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拖地机器人,属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机器人本体包括主体、行走机构、升降板和拖板;主体与行走机构连接,主体上设有升降板电机和蜗轮蜗杆机构,升降板电机与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连接,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螺接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穿过主体与升降板固定连接;升降板上设有拖板电机,拖板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拖板连接,传动机构与拖板之间设有弹簧装置;充电及清洗装置包括外壳、水箱和清洗盆,外壳与水箱连接,水箱与清洗盆连接,清洗盆可拆卸地的固定在外壳下方,外壳上设有感应装置和充电装置。能够在拖地时对地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提高拖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地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智能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拖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用智能设备越来越多,智能拖地机器人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也有了很大的优化。但是现存的家居类拖地机器人仍存在不足,现有的大多数智能拖地机器人,大部分都未配备水箱,在使用前需要沾湿拖布,使用后拖布还得拆下来手动清洗,几乎等同于现有的拖把,使用起来十分麻烦效果也不明显。有部分较为先进的拖地机器人,虽然能够自主清洗并且配备水箱,但是拖地时压力太小,只能带走地面的浮尘,需要通过多次清理才能将液体清理干净,液体凝固后形成的硬垢无法通过多次清理清除,导致拖地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地机器人,能够在拖地时对地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提高拖地的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拖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充电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器人本体包括主体、行走机构、升降板和拖板;主体与行走机构连接,主体上设有升降板电机和蜗轮蜗杆机构,升降板电机与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连接,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螺接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穿过主体与升降板连接;升降板上设有拖板电机,拖板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拖板连接,传动机构与拖板之间设有弹簧装置;充电及清洗装置包括外壳、水箱和清洗盆,外壳与水箱连接,水箱与清洗盆连接,清洗盆可拆卸地的固定在外壳下方,外壳上设有感应装置和充电装置。优选地,主体为下平面开口的长方形壳体,主体两侧面的下端朝内侧翻边;升降板电机和蜗轮蜗杆机构固定在主体的上平面上。进一步优选地,升降板电机为双出轴电机,升降板电机固定在主体上平面的中心,升降板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对称连接1个蜗杆,蜗杆分别连接1个蜗轮,蜗轮上设有螺孔,2个蜗轮分别连接1个第一丝杠。进一步优选地,行走机构包括4个车轮,每个车轮分别连接有车轮电机,车轮电机固定在主体两侧面的翻边内。进一步优选地,4个车轮两两左右对称分布在主体的两侧,车轮为麦克纳姆轮。优选地,拖板电机为双出轴电机,拖板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锥齿轮系统连接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分别连接1个拖板;弹簧装置包括上弹簧套、下弹簧套和弹簧,上弹簧套、下弹簧套和弹簧均套设在第二丝杠下端,弹簧设在上弹簧套和下弹簧套之间,下弹簧套与拖板固定连接。优选地,升降板的一端铰接有开合翻板,升降板上固定有翻转电机,开合翻板通过翻转连杆与翻转电机连接;当机器人本体处于拖地状态时,开合翻板向上闭合,拖板的最大尺寸大于升降板的最大尺寸;当机器人本体处于清洗状态时,开合翻板向下打开,升降板与开合翻板的面积之和与清洗盆上开口的面积相等。优选地,清洗盆上设有注水口和出水口,注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箱连接,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外壳下方一体连接有托盘,托盘通过卡扣与清洗盆连接,清洗盆上开口设有密封圈。优选地,外壳的一侧设有线路保护壳,电路和水路设在线路保护壳内部;水箱上设有水箱注水口,水箱注水口与外部水源连接,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水箱注水口设有进水阀,液位传感器与进水阀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拖地机器人,通过主体上的升降板电机的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丝杠转动,进而实现升降板的升降,在拖地时能够将压力施加在与拖板上拖布接触的地面上,拖板上拖布与地面紧密接触后,通过拖板电机带动拖板旋转,从而达到良好地清洁效果。该传动系统的传动控制精度高,能够根据不同地面类型施加相应的压力,同时,弹簧装置能够分散拖板传递的向上的力,防止机器人本体因为向上的力导致整个机体离开地面。机器人本体能够通过感应装置进行精确定位,将拖板上的拖布在清洗盆中进行清洗,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高。进一步地,主体采用下平面开口的长方形壳体结构,方便制造和安装,主体两侧面的下端朝内侧翻边,提升主体的强度。更进一步地,升降板电机采用双出轴电机,分别通过两套对称设置的蜗轮蜗杆机构和丝杠实现升降板的升降,结构平稳,作用在拖板上拖布的压力均匀。