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按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包括:驱动件,其平行设置有第一驱动轴以及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上设置有两个斜向环槽;按摩件,其包括第一按摩板与第二按摩板,第一按摩板与第二按摩板均活动套设于对应的斜向环槽内,第一按摩板与第二按摩板之间形成按摩间隙;纵拉件,其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均与第二驱动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上端活动插设于第一按摩板内,第二连杆上端插设于内第二按摩板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按摩板和第二按摩板沿向内凹的弧线且方向相反的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
本技术属于按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按摩椅越来越成为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一个重要物品。按摩椅通过机械滚动力和挤压力来对人体进行按摩,对于一些较为劳累的人,腿部的按摩可以使血液加速循环,减缓疲劳。现有技术中,已有多种可对腿部进行搓揉按摩从而消除腿部不适的器械,通常这种器械通过驱动轴带动左、右按摩板块进行腿部的按摩,如公开号为CN104107136B、技术名称为搓揉按摩器的中国技术专利,通过设置两个同向转动的驱动轴,每个驱动轴上都设置有与每个侧座相应的偏转轮来带动相应的侧座摆动,使得侧座的两端都作圆周运动,从而达到对腿部按摩的目的,但这种结构,由于侧座结构上的限制,使得侧座只能沿直线摆动,这种摆动方式只能对腿部起到搓的动作,并不能很好的对腿部揉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包括:驱动件,其平行设置有第一驱动轴以及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置有两个斜向环槽;按摩件,其包括第一按摩板与第二按摩板,所述第一按摩板与所述第二按摩板均活动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斜向环槽内,第一按摩板与第二按摩板之间形成按摩间隙;纵拉件,其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上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一按摩板内,第二连杆上端插设于内所述第二按摩板内;当所述第一驱动轴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按摩板以及所述第二按摩板能够在纵向方向上摆动的同时在横向方向上摆动。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中,两个所述斜向环槽的倾斜方向相对称。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中,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偏心轮以及第二偏心轮,两个所述斜向环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心轮以及所述第二偏心轮上,所述第一偏心轮的偏心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反。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中,所述第一偏心轮与所述第二偏心轮端部均设置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分别活动抵靠于所述第一按摩板和所述第二按摩板。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中,所述第一按摩板以及第二按摩板上均设置有球形槽,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上端均设置有球关节,每个所述球关节均对应活动插设于所述球形槽内。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中,所述第二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三偏心轮以及第四偏心轮,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偏心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四偏心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偏心轮的偏心方向与所述第四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反。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中,所述第三偏心轮上以及所述第四偏心轮上均活动套设有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杆下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下端均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环活动铰接。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壳体,所述第一驱动轴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轴平行插设于所述壳体内;驱动电机,其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电机端部设置有驱动蜗杆,所述驱动蜗杆活动插入至所述壳体内;第一齿轮组,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组连接;第二齿轮组,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组下方,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驱动蜗杆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之间,第一齿轮组以及第二齿轮组均与驱动蜗杆啮合连接。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蜗杆啮合连接;第一驱动齿轮,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固定插设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内。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中,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传动齿轮,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第一传动齿轮下方,所述驱动蜗杆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驱动齿轮,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插设于所述第二驱动齿内。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中,所述第一按摩板与所述第二按摩板板上均设置有气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在驱动件工作时能够通过斜向环槽以及纵拉件带动第一按摩板和第二按摩板沿向内凹的弧线且方向相反的运动,使用者将腿放置于按摩间隙内时,在第一按摩板以及第二按摩板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按压式揉搓的动作,增加使用者腿部血液的流通,为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的爆炸视图;图3是第二按摩板的立体视图;图4是限位环与第三偏心轮的立体视图;图5是本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工作状态下的立体视图。图中,1、第一驱动轴;2、第二驱动轴;3、斜向环槽;4、第一按摩板;5、第二按摩板;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球形槽;9、球关节;10、第一偏心轮;11、第二偏心轮;12、限位环;13、第三偏心轮;14、第四偏心轮;15、壳体;16、驱动电机;17、驱动蜗杆;18、第一传动齿轮;19、第一驱动齿轮;20、第二传动齿轮;21、第二驱动齿轮;22、气囊;23、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包括:驱动件,其平行设置有第一驱动轴1以及第二驱动轴2,第一驱动轴1上设置有两个斜向环槽3;按摩件,其包括第一按摩板4与第二按摩板5,第一按摩板4与第二按摩板5均活动套设于对应的斜向环槽3内,第一按摩板4与第二按摩板5之间形成按摩间隙;纵拉件,其包括第一连杆6以及第二连杆7,第一连杆6以及第二连杆7均与第二驱动轴2转动连接,第一连杆6上端活动插设于第一按摩板4内,第二连杆7上端插设于内第二按摩板5内;当第一驱动轴1以及第二驱动轴2转动时,第一按摩板4与第二按摩板5能够在纵向方向上摆动的同时在横向方向上摆动。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轴1和第二驱动轴2,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驱动轴1和第二驱动轴2进行往复转动,在第一驱动轴1上设置有若干个斜向环槽3,第一按摩板4与第二按摩板5均活动套设于对应的斜向环槽3内,当第一驱动轴1转动时,斜向环槽3就能够给与第一按摩板4和第二按摩板5一个横向的力,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分别与第一按摩板4和第二按摩板5活动连接,第一连杆6以及第二连杆7均与第二驱动轴2连接,进而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能够分别对第一按摩板4和第二按摩板5起到支撑力或者拉扯力,拉扯力能够使得第一按摩板4和第二按摩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其平行设置有第一驱动轴以及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置有两个斜向环槽;/n按摩件,其包括第一按摩板与第二按摩板,所述第一按摩板与所述第二按摩板均活动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斜向环槽内,第一按摩板与第二按摩板之间形成按摩间隙;/n纵拉件,其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上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一按摩板内,第二连杆上端插设于内所述第二按摩板内;/n当所述第一驱动轴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按摩板以及所述第二按摩板能够在纵向方向上摆动的同时在横向方向上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其平行设置有第一驱动轴以及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置有两个斜向环槽;
按摩件,其包括第一按摩板与第二按摩板,所述第一按摩板与所述第二按摩板均活动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斜向环槽内,第一按摩板与第二按摩板之间形成按摩间隙;
纵拉件,其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上端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一按摩板内,第二连杆上端插设于内所述第二按摩板内;
当所述第一驱动轴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按摩板以及所述第二按摩板能够在纵向方向上摆动的同时在横向方向上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斜向环槽的倾斜方向相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偏心轮以及第二偏心轮,两个所述斜向环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心轮以及所述第二偏心轮上,所述第一偏心轮的偏心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心轮的偏心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轮与所述第二偏心轮端部均设置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分别活动抵靠于所述第一按摩板和所述第二按摩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板以及第二按摩板上均设置有球形槽,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上端均设置有球关节,每个所述球关节均对应活动插设于所述球形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腿部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三偏心轮以及第四偏心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秋,俞道会,许绪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森健身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