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33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滴加热器,该点滴加热器包括柱状本体,所述的柱状本体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螺旋形凹槽,所述的柱状本体包括设有螺旋形凹槽的硅胶外套,该硅胶外套形成有中空变形腔;所述的螺旋形凹槽具有自然敞口位,以及受受热膨胀的硅胶外套挤压而发生形变以包裹输液管的加热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螺旋形凹槽设置在硅胶外套上,硅胶外套不仅材质柔软,而且具有中空变形腔,当对硅胶外套加热后,中空变形腔受热变形导致硅胶外套膨胀,膨胀的硅胶外套会挤压螺旋形凹槽,使之槽口收紧并包裹住处于螺旋形凹槽内的输液管,输液管周向受热,因此传热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滴加热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点滴加热器。
技术介绍
在寒冷天气输液时,若直接将低温药液直接输入人体,不仅会使人体手臂变得冰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因此目前在输液时,患者、家属和护士都会采取相应的保暖或加热措施。如公开号为CN20662162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加热的点滴装置,该点滴装置包括隔热塑料圆筒以及分别处于隔热塑料圆筒两端的上圆台座和下圆台座,隔热塑料圆筒的外周壁上嵌入有螺旋状铁质凹槽,而隔热塑料圆筒的内壁上则贴附有由铜丝构成的发热盘线圈,发热盘线圈的内侧设有屏蔽层,屏蔽层的内侧设有可充电电池和电路主板;上圆台座和下圆台座上分别形成有一个缺口,在上圆台座上安装有开关,开关通过自缺口穿过的导线与电路主板连接;下圆台座的缺口中则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也通过导线与电路主板连接,电路主板又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开关和可充电电池;电路主板包括温度控制器、开关控制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和保温控制电路。现有的点滴加热装置均存在以下不足:装置主体均采用硬质塑料或铁质材料制成,当将输液管置入螺旋状凹槽内后,螺旋状凹槽对输液管的包裹能力差,导致传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包裹输液管、传热效率高的点滴加热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点滴加热器,包括柱状本体,所述的柱状本体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螺旋形凹槽,所述的柱状本体包括设有螺旋形凹槽的硅胶外套,该硅胶外套形成有中空变形腔;所述的螺旋形凹槽具有自然敞口位,以及受受热膨胀的硅胶外套挤压而发生形变以包裹输液管的加热位。本技术将螺旋形凹槽设置在硅胶外套上,硅胶外套不仅材质柔软,而且具有中空变形腔,当对硅胶外套加热后,中空变形腔受热变形导致硅胶外套膨胀,膨胀的硅胶外套会挤压螺旋形凹槽,使之槽口收紧并包裹住处于螺旋形凹槽内的输液管,输液管周向受热,因此传热效率大大提高。在上述的点滴加热器中,所述的螺旋形凹槽的槽底面为内弧形面。当硅胶外套膨胀时,内弧形面使得螺旋形凹槽的槽壁具有相向倾斜而收紧槽口的趋势,使得螺旋形凹槽能够朝着预设的方向发生形变。在上述的点滴加热器中,所述的中空变形腔的内壁形成有与该内弧形面位置相应的外弧形面。处于中空变形腔内壁上的外弧形面与处于螺旋形凹槽槽底的内弧形面的朝向是一致的,如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螺旋形凹槽的变形趋势。在上述的点滴加热器中,自螺旋形凹槽的槽口至槽底,该螺旋形凹槽的开口大小保持不变;或者,自螺旋形凹槽的槽口至槽底,该螺旋形凹槽的开口逐渐变大。如此设置都是为了增大螺旋形凹槽的变形趋势。为中空变形腔提供变形热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具体实施方式的举例,在上述的点滴加热器中,所述的硅胶外套的其中一端安装有基座,该基座上带有延伸至中空变形腔内的加热棒,所述的基座内设有与加热棒相连的电源以及控制电源与加热棒通断的开关;所述的加热棒与中空变形腔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使用时,先将输液管绕至螺旋形凹槽内,而后给加热棒通电,加热棒首先对处于中空变形腔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受热膨胀能够驱使硅胶外套发生膨胀;加热棒继续加热,则同时对处于中空变形腔内的空气和硅胶外套进行加热,从而为被包裹在螺旋形凹槽内的输液管持续提供热量。或者,在上述的点滴加热器中,所述的中空变形腔内盛装有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在发生物理形态的变化时能够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因此在使用前,给相变材料加热,使之吸收热量;而后将输液管绕至螺旋形凹槽内,在使用过程中,相变材料逐渐放热,为处于螺旋形凹槽内的输液管提供热量。当在中空变形腔内盛装相变材料时,需要先对点滴加热器进行加热方可使用;而加热后硅胶外套已发生变形,这就使得将输液管置入螺旋形凹槽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上述的点滴加热器中,所述的螺旋形凹槽的两端分别位于硅胶外套的两端部。