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点可调的碳素光自动送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4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焦点可调的碳素光自动送棒装置,属于理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碳素光治疗仪用的自动送棒装置,包括盖板、挡灰网罩、聚光外壳、后铁盖、聚光罩、连接装置、减速电机、齿条、机构壳体、驱动电机、固定底板、驱动齿轮、铝后座、铜连杆、碳棒、铜滑轮机构、齿轮、工作轴、轴承底座、滑轨、驱动电机固定架、从动齿轮、调焦减速电机固定架;通过本申请的设计,提供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机,分别控制碳棒整体的前进后退与两个碳棒之间的距离,通过相互独立的控制提高了对碳棒尖端及碳棒前进后退程度的精确控制,保证了碳棒的充分应用减少浪费,通过控制碳棒的前进后退也使人体感受到的热量可以控制,达到了最大化的应用和最大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点可调的碳素光自动送棒装置
本技术属于理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碳素光治疗仪用的自动送棒装置。
技术介绍
碳素光治疗仪属于Ⅱ类物理治疗器械中的热辐射治疗设备,通常由主机、热源辐射器、碳棒、防护罩、控制装置组成。它是以医疗专用碳棒为发光材料的物理治疗仪,通过电动作用使两根碳棒燃烧产生电弧光即碳素光。碳素光疗法就是利用这种光能、热能以及运用碳棒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粒子对人体相关治疗区域进行物理照射,当其照射照到皮肤上时,碳素光线的绝大部分热能传到深部组织和更远的地方,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有的碳素光治疗仪无法调节碳棒燃烧时两碳棒着火点之间的距离,在碳棒燃烧时消耗碳棒,从而不能使两根碳棒尖端的距离保持一致;有的能够自动调节碳棒尖端燃烧的位置,但是自动送棒装置不能达到光点一致,导致两碳棒燃烧点之间的距离忽远忽近,火花忽大忽小,热量不均匀,效果不明显。都不能做到火苗稳定,热度可调。现有设计通过调节两根碳棒同步调节两根碳棒的位置,实现控制碳棒尖端位置的目的,但碳棒燃烧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偏差且无法控制碳棒前进或后退,造成体感的热量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点可调的碳素光自动送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盖板(1)、挡灰网罩(2)、聚光外壳(3)、后铁盖(4)、聚光罩(5)、连接装置(6)、减速电机(7)、齿条(8)、机构壳体(10)、驱动电机(11)、固定底板(12)、驱动齿轮(13)、铝后座(14)、铜连杆(15)、铜滑轮机构(17)、齿轮(18)、工作轴(19)、轴承底座(20)、滑轨(21)、驱动电机固定架(22)、从动齿轮(23)及调焦减速电机固定架(24);/n所述盖板(1)、聚光外壳(3)、后铁盖(4)及机构壳体(10)组成外壳,聚光外壳(3)内设置有聚光罩(5),聚光外壳(3)上还通过连接装置(6)设置有挡灰网罩(2);/n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点可调的碳素光自动送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盖板(1)、挡灰网罩(2)、聚光外壳(3)、后铁盖(4)、聚光罩(5)、连接装置(6)、减速电机(7)、齿条(8)、机构壳体(10)、驱动电机(11)、固定底板(12)、驱动齿轮(13)、铝后座(14)、铜连杆(15)、铜滑轮机构(17)、齿轮(18)、工作轴(19)、轴承底座(20)、滑轨(21)、驱动电机固定架(22)、从动齿轮(23)及调焦减速电机固定架(24);
所述盖板(1)、聚光外壳(3)、后铁盖(4)及机构壳体(10)组成外壳,聚光外壳(3)内设置有聚光罩(5),聚光外壳(3)上还通过连接装置(6)设置有挡灰网罩(2);
其中机构壳体(10)内部设置有齿条(8)及固定底板(12);
其中固定底板(12)通过滑轨(21)设置在机构壳体(10)内底部,固定底板(12)上设置有铝后座(14)、轴承底座(20)及驱动电机固定架(22);
其中轴承底座(20)与驱动电机固定架(2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架(22)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13);
所述轴承底座(20)上设置有工作轴(19),且轴承底座(20)还通过调焦减速电机固定架(24)设置有减速电机(7),减速电机(7)输出端上设置有与齿条(8)配合的齿轮;
所述工作轴(19)一端设置有与驱动齿轮(13)配合的从动齿轮(23),工作轴(19)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18),工作轴(1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工作轴(19)上的从动齿轮(23)相互配合;
所述铝后座(14)为带有通孔的中空结构,其上设置有铜连杆(15)及碳棒(16),铝后座(1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轴承底座(20)两侧;
所述铜连杆(15)一端进入铝后座(14)空腔并与铝后座(14)铰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铜滑轮机构(17),铝后座(14)内部设置有弹簧在垂直方向上支撑铜连杆(15),保持铜连杆(15)设置有铜滑轮机构(17)的一端向上翘起;
所述铜滑轮机构(17)与工作轴(19)上的齿轮(18)相互配合夹持碳棒(16);
所述机构壳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梁越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布瑞斯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