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刮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01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刮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右侧设有电机,电机的下方设有滚轮,壳体的左侧上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连接有电源,电机和控制开关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左侧通过转轴连接有轴流风叶,轴流风叶的外侧设有吸风管,吸风管的右端下侧连通有出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简单,造价便宜,不改变处理过程的情况下,快速的清理地板,省去了之后的清扫过程,一定程度减少刮灰产生的灰尘、大颗粒物质造成的污染,降低工人身体隐患,同时,利用摆锤的震动作用,可通过支撑板和滑动门方便的清理和更换,本装置实用性高,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刮灰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
,具体是一种环保刮灰装置。
技术介绍
地板铺设是建筑地面装修时的重要工序,此工序之前需要做刮灰处理,表面上的灰块、浮渣等杂物用开刀铲除,如表面有油污,应用清洗剂和清水洗净,干燥后再用棕刷将表面灰尘清扫干净。传统的刮灰装置对于刮出来的废弃物质收集效果不好,大量灰尘飘在空气中,不仅破坏环境,还会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环保刮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刮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刮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右侧设有电机,电机的下方设有滚轮,壳体的左侧上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连接有电源,电机和控制开关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左侧通过转轴连接有轴流风叶,轴流风叶的外侧设有吸风管,吸风管的右端下侧连通有出风管,出风管的左端连接有出风管口,所述出风管的左端下侧设有若干通孔,通孔朝向右侧,所述吸风管的内部固定设有两挡板,挡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卡接有过滤布,所述挡板的左方与吸风管的上侧铰接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下侧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下侧设有滑动门,滑动门与壳体的下侧滑动连接,且滑动门的左右两端与壳体接触位置均设有密封垫,防止灰尘漏下;所述吸风管的左端向下弯曲,吸风管的左端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分布有若干通孔,通孔垂直于吸风管的下侧,所述隔板的下方与壳体转动连接有滚轮,吸风管的左端连接有门帘,门帘的下侧通过弹性绳连接在壳体上,所述门帘的右侧下方在壳体上设有回风管,壳体的左端下侧铰接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左端通过卡槽卡接有端头,端头的铰接处设有限位块,避免端头旋转过度,所述电机的上方与壳体固定连接有护臂,护臂前后对称设置,护臂的上端连接有松紧带,松紧带上设有魔术贴,护臂的左方与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置物垫,所述置物垫的上侧为圆弧状且外侧包裹有防滑层,置物垫的左方与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有握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贯穿壳体,且支撑板的上侧设有凹槽,支撑板与挡板的上端和下端接触位置均设有密封垫,保持吸风管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板向左倾斜设置,过滤板的下端与收集箱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过滤板的中部下侧连接有摆锤,摆锤位于吸风管的管道内。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风管为弧状且下端连通壳体外侧,回风管的右侧即为出风管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头的左端设有耐摩擦的橡胶条,端头的下侧连接有铁片,增加重量的同时,可以延长使用时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握手为T型,横向的一端为回字型,握手的外侧均包裹有防滑层,可通过握手提拉或者前后推移壳体,从而完成收集任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使用简单,造价便宜,不改变处理过程的情况下,快速的清理地板,省去了之后的清扫过程,一定程度减少刮灰产生的灰尘、大颗粒物质造成的污染,降低工人身体隐患.2、利用摆锤的震动作用,可通过支撑板和滑动门方便的清理和更换,本装置实用性高,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环保刮灰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环保刮灰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环保刮灰装置中吸风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电机;3、轴流风叶;4、吸风管;5、出风管;6、出风管口;7、挡板;8、支撑板;9、过滤布;10、过滤板;11、收集箱;12、滑动门;13、弹簧;14、摆锤;15、护臂;16、松紧带;17、置物垫;18、握手;19、隔板;20、门帘;21、回风管;22、活动件;23、端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环保刮灰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右侧设有电机2,电机2的下方设有滚轮,壳体1的左侧上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2连接有电源,电机2和控制开关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2的左侧通过