如此可以从硅胶外套的端部将输液管塞入螺旋形凹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将螺旋形凹槽设置在硅胶外套上,硅胶外套不仅材质柔软,而且具有中空变形腔,当对硅胶外套加热后,中空变形腔受热变形导致硅胶外套膨胀,膨胀的硅胶外套会挤压螺旋形凹槽,使之槽口收紧并包裹住处于螺旋形凹槽内的输液管,输液管周向受热,因此传热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点滴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点滴加热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点滴加热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点滴加热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点滴加热器,包括柱状本体1,该柱状本体1包括硅胶外套11,硅胶外套11呈中空柱状的,其中形成有中空变形腔11a;硅胶外套11的其中一端固定安装有基座12,基座12是密封设置在中空变形腔11a的端部的,基座12上还带有延伸至中空变形腔11a内的加热棒13。基座12可以蓄电池作为电源,为加热棒13供电,也可以通过外接电源线(图中未示出)与电源连接;基座12上还设置有控制基座12与电热棒之间的通断的开关14。如图2所示,加热棒13与中空变形腔11a的内壁之间是不接触的,两者之间还留有较大的间隙。当加热棒13通电时,加热棒13首先对处于中空变形腔11a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受热膨胀能够驱使硅胶外套11发生膨胀;而硅胶外套11的外周壁上则形成有轴向延伸的螺旋形凹槽11b,当硅胶外套11发生膨胀时,螺旋形凹槽11b的开口会受挤压而收紧,从而将处于螺旋形凹槽11b内的输液管包裹起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螺旋形凹槽11b的槽底面为内弧形面11c,而中空变形腔11a的内壁上形成有与该内弧形面11c位置相应的外弧形面11d。外弧形面11d和内弧形面11c使硅胶外套11在膨胀时,膨胀压力向外弧形面11d和内弧形面11c的两端集中,驱使螺旋形凹槽11b的槽口收紧。与此同时,自螺旋形凹槽11b的槽口至槽底,该螺旋形凹槽11b的开口大小保持不变或逐渐变大;如此设置也是为了增大螺旋形凹槽11b的变形趋势。本实施例一种点滴加热器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先将输液管绕至螺旋形凹槽11b内,而后给加热棒13通电,加热棒13首先对处于中空变形腔11a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受热膨胀能够驱使硅胶外套11发生膨胀,驱使螺旋形凹槽11b的槽口收紧,将输液管包裹;加热棒13继续加热,则同时对处于中空变形腔11a内的空气和硅胶外套11进行加热,从而为被包裹在螺旋形凹槽11b内的输液管持续提供热量。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点滴加热器,包括柱状本体1,该柱状本体1包括硅胶外套11,硅胶外套11呈中空柱状的,其中形成有中空变形腔11a,该中空变形腔11a内盛装有相变材料。显然,为了确保硅胶外套11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滴加热器,包括柱状本体(1),所述的柱状本体(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螺旋形凹槽(11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本体(1)包括设有螺旋形凹槽(11b)的硅胶外套(11),该硅胶外套(11)形成有中空变形腔(11a);所述的螺旋形凹槽(11b)具有自然敞口位,以及受受热膨胀的硅胶外套(11)挤压而发生形变以包裹输液管的加热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滴加热器,包括柱状本体(1),所述的柱状本体(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螺旋形凹槽(11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本体(1)包括设有螺旋形凹槽(11b)的硅胶外套(11),该硅胶外套(11)形成有中空变形腔(11a);所述的螺旋形凹槽(11b)具有自然敞口位,以及受受热膨胀的硅胶外套(11)挤压而发生形变以包裹输液管的加热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形凹槽(11b)的槽底面为内弧形面(11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变形腔(11a)的内壁形成有与该内弧形面(11c)位置相应的外弧形面(11d)。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点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自螺旋形凹槽(11b)的槽口至槽底,该螺旋形凹槽(11b)的开口大小保持不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萍萍潘俊周诗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