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颤器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45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颤器用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500、三极管Q502、电阻R10、电阻R20、储能电容C10、二极管D500、二极管D501、MOSFET晶体管Q501、可调电阻R30和变压器,MOSFET晶体管Q501的衬底节点上设置有二极管D502,三极管Q500的集电极分别与储能电容C10和二极管D501的正极相连,三极管Q500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0和三极管Q502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20与三极管Q50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502的基极与三极管Q500的基极相连,MOSFET晶体管Q50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500的正极,MOSFET晶体管Q501的源极与可调电阻R30的一端相连,初级线圈的一端与二极管D501的正极相连,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00的正极相连;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颤器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除颤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除颤器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是心脏猝死病人唯一的且有效的救护设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每年的心脏猝死病人大约在54.5万人以上。当心脏猝死突发时,心脏除颤必须在12分钟以内进行。否则,心脏猝死病人的存活几率小于2%。在当今的繁忙的世界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或城市能保证让救护车带着AED在12分钟之内赶到事发现场,对心脏猝死病人进行及时的施救。因此,在大部分发达国家,AED已经进入家庭或被广泛地布置在公共场合,以便对心脏猝死病人进行及时的施救。若在3分钟内用AED施救,则有约70%的心脏猝死病人可以被活。AED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的价值在于,有人群的地方就应有AED,有AED就可以挽救生命;但是现有的控制电路在除颤器设计中的应用不能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造成了精密元器件容易因各种浪涌脉冲而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弊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颤器用控制电路,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颤器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挽式控制电路和变压器控制电路,所述推挽式控制电路与所述变压器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推挽式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500、三极管Q502、电阻R10和电阻R20,所述变压器控制电路包括储能电容C10、二极管D500、二极管D501、MOSFET晶体管Q501、可调电阻R30和变压器(100),所述变压器(100)包括初级线圈(101)和次级线圈(102),所述MOSFET晶体管Q501的衬底节点上设置有瞬态抑制二极管D502,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D502的正极与所述可调电阻R30的一端相连;/n其中,所述三极管Q500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储能电容C10和二极管D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颤器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挽式控制电路和变压器控制电路,所述推挽式控制电路与所述变压器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推挽式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500、三极管Q502、电阻R10和电阻R20,所述变压器控制电路包括储能电容C10、二极管D500、二极管D501、MOSFET晶体管Q501、可调电阻R30和变压器(100),所述变压器(100)包括初级线圈(101)和次级线圈(102),所述MOSFET晶体管Q501的衬底节点上设置有瞬态抑制二极管D502,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D502的正极与所述可调电阻R30的一端相连;
其中,所述三极管Q500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储能电容C10和二极管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闬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百纳川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