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辉专利>正文

一种可防止脱落的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31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防止脱落的输液器,包括输液瓶和插针固定组件,所述输液瓶的底端固设有输液口,所述插针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柱、锁紧套、插瓶针和输液管,所述支撑柱为“凹”型结构,所述锁紧套位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内侧,所述插瓶针位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锁紧套的内侧中间位置处,所述插瓶针的输入端贯穿所述输液口延伸至所述输液瓶的内部;在输液管的插瓶针外侧设置插针固定组件,插针固定组件采用支撑柱连接锁紧套,锁紧套内设有与输液口相匹配的锁紧容腔,可以在插入插瓶针时,将锁紧套套设到输液口外侧,从而将插瓶针与输液口连接的更加稳定,不易松脱掉落,增强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脱落的输液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脱落的输液器。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医务人员使用前检查一次性输液器的消毒有效期及包装有无漏气及其他异常,取出输液器,将插瓶针部分插入输液瓶(如为输液袋,除非是进气管与插瓶针一体的输液器,否则不需要打开进气装置,即插入进气针或打开进气孔),挂输液瓶于输液杆上,排气至药液流至输液管下端,关紧调节器,再将静脉针刺入消毒好的静脉,固定好之后,解开止血带,调整流速。原有的一次性输液器在使用时,因插瓶针与输液瓶之间的连接仅采用插接的方式,在进行输液时,因输液速度较慢,时间较长,药水流入患者的身体内,会给患者造成排尿的反应,患者在去厕所的过程中,还需要继续输液,在上厕所时,输液瓶随着患者移动,这个过程中插瓶针与输液瓶之间极易出现因拉扯而分离的情况,且在对儿童和老人进行输液时,儿童的顽皮和老人的嗜睡也容易在拉扯间造成插瓶针与输液瓶之间的分离,若不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极易发生回血的情况,降低输液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止脱落的输液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脱落的输液器,包括输液瓶和插针固定组件,所述输液瓶的底端固设有输液口,所述插针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柱、锁紧套、插瓶针和输液管,所述支撑柱为“凹”型结构,所述锁紧套位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内侧,所述插瓶针位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锁紧套的内侧中间位置处,所述插瓶针的输入端贯穿所述输液口延伸至所述输液瓶的内部,所述锁紧套套设在所述输液口的外侧,且与所述输液口卡合固定,所述输液管位于所述插瓶针的输出端外侧,并与所述插瓶针卡合固定。优选的,所述锁紧套的内部具有锁紧容腔,所述锁紧套的内侧直径与所述输液口的外侧直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输液口为双层结构,内层为橡胶材质,外层为金属铝材质。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的内侧直径与所述插瓶针的外侧直径相匹配,且与所述插瓶针粘接固定。优选的,所述锁紧套的内壁设有若干个不规则凸起,若干个不规则凸起组合形成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插瓶针的输入端开设有圆形通孔。优选的,所述插瓶针的输入端为锥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输液管的插瓶针外侧设置插针固定组件,插针固定组件采用支撑柱连接锁紧套,锁紧套内设有与输液口相匹配的锁紧容腔,可以在插入插瓶针时,将锁紧套套设到输液口外侧,从而将插瓶针与输液口连接的更加稳定,不易松脱掉落,增强使用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插针固定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锁紧套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液瓶;11、输液口;2、插针固定组件;21、支撑柱;22、锁紧套;221、锁紧容腔;222、防滑纹;23、插瓶针;24、输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脱落的输液器,包括输液瓶1和插针固定组件2,输液瓶1的底端固设有输液口11,插针固定组件2包括支撑柱21、锁紧套22、插瓶针23和输液管24,支撑柱21为“凹”型结构,锁紧套22位于支撑柱21的顶端内侧,插瓶针23位于支撑柱21与锁紧套22的内侧中间位置处,插瓶针23的输入端贯穿输液口11延伸至输液瓶1的内部,锁紧套22套设在输液口11的外侧,且与输液口11卡合固定,输液管24位于插瓶针23的输出端外侧,并与插瓶针23卡合固定。