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4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包括扩张组件;注液管,设置在扩张支架上,注液管的左端向左延伸至扩张支架的左端部,而其右端向右延伸出扩张支架,且与扩张支架对应处的注液管上具有多个间隔布设的侧流孔;输送件,将扩张支架送入直肠梗阻部位;以及拔出件,将扩张组件由直肠梗阻部位拔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扩张支架为塑料支架,不仅具有横向支撑力,还具有纵向顺应性,置入简单;塑料支架的左端部设置有气囊,塑料支架置入到位后,气囊位于梗阻部位内端的肠道内,由于气囊充盈后大于与其对应处的塑料支架管径,故气囊卡挡在梗阻部位内端的肠道内,防止塑料支架从体内向外串动或脱落,有效降低支架移位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而且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属于中晚期,晚期结直肠癌可以引起肠道梗阻。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肠道梗阻治疗手段包括外科肿瘤切除、结肠造瘘、支架置入和肠梗阻导管置入等。对于高龄或体质较差的患者来说,由于外科切除或结肠造瘘术的风险较大、创伤大,故临床上通常采用支架置入或肠梗阻导管置入解决梗阻问题。传统的肠梗阻导管能够缓解患者梗阻症状,但是其携带不方便且不能根除狭窄,需要患者长期携带并定期更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肠道支架为自膨胀式金属丝编织型内支架,利用金属丝编织支架将肠管撑开,使狭窄或阻塞部位重新恢复通畅。但是现有的自膨胀式金属丝编织型内支架往往存在支架移位、脱落、再狭窄、出血等并发症。因而,如何设计一种固定效果好、移位或脱落概率小且有效降低支架再狭窄的扩张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该扩张装置的固定效果好,取出方便,还能够进行放射治疗,还能够降低扩张支架移位或脱落的几率,还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携带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包括扩张组件,所述扩张组件包括扩张支架;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扩张支架的左端部;及显示标记部,设置在扩张支架上,且所述显示标记部在影像设备下显影;注液管,设置在扩张支架上,所述注液管的左端向左延伸至扩张支架左端部,而其右端向右延伸出扩张支架,且与扩张支架对应处的注液管上具有多个间隔布设的侧流孔;输送件,将扩张支架送入直肠梗阻部位;以及拔出件,将扩张组件由直肠梗阻部位拔出。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套设在所述扩张支架左端部的气囊和设置在扩张支架上的充盈管,所述充盈管的左端口与所述气囊相连通,而其右端部向右延伸出扩张支架。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盈管和注液管的右端部分别设置有启闭件,所述启闭件为硅胶塞或调节阀。更进一步地,所述扩张支架上还设置有放射治疗组件。更进一步地,所述扩张支架的管壁外表面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放射治疗组件为卡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放射粒子条。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标记部包括多个等间距间隔布设在所述扩张支架上的金属标记点。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件为具有导丝穿孔的输送杆,所述输送杆的左端部为圆锥形结构,而其右端部外扩形成手持部。更进一步地,所述拔出件为拔杆,其左端部为圆锥形结构;且拔杆的外表面为粗糙面。更进一步地,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更进一步地,所述扩张支架为塑料支架,且其管径为1.0cm~2.0cm。本技术的具体优点有以下几点:(1)本技术的扩张支架为塑料支架,不仅具有一定的弹性,还具有较好的径向支撑力和纵向顺应性,确保扩张效果且取放方便。(2)、本技术在塑料支架的左端部设置有气囊,塑料支架置入到位后,气囊位于梗阻部位内端的肠道内,由于气囊充盈后大于与其对应处的塑料支架管径,故气囊卡挡在梗阻部位内端的肠道内,进而对塑料支架进行限位,防止塑料支架从体内向外串动或脱落,有效降低支架移位的几率。(3)、本技术在塑料支架上设置了一条具有侧流孔的注液管,当术后肠道内容物比较粘稠时,可通过注液管向患者的肠道内注入稀释药液(如无菌蒸馏水),将肠道内的粘稠内容物稀释,使稀释后的内容物沿着肠道排出体外,有效避免粘稠内容物堵塞支架,治疗效果好。