球(16)压在底模(4)上,两个所述气缸二(9)横向对称设置在羽毛球(16)的两侧,两个所述钩针(8)分别设置在两个气缸二(9)的输出端上且与羽毛球(16)相对应,两个所述气缸三(15)横向对称设置在另一个底模(4)上的羽毛球(16)的两侧,两个所述电烙铁(14)分别设置在两个气缸三(15)的输出端上且与羽毛球(16)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扎线、上结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4)的顶部设置有半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骏宏陈琴华陈结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骏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