请参阅图1-2,输液口11为双层结构,内层为橡胶材质,外层为金属铝材质,锁紧套22的内部具有锁紧容腔221,锁紧套22的内侧直径与输液口11的外侧直径相匹配,输液管24的内侧直径与插瓶针23的外侧直径相匹配,且与插瓶针23粘接固定,插瓶针23的输入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插瓶针23的输入端为锥形结构;用于插瓶针23的插入更加简单,不费力,且使输液口11的密封更加稳定,锁紧套22的内侧直径与输液口11的外侧直径相匹配,用于锁紧套22与输液口11之间的套设连接更加稳定,不易松脱,使用时,将插瓶针23插入输液瓶1上的输液口11内,输液口11为橡胶材质,插入一定深度后,将锁紧套22旋转套设到输液口11外侧,锁紧套22内壁具有不规则凸起形成的防滑纹222,具有一定的防滑性,使锁紧套22与输液口1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在输液过程中因拉扯导致插瓶针23从输液口11内脱落,产生输液管24回血的情况,在更换输液瓶1时,只需要用力向下拉动插针固定组件2即可将插针固定组件2与输液口11分离,然后再将插瓶针23插入另一个新的输液瓶1上的输液口11内,本技术通过在输液管24的插瓶针23外侧设置插针固定组件2,插针固定组件2采用支撑柱21连接锁紧套22,锁紧套22内设有与输液口11相匹配的锁紧容腔221,可以在插入插瓶针23时,将锁紧套22套设到输液口11外侧,从而将插瓶针23与输液口11连接的更加稳定,不易松脱掉落,增强使用稳定性。请参阅图3,锁紧套22的内壁设有若干个不规则凸起,若干个不规则凸起组合形成防滑纹222;锁紧套22内壁具有不规则凸起形成的防滑纹222,具有一定的防滑性,使锁紧套22与输液口1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在输液过程中因拉扯导致插瓶针23从输液口11内脱落,产生输液管24回血的情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插瓶针23插入输液瓶1上的输液口11内,输液口11为橡胶材质,插入一定深度后,将锁紧套22旋转套设到输液口11外侧,锁紧套22内壁具有不规则凸起形成的防滑纹222,具有一定的防滑性,使锁紧套22与输液口1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在输液过程中因拉扯导致插瓶针23从输液口11内脱落,产生输液管24回血的情况,在更换输液瓶1时,只需要用力向下拉动插针固定组件2即可将插针固定组件2与输液口11分离,然后再将插瓶针23插入另一个新的输液瓶1上的输液口11内,本技术通过在输液管24的插瓶针23外侧设置插针固定组件2,插针固定组件2采用支撑柱21连接锁紧套22,锁紧套22内设有与输液口11相匹配的锁紧容腔221,可以在插入插瓶针23时,将锁紧套22套设到输液口11外侧,从而将插瓶针23与输液口11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脱落的输液器,包括输液瓶(1)和插针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瓶(1)的底端固设有输液口(11),所述插针固定组件(2)包括支撑柱(21)、锁紧套(22)、插瓶针(23)和输液管(24),所述支撑柱(21)为“凹”型结构,所述锁紧套(22)位于所述支撑柱(21)的顶端内侧,所述插瓶针(23)位于所述支撑柱(21)与所述锁紧套(22)的内侧中间位置处,所述插瓶针(23)的输入端贯穿所述输液口(11)延伸至所述输液瓶(1)的内部,所述锁紧套(22)套设在所述输液口(11)的外侧,且与所述输液口(11)卡合固定,所述输液管(24)位于所述插瓶针(23)的输出端外侧,并与所述插瓶针(23)卡合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脱落的输液器,包括输液瓶(1)和插针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瓶(1)的底端固设有输液口(11),所述插针固定组件(2)包括支撑柱(21)、锁紧套(22)、插瓶针(23)和输液管(24),所述支撑柱(21)为“凹”型结构,所述锁紧套(22)位于所述支撑柱(21)的顶端内侧,所述插瓶针(23)位于所述支撑柱(21)与所述锁紧套(22)的内侧中间位置处,所述插瓶针(23)的输入端贯穿所述输液口(11)延伸至所述输液瓶(1)的内部,所述锁紧套(22)套设在所述输液口(11)的外侧,且与所述输液口(11)卡合固定,所述输液管(24)位于所述插瓶针(23)的输出端外侧,并与所述插瓶针(23)卡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脱落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套(22)的内部具有锁紧容腔(221),所述锁紧套(22)的内侧直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