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5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背带、胸带和腰带组成,还包括能够环绕并系在腿部的两条腿带,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条,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且两条背带在腰带后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在腰带前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相反,胸带的两端分别与两条背带的胸前部位连接,每条腿带通过前后两条跨带与所述腰带连接。由于背带的后部与后跨带设计为一体式,背带的前端与前跨带的上端也接近,这样当人体坠落时会使人体全身受力较为均衡,胸带和背带也不会跟着上移,因此有效的防止了胸带压迫喉部或局部过分受力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方位安全带
本技术涉及安全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全方位安全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腰带、背带、胸带、腿带和跨带组成,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胸带的两端分别与两条背带胸前部位通过环绕方式连接,两跨带分别连接在腰带下部左右两侧,两端分别与腰带和腿带连接,两条腿带为与大腿相适应的环形织带且设有连接卡扣,使用时将腰带通过腰带扣系在作业人员的腰部,两条背带跨在作业人员的肩部上且在背部交叉由此可以将安全绳一端连接在腰带上,另一端通过安全挂钩挂在牢固的固定物体上,保证作业人员不会从作业的高空摔落下来。这种安全带的主要缺陷,一是胸带可以沿着背带移动,在人体意外高空冲击坠落时,其胸带有可能因移动压迫喉部使其颈椎断裂,甚至瞬间窒息死亡,二是上述安全带的双腿跨带数量为两个,只有左右两个跨带与人体的上身接触,人体受力不均衡,出现意外坠落时可能出现胸肋或其他较为脆弱的部位因承受力过大导致损伤的现象。三是由于上述安全带的双背带受力上移,有可能因移动发生双背带勒颈窒息的危险,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背带、胸带和腰带组成,还包括能够环绕并系在腿部的腿带,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条,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两条背带在腰带后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在腰带前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相反,所述胸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背带的胸前部位连接,所述腿带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腿带通过前后两条跨带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为套形结构,分别套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套形结构的上部设有背带调节扣。所述两条背带的后部相互交叉,所述两条背带的后部相互交叉的部位设有外形为椭圆环形或D形的连接吊环,所述两条背带的交叉部位穿过所述连接吊环,所述连接吊环通过连接吊环固定片与所述两条背带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连接吊环固定片为六边形或圆形的板状高强度织物,所述连接吊环固定片的上部设有一条水平的缝,其下部的两侧各设有两条中心垂线穿过上部的缝的中点的缝,所述背带顺次穿过下部一侧的两条缝和上部的缝,并在所述上部的缝处与另一条背带形成交叉,所述连接吊环的一边穿过所述两条背带与所述连接吊环固定片的中间,并形成可调节的固定连接。所述胸带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每部分胸带的外端为套形结构,套在所述背带的胸前部位,并通过胸带固定片将其固定在背带上的适当位置,所述两部分胸带之间通过胸带调节扣紧固连接。所述腰带的前部设有扎紧带卡,所述腿带的外侧设有腿带调节扣。所述背带的后部下端与所述腰带相互叠合并缝合在一起,所述背带的后部穿过所述腰带向下延伸形成后跨带,所述后跨带的下端与所述腿带相互叠合并缝合在一起,所述前跨带的下端与所述腿带相互叠合并缝合在一起,所述前跨带的上端为套形结构,套在所述腰带的前部,并通过跨带固定片将其固定在所述腰带上的适当位置。所述腰带的后部连接有沿腰带延伸方向延伸的护腰带,所述护腰带的宽度大于所述腰带的宽度且位于相应部分的腰带的内侧,所述护腰带上分布有若干腰带鼻,所述腰带穿过所述腰带鼻。所述腰带上在所述腰带的后部固定设有三角挂环,在所述腰带的前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D形挂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吊环、三角挂环或者D形挂环上还连接有安全绳,所述安全绳的两端都设有安全挂钩,所述安全绳上还设有调节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将胸带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相应的背带上,使胸带不能沿背带移动,由此避免了在出现意外时因胸带移动到使用者喉部给使用者带来的伤害;由于背带的后部与后跨带设计为一体式,背带的前端与前跨带的上端也接近,这样当人体坠落时会使人体全身受力较为均衡,胸带和背带也不会跟着上移,因此有效的防止了胸带压迫喉部或局部过分受力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吊环固定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背带;2,胸带;3,腰带;4,护腰带;5,腿带;6,后跨带;7,前跨带;8,胸带固定片;9,胸带调节扣;10,背带调节扣;11,跨带固定片;12,腿带调节扣;13,连接吊环;14,连接吊环固定片;15,扎紧带卡;16,三角挂环;17,D形挂环;18,安全绳;19,安全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背带1、胸带2和腰带3组成,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条,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两条背带在腰带后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在腰带前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相反,所述胸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背带的胸前部位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环绕并系在腿部的腿带5,所述腿带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腿带通过前后两条跨带6、7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为套形结构,分别套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套形结构的上部设有背带调节扣10,可以根据需要适度调整背带的长度。所述两条背带的后部相互交叉,所述两条背带的后部相互交叉的部位设有外形为椭圆环形或D形的连接吊环13,所述两条背带的交叉部位穿过所述连接吊环,所述连接吊环通过连接吊环固定片14与所述两条背带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连接吊环固定片为六边形或圆形的板状高强度织物,所述连接吊环固定片的上部设有一条水平的缝,其下部的两侧各设有两条中心垂线穿过上部的缝的中点的缝,所述背带顺次穿过下部一侧的两条缝和上部的缝,并在所述上部的缝处与另一条背带形成交叉,所述连接吊环的一边穿过所述两条背带与所述连接吊环固定片的中间,由于织物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使之形成可调节的固定连接。所述胸带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每部分胸带的外端为套形结构,套在所述背带的胸前部位,并通过胸带固定片8将其固定在背带上的适当位置,所述两部分胸带之间通过胸带调节扣9紧固连接;使胸带的两端在背带上位置既方便调节,使用时胸带又不容易沿背带移动,由此避免了在出现意外时因胸带移动到使用者喉部给使用者带来的伤害。所述腰带的前部设有扎紧带卡15,所述腿带的外侧设有腿带调节扣12;可以根据需要适度调整腰带和腿带的松紧度。所述背带的后部下端与所述腰带相互叠合并缝合在一起,所述背带的后部穿过所述腰带向下延伸形成后跨带6,所述后跨带的下端与所述腿带相互叠合并缝合在一起,所述前跨带7的下端与所述腿带相互叠合并缝合在一起,所述前跨带的上端为套形结构,套在所述腰带的前部,并通过跨带固定片11将其固定在所述腰带上的适当位置;由于背带的后部与后跨带设计为一体式,背带的前端与前跨带的上端也接近,这样当人体坠落时会使人体全身受力较为均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背带、胸带和腰带组成,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条,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环绕并系在腿部的腿带,所述两条背带在腰带后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在腰带前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相反,所述胸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背带的胸前部位连接,所述腿带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腿带通过前后两条跨带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为套形结构,分别套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套形结构的上部设有背带调节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背带、胸带和腰带组成,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条,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环绕并系在腿部的腿带,所述两条背带在腰带后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在腰带前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相反,所述胸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背带的胸前部位连接,所述腿带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腿带通过前后两条跨带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为套形结构,分别套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套形结构的上部设有背带调节扣。