转轴连接有轴流风叶3,轴流风叶3的外侧设有吸风管4,吸风管4的右端下侧连通有出风管5,出风管5的左端连接有出风管口6,所述出风管5的左端下侧设有若干通孔,通孔朝向右侧,所述吸风管4的内部固定设有两挡板7,挡板7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左右两侧卡接有过滤布9,所述支撑板8的上端贯穿壳体1,且支撑板8的上侧设有凹槽,支撑板8与挡板7的上端和下端接触位置均设有密封垫,保持吸风管4的密封性,所述挡板7的左方与吸风管4的上侧铰接有过滤板10,过滤板10的下侧设有收集箱11,所述过滤板10向左倾斜设置,过滤板10的下端与收集箱11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3,过滤板10的中部下侧连接有摆锤14,摆锤14位于吸风管4的管道内,所述收集箱11的下侧设有滑动门12,滑动门12与壳体1的下侧滑动连接,且滑动门12的左右两端与壳体1接触位置均设有密封垫,防止灰尘漏下;所述吸风管4的左端向下弯曲,吸风管4的左端内部设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上分布有若干通孔,通孔垂直于吸风管4的下侧,所述隔板19的下方与壳体1转动连接有滚轮,吸风管4的左端连接有门帘20,门帘20的下侧通过弹性绳连接在壳体1上,所述门帘20的右侧下方在壳体1上设有回风管21,回风管21为弧状且下端连通壳体1外侧,回风管21的右侧即为出风管口6,壳体1的左端下侧铰接有活动件22,所述活动件22的左端通过卡槽卡接有端头23,端头23的铰接处设有限位块,避免端头23旋转过度,端头23的左端设有耐摩擦的橡胶条,端头23的下侧连接有铁片,增加重量的同时,可以延长使用时间,所述电机2的上方与壳体1固定连接有护臂15,护臂15前后对称设置,护臂15的上端连接有松紧带16,松紧带16上设有魔术贴,护臂15的左方与壳体1上侧固定连接有置物垫17,所述置物垫17的上侧为圆弧状且外侧包裹有防滑层,置物垫17的左方与壳体1上侧固定连接有握手18,所述握手18为T型,横向的一端为回字型,握手18的外侧均包裹有防滑层,可通过握手18提拉或者前后推移壳体1,从而完成收集任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电机2插电,将左手握住握手18,通过魔术贴绑紧松紧带16,将本装置固定在手臂上,通过开关开启电机2,电机2通过轴流风叶3将吸风管4的左端空气吸入,并通过过滤板10和过滤布9过滤后,留下灰尘和大颗粒固体,可通过支撑板8和滑动门12快捷方便的清理和更换,右手铲碎表面上的灰块、浮渣后,移动左手,端头23将较大的颗粒铲入吸风管4内,小颗粒的经过出风管口6吹起后,经过回风管21进入吸风管4被收集,增加吸附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刮灰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右侧设有电机(2),电机(2)的下方设有滚轮,壳体(1)的左侧上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2)连接有电源,电机(2)和控制开关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2)的左侧通过转轴连接有轴流风叶(3),轴流风叶(3)的外侧设有吸风管(4),吸风管(4)的右端下侧连通有出风管(5),出风管(5)的左端连接有出风管口(6),所述出风管(5)的左端下侧设有若干通孔,通孔朝向右侧,所述吸风管(4)的内部固定设有两挡板(7),挡板(7)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左右两侧卡接有过滤布(9),所述挡板(7)的左方与吸风管(4)的上侧铰接有过滤板(10),过滤板(10)的下侧设有收集箱(11),所述收集箱(11)的下侧设有滑动门(12),滑动门(12)与壳体(1)的下侧滑动连接,且滑动门(12)的左右两端与壳体(1)接触位置均设有密封垫;/n所述吸风管(4)的左端向下弯曲,吸风管(4)的左端内部设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上分布有若干通孔,通孔垂直于吸风管(4)的下侧,所述隔板(19)的下方与壳体(1)转动连接有滚轮,吸风管(4)的左端连接有门帘(20),门帘(20)的下侧通过弹性绳连接在壳体(1)上,所述门帘(20)的右侧下方在壳体(1)上设有回风管(21),壳体(1)的左端下侧铰接有活动件(22),所述活动件(22)的左端通过卡槽卡接有端头(23),端头(23)的铰接处设有限位块,避免端头(23)旋转过度,所述电机(2)的上方与壳体(1)固定连接有护臂(15),护臂(15)前后对称设置,护臂(15)的上端连接有松紧带(16),松紧带(16)上设有魔术贴,护臂(15)的左方与壳体(1)上侧固定连接有置物垫(17),所述置物垫(17)的上侧为圆弧状且外侧包裹有防滑层,置物垫(17)的左方与壳体(1)上侧固定连接有握手(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刮灰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右侧设有电机(2),电机(2)的下方设有滚轮,壳体(1)的左侧上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2)连接有电源,电机(2)和控制开关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2)的左侧通过转轴连接有轴流风叶(3),轴流风叶(3)的外侧设有吸风管(4),吸风管(4)的右端下侧连通有出风管(5),出风管(5)的左端连接有出风管口(6),所述出风管(5)的左端下侧设有若干通孔,通孔朝向右侧,所述吸风管(4)的内部固定设有两挡板(7),挡板(7)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左右两侧卡接有过滤布(9),所述挡板(7)的左方与吸风管(4)的上侧铰接有过滤板(10),过滤板(10)的下侧设有收集箱(11),所述收集箱(11)的下侧设有滑动门(12),滑动门(12)与壳体(1)的下侧滑动连接,且滑动门(12)的左右两端与壳体(1)接触位置均设有密封垫;
所述吸风管(4)的左端向下弯曲,吸风管(4)的左端内部设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上分布有若干通孔,通孔垂直于吸风管(4)的下侧,所述隔板(19)的下方与壳体(1)转动连接有滚轮,吸风管(4)的左端连接有门帘(20),门帘(20)的下侧通过弹性绳连接在壳体(1)上,所述门帘(20)的右侧下方在壳体(1)上设有回风管(21),壳体(1)的左端下侧铰接有活动件(22),所述活动件(22)的左端通过卡槽卡接有端头(23),端头(23)的铰接处设有限位块,避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超罗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原典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