(4)、本技术的塑料支架上设置有放射粒子条卡槽,可对梗阻部位的肿瘤组织进行放射治疗,在扩张的同时实现了放射治疗,治疗效果好;当患者梗阻部位没有肿瘤组织时,可将放射粒子条取下,拆装灵活,适用范围广。(5)、本技术的注液管和充盈管的长度均大于塑料支架的长度,且注液管和充盈管的右端部均位于患者肛门外,即注液管和充盈管的结构为取支架提供牵拉力,取支架时可通过注液管和充盈管将塑料支架牵拉至肛门口,然后将拔出件插装在塑料支架内,利用拔出件和塑料支架的摩擦力将塑料支架取出,降低了支架取出难度。(6)、本技术的输送杆便于将塑料支架置入肠道梗阻部位;拔杆、注液管和充盈管配合,可实现扩张支架的快速取出,简化了手术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扩张组件和输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扩张组件的示意图(气囊处于充盈状态)。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输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扩张组件和拔出件的连接图。图6是图5中拔出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包括扩张组件,其包括扩张支架1(即为塑料支架,由具有一定横向弹性且具有纵向支撑力的塑料制成),扩张支架1的长度为10cm-14cm,其管径为1.0cm~2.0cm,其弹性、韧性及顺应性较好,组织相容性好,有效减少对肠道黏膜的刺激,防止肉芽组织的增生,塑料支架长时间置入后容易调整位置及取出;固定部,设置在扩张支架1的左端部;及显示标记部,设置在扩张支架1上,显示标记部在影像设备下显影,以便于追踪扩张支架1的位置,确保将扩张支架1置入肠道梗阻部位;注液管2,设置在扩张支架1上,注液管2的左端向左延伸至扩张支架1左端,而其右端向右延伸出扩张支架1,与扩张支架1对应处的注液管2上具有多个间隔布设的侧流孔3,当患者术后的肠道内容物比较粘稠时,可通过注液管2向患者梗阻部位注入药液(如无菌蒸馏水),将肠道内容物稀释,使稀释后的内容物经过扩张支架1顺利排出体外,确保治疗效果;注液管2的右端口内插装有硅胶塞(或调解阀);且注液管2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能够有效确认扩张支架1在置入过程中的位置;输送件,将扩张支架1送入直肠梗阻部位;以及拔出件,在取支架时,拔出件插装在扩张支架1的通孔内,拔出件的右端延伸出扩张支架1,将扩张组件由直肠梗阻部位拔出。如图1-3所示,固定部包括套设在扩张支架1左端部的气囊4和设置在扩张支架1上的充盈管5,充盈管5的左端与气囊4相连通,而其右端部向右延伸出扩张支架1,且充盈管5的右端部设置有启闭件;启闭件为密封插装在充盈管5的右端口内的硅胶塞(当然还可以是设置在充盈管5右端部的调节阀,通过调节阀实现充盈管5的通断),硅胶塞在拔出注射针头后可自动密封,有效保证密封性能,防止气囊4在充盈状态下出现漏气或漏液现象,有效保证气囊4的固定效果;当扩张支架1置管后,将注射针头穿过硅胶塞伸入至充盈管5内,利用注射器手动(或利用医用注射泵自动注射)向充盈管5内注入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扩张组件,所述扩张组件包括/n扩张支架,其具有一通孔;/n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扩张支架的左端部;及/n显示标记部,设置在扩张支架上,且所述显示标记部在影像设备下显影;/n注液管,设置在扩张支架上,所述注液管的左端向左延伸至扩张支架的左端部,而其右端向右延伸出扩张支架,且与扩张支架对应处的注液管上具有多个间隔布设的侧流孔;/n输送件,将扩张支架送入直肠梗阻部位;以及/n拔出件,将扩张组件由直肠梗阻部位拔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张组件,所述扩张组件包括
扩张支架,其具有一通孔;
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扩张支架的左端部;及
显示标记部,设置在扩张支架上,且所述显示标记部在影像设备下显影;
注液管,设置在扩张支架上,所述注液管的左端向左延伸至扩张支架的左端部,而其右端向右延伸出扩张支架,且与扩张支架对应处的注液管上具有多个间隔布设的侧流孔;
输送件,将扩张支架送入直肠梗阻部位;以及
拔出件,将扩张组件由直肠梗阻部位拔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套设在所述扩张支架左端部的气囊和设置在扩张支架上的充盈管,所述充盈管的左端口与所述气囊相连通,而其右端部向右延伸出扩张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盈管和注液管的右端部分别设置有启闭件,所述启闭件为硅胶塞或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结直肠梗阻的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殷美攀李春霞马耀臻李臻赵悦李晓冰解朋飞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