2.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背带、胸带和腰带组成,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条,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环绕并系在腿部的腿带,所述两条背带在腰带后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在腰带前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相反,所述胸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背带的胸前部位连接,所述腿带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腿带通过前后两条跨带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两条背带的后部相互交叉,所述两条背带的后部相互交叉的部位设有外形为椭圆环形或D形的连接吊环,所述两条背带的交叉部位穿过所述连接吊环,所述连接吊环通过连接吊环固定片与所述两条背带固定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吊环固定片为六边形或圆形的板状高强度织物,所述连接吊环固定片的上部设有一条水平的缝,其下部的两侧各设有两条中心垂线穿过上部的缝的中点的缝,所述背带顺次穿过下部一侧的两条缝和上部的缝,并在所述上部的缝处与另一条背带形成交叉,所述连接吊环的一边穿过所述两条背带与所述连接吊环固定片的中间,并形成可调节的固定连接。


4.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背带、胸带和腰带组成,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条,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环绕并系在腿部的腿带,所述两条背带在腰带后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在腰带前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相反,所述胸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背带的胸前部位连接,所述腿带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腿带通过前后两条跨带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胸带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每部分胸带的外端为套形结构,套在所述背带的胸前部位,并通过胸带固定片将其固定在背带上的适当位置,所述两部分胸带之间通过胸带调节扣紧固连接。


5.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背带、胸带和腰带组成,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条,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环绕并系在腿部的腿带,所述两条背带在腰带后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在腰带前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相反,所述胸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背带的胸前部位连接,所述腿带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腿带通过前后两条跨带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腰带的前部设有扎紧带卡,所述腿带的外侧设有腿带调节扣,所述腰带的后部连接有沿腰带延伸方向延伸的护腰带,所述背带的后部下端与所述腰带相互叠合并缝合在一起,所述背带的后部穿过所述腰带向下延伸形成后跨带,所述两条背带的后部相互交叉。


6.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背带、胸带和腰带组成,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条,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环绕并系在腿部的腿带,所述两条背带在腰带后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在腰带前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相反,所述胸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背带的胸前部位连接,所述腿带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腿带通过前后两条跨带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背带的后部下端与所述腰带相互叠合并缝合在一起,所述背带的后部穿过所述腰带向下延伸形成后跨带,所述后跨带的下端与所述腿带相互叠合并缝合在一起,前跨带的下端与所述腿带相互叠合并缝合在一起,所述前跨带的上端为套形结构,套在所述腰带的前部,并通过跨带固定片将其固定在所述腰带上的适当位置。


7.一种全方位安全带,主要由背带、胸带和腰带组成,所述背带的数量为两条,所述两条背带的前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条背带的后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腰带后部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环绕并系在腿部的腿带,所述两条背带在腰带后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与在腰带前部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相反,所述胸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条背带的胸前部位连接,所述腿带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腿带通过前后两条跨带与所述腰带连接,所述腰带的后部连接有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强王少伟张苓女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恒安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