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10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人体前胸按压处的第一按压加速度A1;以及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按压加速度A1获取第一按压位移值S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按压加速度A1,并由微处理器对按压加速度A1进行处理,进而获得第一按压位移值S1,由于第一按压位移值S1与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基本相等,进而也相当于获取了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结构较为简易,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且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急救中,心肺复苏技术是较为常见且有效的急救方法,实验表明,在实施胸腔按压过程中,按压的深度和频率直接决定了急救成功与否,因此,《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规定,按压频率至少要10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要5厘米。现有的胸部按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器械自动按压,该按压器械采用气动或电动方式驱动,按压的深度则通过控制按压头的顶出长度来控制;第二种是人工按压,按压深度由施救人员的按压力度等因素决定,在急救过程中高频率、高强度的按压动作对救护人员的体制要求较高,一旦救护人员体力不支,则按压频率和按压深度很难保证,进而直接影响救助效果。由于现有的心肺复苏设备不能够直观的获取按压深度值和按压频率值,在胸部按压时,施救人员很难直观的获取按压信息提示,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直观体现心肺复苏按压质量的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人体前胸按压处的第一按压加速度A1;以及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按压加速度A1获取第一按压位移值S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按压加速度A1,并由微处理器对按压加速度A1进行处理,进而获得第一按压位移值S1,由于第一按压位移值S1与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基本相等,进而也相当于获取了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本技术所提供的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心肺复苏质量检测方法比较简便,检测数据较为准确,便于施救人员使用。在本技术的较优技术方案中,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人体背部的第二按压加速度A2;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加速传感器相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按压加速度A2获取第一按压位移值S2,进而通过计算所述第一按压位移值S1和所述第二按压位移值S2的差值获取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减小在心肺复苏按压时,因使用者的背部也存在着一定的位移而导致心肺复苏质量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使得获取的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更为准确。在本技术的较优技术方案中,所述微处理器能够根据第一按压位移值S1的变化频率计算心肺复苏按压频率F。在本技术的较优技术方案中,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并能够显示所述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和/或所述心肺复苏按压频率F。在该技术方案中,显示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得施救人员能够直观的获取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和/或所述心肺复苏按压频率F信息,进而获取心肺复苏质量检测结果。在本技术的较优技术方案中,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和/或所述心肺复苏按压频率F超出阈值范围时发出警报。在该技术方案中,警报器的设置使得施救人员可以及时的获知施救动作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的做出调整。在本技术的较优技术方案中,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和/或所述心肺复苏按压频率F超出阈值范围时发出指示信号。在本技术的较优技术方案中,所述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的阈值范围为5-6cm。在本技术的较优技术方案中,所述心肺复苏按压频率F的阈值范围为100-120次/分钟。在本技术的较优技术方案中,所述微处理器为STM32F103RET6处理器。在该技术方案中,微处理器具体为STM32F103RET6处理器,该处理器体积较小,且价格低廉,在实现上述功能的同时,使得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并且制造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1-第一加速度传感器;2-微处理器;3-显示装置;4-第二加速度传感器;5-警报器;6-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中示意性地简化示出了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100主要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微处理器2以及显示装置3。其中,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用于感应人体前胸按压处的第一按压加速度A1,具体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在进行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100处于使用状态时装配至使用者的前胸按压处,具体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可以为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微处理器2与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相连接,并能够根据第一按压加速度A1获取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具体地,微处理器2通过对第一按压加速度A1进行时域积分或频域积分的方式,获取人体前胸按压处的第一按压位移值S1,该第一按压位移值S1与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基本相等,因此,也相当于获取了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显示装置3,与微处理器2相连接,并能够显示该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具体地,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可以以图表的形式或以图线的形式呈现,以供施救人员直观的获取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具体地,显示装置3既可以与微处理器2共同集成,也可以单独设置,当显示装置3单独设置时,其可以设置成可穿戴式,例如设置成腕表式,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以便施救人员在进行施救时可以便捷的观察到心肺复苏质量信息。由于使用者通常被放置在软垫10上,以缓冲按压的压力,避免按压造成使用者受到物理性伤害,因此,当施救人员对使用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时,由于软垫10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因此,第一按压位移值S1通常大于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换言之,仅通过测量第一按压位移值S1获取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具有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小上述误差对心肺复苏按压质量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用于感应使用者背部的第二按压加速度A2,具体地,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在进行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100处于使用状态时装配至使用者背部,并与第一加速度传感器4的位置相对应;微处理器2与第二加速度传感器4相连接,并能够根据第二按压加速度A2获取第二按压位移值S2,其获取第二按压位移值S2的方式与获取第一按压位移值S1的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微处理器2通过计算第一按压位移值S1和第二按压位移值S2的差值获取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如此设置,能够减小在心肺复苏按压时,因使用者的背部也存在着一定的位移而导致心肺复苏质量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使得获取的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更为准确。在实施心肺复苏按压过程中,按压的深度和频率直接决定了急救成功与否,因此,有必要对心肺复苏按压频率F进行检测,由于每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人体前胸按压处的第一按压加速度A1;以及/n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按压加速度A1获取第一按压位移值S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人体前胸按压处的第一按压加速度A1;以及
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按压加速度A1获取第一按压位移值S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人体背部的第二按压加速度A2;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加速传感器相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按压加速度A2获取第一按压位移值S2,进而通过计算所述第一按压位移值S1和所述第二按压位移值S2的差值获取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能够根据第一按压位移值S1的变化频率计算出心肺复苏按压频率F。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肺复苏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并能够显示所述心肺复苏按压深度S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伍冯超汤国平肖文波魏健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