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氯口罩消毒附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2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氯口罩消毒附加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中环结构,所述下壳体上设置内环结构和外环结构,所述中环结构、内环结构和外环结构相互配合形成S形气体通道;在下壳体上外环结构外侧设置有多个小孔,在内环结构中间设置有二氧化氯消毒片;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采用自然挥发、小孔释放及内部迷宫通道结构,可以控制二氧化氯在口罩上形成一定的灭菌层,使口罩内部保持一定的二氧化氯浓度(<0.08m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氯口罩消毒附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杀菌防疫消毒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氧化氯口罩消毒附加装置的设计。
技术介绍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给社会经济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每个人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尤为重要,其中,佩戴口罩作为一种有效的普遍适用的常规方式,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现有的口罩一般都是通过物理特性进行阻挡和过滤病毒,没有一个可持续性的杀菌消毒效果,因此,需要一种结构上的改进,使口罩可以用于杀毒灭菌的普遍环境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二氧化氯口罩消毒附加装置,配合现有的口罩使用,起到有效的灭菌杀毒作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氧化氯口罩消毒附加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中环结构,所述下壳体上设置内环结构和外环结构,所述中环结构、内环结构和外环结构相互配合形成S形气体通道;在下壳体上外环结构外侧设置有多个小孔,在内环结构中间设置有二氧化氯消毒片;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般安装在口罩的接近口鼻的位置上,可以有效提高口罩的防护杀毒功能,可以有效灭杀口罩上的细菌和病毒;本装置采用自然挥发、小孔释放及内部迷宫通道结构,可以控制二氧化氯在口罩上形成一定的灭菌层,使口罩内部保持一定的二氧化氯浓度(<0.08mg/m3),而达到灭菌效果。该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气体倒流进入壳体内部,气态消毒气体靠自然挥发进入到口罩上;因此,该装置可以重复使用,方便拆卸,只需根据需要和标准更换口罩即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下壳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钢片,4、中环结构,5、外环结构,6、内环结构,7、二氧化氯消毒片,8、磁钢,9、小孔,10、密封槽,11、口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二氧化氯口罩消毒附加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互扣合连接,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中环结构4,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内环结构6和外环结构5,所述中环结构4、内环结构6和外环结构5相互配合形成S形气体通道;在下壳体2上外环结构5外侧设置有多个小孔9,在内环结构6中间设置有二氧化氯消毒片7;在下壳体2上与上壳体1相互扣合处设置有密封槽10,所述密封槽10内设置O型密封圈;在下壳体2周边设置有磁钢8,磁钢8与钢片3相互配合将下壳体2固定于口罩11上,从而将整个附加装置固定于口罩11合适部位。使用时,首先把二氧化氯消毒片放到内环结构6中间,滴上一至二滴清水(约0.5克),消毒片开始反应,扣上上壳体,产生的消毒气体通过中环结构、内环结构和外环结构相互配合形成的S形气体通道及小孔释放到口罩上,用于杀菌消毒。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氯口罩消毒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中环结构,所述下壳体上设置内环结构和外环结构,所述中环结构、内环结构和外环结构相互配合形成S形气体通道;在下壳体上外环结构外侧设置有多个小孔,在内环结构中间设置有二氧化氯消毒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氯口罩消毒附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中环结构,所述下壳体上设置内环结构和外环结构,所述中环结构、内环结构和外环结构相互配合形成S形气体通道;在下壳体上外环结构外侧设置有多个小孔,在内环结构中间设置有二氧化氯消毒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琳甄雅慧甄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普尔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