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腹装置,包括健腹轮,健腹轮上设置有中心连接孔,还包括可滑动穿设于健腹轮的中心连接孔上的连接轴,可滑动穿套于连接轴上的按摩棒套体,以及两个分别与连接轴的两端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按摩棒套体穿套于连接轴上时,连接轴两端位于按摩棒套体外部,并且分别与两个手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各个部件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便于携带,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自行组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健腹和按摩功能,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方便而且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以及按摩作用,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作为背垫以及板凳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集多功能为一体运动器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腹装置
本技术属于运动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健腹装置。
技术介绍
健腹运动是以臀部为支撑点,腿部屈膝进行,上半身抱头动作开始时卷腹用双肘触碰膝盖,腹肌用力收缩达到卷腹效果,让下腹始终保持紧张的状态。现有市场上有多种健腹装置,例如健腹轮等器械,健腹轮是一种可锻炼肌肉、关节、减轻体重的小型推动器,用于锻炼腹部,腰臀部,手臂上等身体各部位的赘肉,由于锻炼时所需要的场地简单,便于居家使用。现有市场是健腹轮有很多种,给锻炼者的健腹运动带来便利,但是现有的健腹轮通常组装为一体结构,无法拆装,不便于锻炼着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健腹装置,便于拆装,携带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健腹装置,包括健腹轮,所述健腹轮上设置有中心连接孔,还包括可滑动穿设于健腹轮的中心连接孔上的连接轴,以及两个分别与连接轴的两端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本技术中健腹装置中各个部件可拆卸连接,当需要使用本技术时,将连接轴穿过健腹轮的中心连接孔,最后将两个手柄分别与连接轴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即可。本技术中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采用现有多种常规结构即可,例如连接轴可以为管状结构形式,在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开设定位孔,手柄的连接端可穿设于连接轴的管内,并且在连接端上设置具有定位凸柱以及驱动定位凸柱探出连接端的复位弹簧,当将连接端穿设于连接轴的管内时,定位凸柱被管内壁挤压,定位凸柱被压缩,当定位凸柱与定位孔位置对应之后,定位凸柱在复位弹簧的弹力驱动作用下穿入定位孔内,进而实现手柄和连接轴的连接。当需要将手柄从连接轴上拆卸时,用手指按压定位凸柱,定位凸柱即可退出定位孔,然后将连接端从连接轴的管内拔出即可。本技术中健腹轮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健腹轮包括轮毂以及转动设置于轮毂上的轮体。轮体可相对轮毂转动时,可以增大健腹轮的转动力。本技术中轮体的结构形式也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轮体由至少两个可相对轮毂转动的子轮体拼接而成。本技术中健腹轮的数量可以有多个,作为优选,所述健腹轮为至少两个。两个以上健腹轮可以提高平衡稳定性,更加便于使用者操作,一般情况下,健腹轮为两个,平衡稳定性得到提高之后,可以便于使用者朝向不同方向推动健腹轮,可以使得使用者在推动健腹轮过程中变换方向,例如使用者不仅仅只限于朝向正前方方向推动,如还可以下半身保持不变,下半身朝向左侧或是右侧推动,使得使用者的腰部、腹部以及手臂肌肉得到更好的训练。作为优选,所述健腹轮包括两个端部以及位于至少一个端部处的锥形凸台,相邻健腹轮之间的锥形凸台的端面可抵接配合,以使相邻健腹轮之间的区域形成凹槽。本技术中锥形凸台可以位于靠两端的子轮体上,本技术还可以作为背垫使用或是用于背部伸展运动,使用者的背部靠在健腹轮上,健腹轮对使用者的背部起到支撑作用,例如将健腹轮放置于平地上,使用者背部平躺在健腹轮上,使用者可以保持静止耐力训练,也可以移动身体,相对于健腹轮移动。使用者也可以将健腹轮放置于使用者背部与靠椅之间,作为背垫使用。本技术中可以将健腹轮的一端设置锥形凸台,也可以在两端上设置锥形凸台,若在一端上设置锥形凸台时,可以将两个健腹轮的锥形凸台一侧抵接,即组装成上述具有凹槽的结构使用,也可以将无锥形凸台的一侧抵接配合,使得健腹轮之间无凹槽,因此可以根据自行需要,调整安装方向。本技术中当将两个健腹轮的锥形凸台一侧抵接配合时,健腹轮之间的区域具有向内凹陷的空间(即凹槽),当使用者进行背部训练或者背垫使用,并且将凹槽部位与使用者的脊柱位置对应时,可以使得脊柱位于凹槽处且可处于悬吊状态,而脊柱两侧分别与两个健腹轮接触配合,无论使用者保持静止或是相对于健腹轮移动,都可以对脊柱两侧施压,进而可以对脊柱处起到按摩作用。