更进一步地,采用4个车轮进行移动,且每个车轮分别连接电机,移动的自由度高。更进一步地,车轮采用麦克纳姆轮,可以实现任意角度、任意方向的旋转和平移,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清洁死角,提高清洁能力。进一步地,拖地时开合翻板向上闭合,拖板的最大尺寸大于升降板的最大尺寸,能够拖到更多的区域减少清洁死角;清洗时开合翻板向下打开,升降板与开合翻板的面积之和与清洗盆上开口的面积相等,能够防止清洗时水溅出。进一步地,托盘通过卡扣固定清洗盆,防止清洗时震动过大清洗盆移位;密封圈能够增加升降板与清洗盆的接触密封性,防止水溅出。进一步地,线路保护壳能够规整电路和水路,提高安全性;液位传感器能够监测水箱内水量,不足时通过进水阀实现自主蓄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器人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器人本体除主体外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丝杠及拖板电机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拖板及拖板电机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车轮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弹簧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充电及清洗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充电及清洗装置的后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清洗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机器人本体和充电及清洗装置合体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为主体,2-1为车轮电机,2-2为升降板电机,2-3为拖板电机,2-4为翻转电机,3为行走机构,3-1为车轮,4为升降板,5为拖板,6-1为第一丝杠,6-2为第二丝杠,7-1为第一轴承,7-2为第二轴承,7-2-1为轴套,7-3为第三轴承,7-4为第四轴承,8为弹簧装置,8-1为上弹簧套,8-2为下弹簧套,8-3为弹簧,9为开合翻板,10-1为车轮连杆,10-2为升降连杆,10-3为拖板连杆,10-4为翻转连杆,11为蜗轮蜗杆机构,12-1为第一支撑架,12-2为第二支撑架,13为外壳,14为水箱,15为清洗盆,16为托盘,17为密封圈,18为注水口,19为出水口,20为感应装置,21为充电装置,22为水箱注水口,23为线路保护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其内容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如图1、图2和图4,本技术的拖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充电及清洗装置,机器人本体包括主体1、行走机构3、升降板4和拖板5。如图5,行走机构3包括4个车轮3-1,每个车轮3-1分别通过车轮连杆10-1和第一轴承7-1与车轮电机2-1连接,优选地,4个车轮3-1两两左右对称分布在主体1的两侧,车轮3-1为麦克纳姆轮。如图1、图3,主体1为下平面开口的长方形壳体,截面为半开口字形结构,主体1两侧面的下端朝内侧翻边形成托板,车轮电机2-1固定在主体1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充电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器人本体包括主体(1)、行走机构(3)、升降板(4)和拖板(5);主体(1)与行走机构(3)连接,主体(1)上设有升降板电机(2-2)和蜗轮蜗杆机构(11),升降板电机(2-2)与蜗轮蜗杆机构(11)的蜗杆连接,蜗轮蜗杆机构(11)的蜗轮螺接有第一丝杠(6-1),第一丝杠(6-1)穿过主体(1)与升降板(4)连接;升降板(4)上设有拖板电机(2-3),拖板电机(2-3)通过传动机构与拖板(5)连接,传动机构与拖板(5)之间设有弹簧装置(8);/n充电及清洗装置包括外壳(13)、水箱(14)和清洗盆(15),外壳(13)与水箱(14)连接,水箱(14)与清洗盆(15)连接,清洗盆(15)可拆卸地的固定在外壳(13)下方,外壳(13)上设有感应装置(20)和充电装置(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充电及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器人本体包括主体(1)、行走机构(3)、升降板(4)和拖板(5);主体(1)与行走机构(3)连接,主体(1)上设有升降板电机(2-2)和蜗轮蜗杆机构(11),升降板电机(2-2)与蜗轮蜗杆机构(11)的蜗杆连接,蜗轮蜗杆机构(11)的蜗轮螺接有第一丝杠(6-1),第一丝杠(6-1)穿过主体(1)与升降板(4)连接;升降板(4)上设有拖板电机(2-3),拖板电机(2-3)通过传动机构与拖板(5)连接,传动机构与拖板(5)之间设有弹簧装置(8);
充电及清洗装置包括外壳(13)、水箱(14)和清洗盆(15),外壳(13)与水箱(14)连接,水箱(14)与清洗盆(15)连接,清洗盆(15)可拆卸地的固定在外壳(13)下方,外壳(13)上设有感应装置(20)和充电装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主体(1)为下平面开口的长方形壳体,主体(1)两侧面的下端朝内侧翻边;升降板电机(2-2)和蜗轮蜗杆机构(11)固定在主体(1)的上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升降板电机(2-2)为双出轴电机,升降板电机(2-2)固定在主体(1)上平面的中心,升降板电机(2-2)的两个输出轴分别对称连接1个蜗杆,蜗杆分别连接1个蜗轮,蜗轮上设有螺孔,2个蜗轮分别连接1个第一丝杠(6-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3)包括4个车轮(3-1),每个车轮(3-1)分别连接有车轮电机(2-1),车轮电机(2-1)固定在主体(1)两侧面的翻边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4个车轮(3-1)两两左右对称分布在主体(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言松,代婉雯,熊欣,陈卓,李曦,张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