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4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本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包括医用PE一次注塑成型的内筒、外筒、芯杆和限位箍环,所述外筒活动套装在所述内筒外,所述芯杆活动填装在所述内筒中,所述限位箍环设置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其中,所述内筒顶端开有注药孔,内筒尾端设有一级推药耳;所述外筒前端周向布设有若干导药槽,外筒尾端设有二级推药耳;所述芯杆顶端设有橡胶塞头,芯杆尾端设有推柄。本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通过二次推送配合外筒均布实现了多点贴壁给药和增效均匀布药;并通过内外筒间刮齿分流筋对药物进行注前破碎、分流,实现了多向均量均匀出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妇科护理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妇科子宫、卵巢等手术的术前护理,需要在术前对外阴及阴道内病变进行排查、用药和清洗,现有阴道内给药装置多为推杆活塞式给药器,出药口设置在套筒顶端,这种给药器在推送凝胶或膏剂时,能够将药物送到指定深度,却无法实现药物扩散和与阴道内壁的均匀附着,因此凝胶和膏剂送入后起效较慢,而当用于药液或洗液的推送时,由于出药方向向前,无论采取哪种卧位,阴道上壁总是难以接触药液,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部分能够周向给药,而使得阴道内壁布药均匀的给药装置,但其中无论是在内套管中设置复杂的波轮状结构、在套管侧壁上安装大量单向喷阀、还是通过在出药口连接转动机构,都极大的提高了作为一次性使用器材的成本和制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引导内给药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多点贴壁给药和增效均匀布药的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为实现多点贴壁给药和增效均匀布药,本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包括医用PE一次注塑成型的内筒、外筒、芯杆和限位箍环,所述外筒活动套装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医用PE一次注塑成型的内筒(1)、外筒(2)、芯杆(3)和限位箍环(4),所述外筒(2)活动套装在所述内筒(1)外,所述芯杆(3)活动填装在所述内筒(1)中,所述限位箍环(4)设置在内筒(1)和外筒(2)之间,其中,/n所述内筒(1)顶端开有注药孔(11),内筒(1)尾端设有一级推药耳(12);所述外筒(2)前端周向布设有若干导药槽(21),外筒(2)尾端设有二级推药耳(22);所述芯杆(3)顶端设有橡胶塞头(31),芯杆(3)尾端设有推柄(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医用PE一次注塑成型的内筒(1)、外筒(2)、芯杆(3)和限位箍环(4),所述外筒(2)活动套装在所述内筒(1)外,所述芯杆(3)活动填装在所述内筒(1)中,所述限位箍环(4)设置在内筒(1)和外筒(2)之间,其中,
所述内筒(1)顶端开有注药孔(11),内筒(1)尾端设有一级推药耳(12);所述外筒(2)前端周向布设有若干导药槽(21),外筒(2)尾端设有二级推药耳(22);所述芯杆(3)顶端设有橡胶塞头(31),芯杆(3)尾端设有推柄(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筒(1)和外筒(2)顶部呈半球形,所述注药孔(11)开于所述内筒(1)顶部球面部位中央,所述导药槽(21)自所述外筒(2)球面部位向下延伸至外筒(2)柱状筒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推药耳(12)长度大于所述二级推药耳(22)长度,所述推柄(32)直径大于所述内筒(1)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术前阴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药槽(21)为直槽,共六条,周向布设在所述外筒(2)上部。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心陈芳高雪芹战霞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