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眼内恶性肿瘤的敷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4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眼内恶性肿瘤的敷贴器,包括外壳、第一内衬以及放射性粒子,所述第一内衬呈球冠形且其凸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放射性粒子的凹槽,所述外壳包括呈球冠形的球冠体、与所述球冠体相连的圆柱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环上的带孔侧耳,其中所述第一内衬可拆卸紧固安装在所述外壳中;该敷贴器可以避免组装或使用过程中放射性粒子的偏移,从而控制放射性剂量分布精确的符合治疗计划,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其整体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快捷,在拆卸安装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放射性粒子损坏或脱落遗失,且拆卸后的外壳可以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眼内恶性肿瘤的敷贴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眼内恶性肿瘤的敷贴器。
技术介绍
眼睛是“心灵之窗”,是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和附属结构组成。眼球位于眶前部,近似球形,正常眼球的前后径出生时约16mm,3岁时达23mm,成年时平均为24mm,垂直径23mm,水平径23.5mm。眼球又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眼球壁分三层,从内到外依次是视网膜、葡萄膜和纤维膜,前葡萄膜包括虹膜和睫状体,后葡萄膜即脉络膜,纤维膜由前1/6透明的角膜和后5/6瓷白色的巩膜组成。眼内恶性肿瘤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及生长特点,不仅会严重影响视力,造成患者生活不便,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甚至会威胁生命。眼内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临床较为多见,好发部位为葡萄膜和视网膜。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眼内恶性肿瘤一旦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摘除、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过去,眼内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眼球摘除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眼内恶性肿瘤的敷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器包括外壳、第一内衬以及放射性粒子,所述第一内衬呈球冠形且其凸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放射性粒子的凹槽,所述外壳包括呈球冠形的球冠体、与所述球冠体相连的圆柱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环上的带孔侧耳,其中所述第一内衬可拆卸紧固安装在所述外壳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眼内恶性肿瘤的敷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器包括外壳、第一内衬以及放射性粒子,所述第一内衬呈球冠形且其凸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放射性粒子的凹槽,所述外壳包括呈球冠形的球冠体、与所述球冠体相连的圆柱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环上的带孔侧耳,其中所述第一内衬可拆卸紧固安装在所述外壳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眼内恶性肿瘤的敷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边缘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起,所述圆柱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眼内恶性肿瘤的敷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器还包括有嵌钉,其中所述球冠体的顶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嵌钉相配合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眼内恶性肿瘤的敷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器还包括有第二内衬,所述第二内衬呈球冠形,其中所述第二内衬安装在所述第一内衬和所述外壳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眼内恶性肿瘤的敷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衬边缘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凸起,其中所述第二内衬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缺口的配合安装在所述外壳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惠波李忠勇张文辉张雪峰马承伟段菲刘子豪邓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