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拖把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使用的磁性拖把,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在下壳体底部的拖布,所述上壳体位于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耳的顶部固定焊接到拖把杆,所述下壳体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所述第一万向轮和拖布之间的下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一条形磁铁,所述第二万向轮和拖布之间的下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二条形磁铁,不管时朝向第一万向轮一侧拖地还是朝向第二万向轮一侧拖地,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会将拖布前方地面上的铁屑吸附,不仅吸附了铁屑,并且避免铁屑混杂在拖布中,不影响拖布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磁性拖把
本技术涉及拖把
,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磁性拖把。
技术介绍
机械加工场所加工制造产品后,留在地面上的细小铁削无法清理回收,几乎全部被当做垃圾处理,造成资源浪费,给生产厂家提高了生产成本,为此,申请号为CN201120104399.X公开了一种活动式磁性拖把,在盒体的上端面中间部位连接有拖把杆,在拖把杆的中间部位一侧设有方孔,在盒体的内部设有条形磁铁,在条形磁铁上连接有调节手柄,调节手柄穿插在拖把杆内,末端从方孔伸出,隔板设在盒体内部两侧中间部位。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可将地面上残留的细小铁削吸附在条形磁铁上,通过上拉调节手柄,带动条形磁铁上移,条形磁铁上的细小铁削被隔板刮下,进行收集。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条形磁铁设置在盒体内部,距离地面较远,磁性吸附细小铁削的效果差,并且会有许多细小铁削混入到拖布当中,影响拖布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磁性拖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使用的磁性拖把,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在下壳体底部的拖布,所述上壳体位于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的顶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的顶部固定焊接到拖把杆,所述下壳体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所述第一万向轮和拖布之间的下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一条形磁铁,所述第二万向轮和拖布之间的下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二条形磁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均通过固定架固定,所述固定架呈C型,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的卡槽,所述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位于卡槽中,且均通过螺栓固定,利用固定架将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固定住,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能够拆卸下来清洁。具体的,所述固定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下壳体的底部,使得固定架能够拆卸。具体的,所述连接板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上壳体,提高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耳为双耳板,所述第一连接耳固定焊接于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耳为单耳板,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之间铰接。具体的,所述拖布的高度大于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的高度,所述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距离底面的高度不超过20mm,使得下壳体和底面之间预留有间隙,避免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直接和底面接触,不会损坏地面、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磁性拖把,不管时朝向第一万向轮一侧拖地还是朝向第二万向轮一侧拖地,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会将拖布前方地面上的铁屑吸附,不仅吸附了铁屑,并且避免铁屑混杂在拖布中,不影响拖布使用,通过设置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使得下壳体和底面之间预留有间隙,避免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直接和底面接触,不会损坏地面、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利用固定架将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固定住,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能够拆卸下来清洁,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拖布、4连接板、5第一连接耳、6第二连接耳、7拖把杆、8第一万向轮、9第二万向轮、10第一条形磁铁、11第二条形磁铁、12固定架、13卡槽、14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磁性拖把,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以及设置在下壳体2底部的拖布3,所述上壳体1位于下壳体2的上方,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耳5,所述第一连接耳5的顶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耳6,第一连接耳5和第二连接耳6之间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耳6的顶部固定焊接到拖把杆7,所述下壳体2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万向轮8和第二万向轮9,所述第一万向轮8和拖布3之间的下壳体2底部安装有第一条形磁铁10,所述第二万向轮9和拖布3之间的下壳体2底部安装有第二条形磁铁11,通过设置第一万向轮8和第二万向轮9,使得下壳体2和底面之间预留有间隙,避免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直接和底面接触,不会损坏地面、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使用拖把时,不管时朝向第一万向轮8一侧拖地还是朝向第二万向轮9一侧拖地,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会将拖布3前方地面上的铁屑吸附,不仅吸附了铁屑,并且避免铁屑混杂在拖布3中,不影响拖布3使用。具体的,所述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均通过固定架12固定,所述固定架12呈C型,所述固定架1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14,所述固定架1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的卡槽13,所述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位于卡槽13中,且均通过螺栓固定,利用固定架12将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固定住,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能够拆卸下来清洁。具体的,所述固定架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下壳体2的底部,使得固定架12能够拆卸。具体的,所述连接板4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连接板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上壳体1,提高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耳5为双耳板,所述第一连接耳5固定焊接于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耳6为单耳板,第一连接耳5和第二连接耳6之间铰接。具体的,所述拖布3的高度大于第一万向轮8和第二万向轮9的高度,所述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距离底面的高度不超过20mm,使得下壳体2和底面之间预留有间隙,避免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直接和底面接触,不会损坏地面、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本实施例在实施的时候,不管时朝向第一万向轮8一侧拖地还是朝向第二万向轮9一侧拖地,第一条形磁铁10和第二条形磁铁11会将拖布3前方地面上的铁屑吸附,不仅吸附了铁屑,并且避免铁屑混杂在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磁性拖把,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在下壳体底部的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位于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的顶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的顶部固定焊接到拖把杆,所述下壳体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所述第一万向轮和拖布之间的下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一条形磁铁,所述第二万向轮和拖布之间的下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二条形磁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磁性拖把,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在下壳体底部的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位于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的顶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的顶部固定焊接到拖把杆,所述下壳体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万向轮和第二万向轮,所述第一万向轮和拖布之间的下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一条形磁铁,所述第二万向轮和拖布之间的下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二条形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磁性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均通过固定架固定,所述固定架呈C型,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一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在其,
申请(专利权)人:安在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