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子遥控自动伸缩穴位按摩颈部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06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遥控自动伸缩穴位按摩颈部牵引器,包括牵引器本体与无线控制器,牵引器本体分为颈托、肩托,牵引器本体包括连接固定件、下颌托、枕托、四根自动伸缩杆和设在下颌托、枕托之下的肩背支撑部及连接件,连接件内嵌设有控制电路板;颈托包括有下颌托、枕托、嵌设在枕托内的加热线圈和固定在枕托内侧面的多个生物电贴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整牵引时间、牵引长度和牵引频率,可调节颈托和下颌托之间的角度,颈托的高度,适用于不同人群;利用自动调节牵引器长度,恢复患者颈椎的生理性弯曲,生物电按摩肩颈部穴位,改善肌肉痉挛,随后利用加热线圈对肩颈部加热,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预防、治疗长期伏案所致的颈椎疾病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子遥控自动伸缩穴位按摩颈部牵引器
本技术涉及颈椎疾病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遥控自动伸缩穴位按摩颈部牵引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患者呈现低领化,严重化趋势。其主要原因有:(1)不良的睡眠体位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2)不当的工作姿势大量统计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打字抄写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等;(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牵引器不但可以减轻压迫症状,缓解疲劳,使椎底动脉气血通畅,消除颈背部肌紧张痉挛,从而预防治疗颈椎疾病。然而不当的牵引方法、不当的按摩强度,都会适得其反,增加患者症状。针对这种现状,技术一种自动牵引器是非常有必要的。该自能牵引器根据患者颈部长度及耐受力,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电子遥控自动伸缩穴位按摩颈部牵引器,包括牵引器本体(1)与无线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器本体(1)分为颈托、肩托,所述牵引器本体(1)包括连接固定件(11)、下颌托(12)、枕托(13)、四根自动伸缩杆(14)和设在下颌托(12)、枕托(13)之下的肩背支撑部(15)及连接件(16),所述连接件(16)内嵌设有控制电路板(17);/n所述颈托包括有下颌托(12)、枕托(13)、嵌设在枕托(13)内的加热线圈(18)和固定在枕托(13)内侧面的多个生物电贴片(19);/n所述肩托包括有肩背支撑部(15)、连接件(16)、嵌设在肩背支撑部(15)背侧两端内的加热线圈(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子遥控自动伸缩穴位按摩颈部牵引器,包括牵引器本体(1)与无线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器本体(1)分为颈托、肩托,所述牵引器本体(1)包括连接固定件(11)、下颌托(12)、枕托(13)、四根自动伸缩杆(14)和设在下颌托(12)、枕托(13)之下的肩背支撑部(15)及连接件(16),所述连接件(16)内嵌设有控制电路板(17);
所述颈托包括有下颌托(12)、枕托(13)、嵌设在枕托(13)内的加热线圈(18)和固定在枕托(13)内侧面的多个生物电贴片(19);
所述肩托包括有肩背支撑部(15)、连接件(16)、嵌设在肩背支撑部(15)背侧两端内的加热线圈(18)和固定在肩背支撑部(15)背部内侧面的多个生物电贴片(19);
所述牵引器本体(1)内还设有用于监测加热线圈(18)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一(110),所述枕托(13)、肩背支撑部(15)内侧设有用于监测体温的温度传感器二(120),所述温度传感器一(110)、温度传感器二(120)均与控制电路板(1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7)与加热线圈(18)、生物电贴片(19)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7)与无线控制器(2)无线连接;
所述无线控制器(2)包括电源开关(21)、液晶显示屏(22)、温度控制感应按钮(23)、按摩手法调整感应按钮(24)和功能切换感应按钮(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遥控自动伸缩穴位按摩颈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托(12)、枕托(13)和肩背支撑部(15)包括有弹性塑料层(130)、包裹在弹性塑料层(130)两侧的棉垫层(140)以及包裹在弹性塑料层(130)以及内层的棉垫层(140)之间的软质硅胶层(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遥控自动伸缩穴位按摩颈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托(12)、枕托(13)和肩背支撑部(15)内层的棉垫层(14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贤洪艳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联合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淮南分校淮南职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