其中上述凹槽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人体结构特点进行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宽度为40~60mm。一般情况下为50mm。锥形凸台也可以设置为圆锥形凸台,当两个健腹轮拼接形成凹槽时,凹槽表面呈弧形,人体脊柱处于该处时,可以更加舒适。本技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组件,作为优选,还包括可滑动穿套于连接轴上的按摩棒套体,所述按摩棒套体穿套于连接轴上时,连接轴两端位于按摩棒套体外部,并且分别与两个手柄可拆卸连接。本技术中可以将连接轴从健腹轮上取出,然后与按摩棒套体配合,最后将两个手柄与连接轴连接,可以组装得到按摩棒。即本技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可以自行进行拆装,可以得到健腹轮和按摩棒两种功能产品。作为优选,所述按摩棒套体由多个子套体拼接组成。各个子套体可以相对于连接轴转动,提高按摩功效。作为优选,所述子轮体和/或子套体的表面设置有凸棱。凸棱的设置可以增大摩擦力,当轮体或是按摩套体与使用者身体部位接触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当其中一个或多个子轮体转动变换时,各个子轮体上的凸棱可以使得轮体表面形成不同形状的凸棱结构形式,起到不同效果的按摩作用。同理子套体也一样。本技术中凸棱的结构形式以及数量都可以多种方式,作为优选,所述子轮体和/或子套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凸棱,多个凸棱沿着周向均匀布置。作为优选,还包括可穿套于连接轴上的限位环。本技术中可以将限位环穿套于连接轴上,且位于健腹轮或是按摩套体的两端,可以对应限制健腹轮或是按摩套体,避免健腹轮或是按摩套体沿着连接轴的轴向滑动。本技术也可以作为板凳使用,使用者可以坐在健腹轮上,膝盖弯曲,使得双脚可以至手柄处,防止健腹轮移动,实现作为板凳的功能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中各个部件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便于携带,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自行组装,本技术具有健腹和按摩功能,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方便而且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以及按摩作用,并且本技术还可以作为背垫以及板凳来使用,因此本技术为集多功能为一体运动器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健腹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健腹轮1,健腹轮1上设置有中心连接孔16,还包括可滑动穿设于健腹轮1的中心连接孔16上的连接轴2,以及两个分别与连接轴2的两端可拆卸连接的手柄3。本技术中健腹装置中各个部件可拆卸连接,当需要使用本技术时,将连接轴2穿过健腹轮1的中心连接孔16,最后将两个手柄3分别与连接轴2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即可。本技术中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连接轴2可以为管状结构形式,在连接轴2的两端分别开设定位孔,手柄3的连接端可穿设于连接轴2的管内,并且在连接端上设置具有定位凸柱以及驱动定位凸柱探出连接端的复位弹簧,当将连接端穿设于连接轴2的管内时,定位凸柱被管内壁挤压,定位凸柱被压缩,当定位凸柱与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腹装置,包括健腹轮,所述健腹轮上设置有中心连接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滑动穿设于健腹轮的中心连接孔上的连接轴,以及两个分别与连接轴的两端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所述健腹轮包括两个端部以及位于至少一个端部处的锥形凸台,相邻健腹轮之间的锥形凸台的端面可抵接配合,以使相邻健腹轮之间的区域形成凹槽;还包括可滑动穿套于连接轴上的按摩棒套体,所述按摩棒套体穿套于连接轴上时,连接轴两端位于按摩棒套体外部,并且分别与两个手柄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腹装置,包括健腹轮,所述健腹轮上设置有中心连接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滑动穿设于健腹轮的中心连接孔上的连接轴,以及两个分别与连接轴的两端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所述健腹轮包括两个端部以及位于至少一个端部处的锥形凸台,相邻健腹轮之间的锥形凸台的端面可抵接配合,以使相邻健腹轮之间的区域形成凹槽;还包括可滑动穿套于连接轴上的按摩棒套体,所述按摩棒套体穿套于连接轴上时,连接轴两端位于按摩棒套体外部,并且分别与两个手柄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腹轮包括轮毂以及转动设置于轮毂上的轮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耿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百适康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