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4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其包括:电场发生装置,用于输出电压波形、幅值及频率可调的交流信号;导线,一端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场能电极贴片连接;场能电极贴片,其包括具有挠性的基片和阵列布置在所述基片上的若干由绝缘电容材料制成的电极片本体,所述电极片本体可以有效激发电场和避免传导电流的产生,所述电极片本体与所述导线相连接;可穿戴装置,多个所述场能电极贴片布置在所述可穿戴装置内侧;所述可穿戴装置包括帽子、马甲、胸罩、短裤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选择性抑制特定细胞生长的电场施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场肿瘤治疗法是一种通过低强度低频率的静电波使由若干电容电极组成的装置部分产生电极化,从而治疗肿瘤的方法。具体可参见专利号为201820261308.5的中国技术专利。基于电场对细胞和活体组织的生物学效应,活细胞对于所施加的交变电场的反应具有频率依赖性。在低频(1千赫兹以下),交变电场可以通过使细胞膜去极化来刺激神经和肌肉。此外,低频或脉冲电场还可以加速骨折愈合。在高频条件下(高于10兆赫兹的频率),交变电场可以引起组织发热,这可以用于肿瘤消融。近些年来的研究及临床发现,当电场频率在100-500千赫兹的范围内时,外加交变电场对不同的癌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的生长速度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类研究随后导致了肿瘤治疗领域新的电场疗法的发展。具体技术在有些国家已经用于针对脑部肿瘤及其它癌症的医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有具体研究结果显示,施加低强度、中频的交变电场可以通过破坏有丝分裂来抑制活性肿瘤细胞的分裂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电场发生装置,用于输出电压波形、幅值及频率可调的交流信号;/n导线,一端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场能电极贴片连接;/n场能电极贴片,其包括具有挠性的基片和阵列布置在所述基片上的若干由绝缘电容材料制成的电极片本体,所述电极片本体以有效激发电场和避免传导电流的产生,所述电极片本体与所述导线相连接;/n可穿戴装置,多个所述场能电极贴片布置在所述可穿戴装置内侧;所述可穿戴装置包括帽子、马甲、胸罩、短裤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电场发生装置,用于输出电压波形、幅值及频率可调的交流信号;
导线,一端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场能电极贴片连接;
场能电极贴片,其包括具有挠性的基片和阵列布置在所述基片上的若干由绝缘电容材料制成的电极片本体,所述电极片本体以有效激发电场和避免传导电流的产生,所述电极片本体与所述导线相连接;
可穿戴装置,多个所述场能电极贴片布置在所述可穿戴装置内侧;所述可穿戴装置包括帽子、马甲、胸罩、短裤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装置由弹性织物制成,可穿戴装置可裹覆在人体上使所述场能电极贴片紧贴人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输出幅值为0-120vpp,电场强度0-5V/cm,调制频率为50-500KHz。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的最大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50到120Vpp,电源装置的输出波形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电源装置的输出信号由至少4个端口依次输出,提供至少2个方向的电压,每个端口的输出时间可在0.1秒到10秒范围内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治疗多器官肿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子内的场能电极贴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红杰刘胜军张建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普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