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袋及集尘设备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尘袋及集尘设备。
技术介绍
集尘袋通常与除尘机器相连,例如扫地机等,从而对灰尘杂物进行收集。集尘袋具有入尘口,灰尘通过入尘口进入集尘袋内。集尘袋内灰尘杂物较多时,需要将集尘袋从集尘设备上拿下以更换集尘袋。当集尘袋从集尘设备上拿下时,入尘口处于敞开的状态,当集尘袋受到干扰产生形变时,集尘袋内的灰尘会从敞开的入尘口飞散洒出,从而对用户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尘袋及集尘设备,可通过调节提手组件中的固定构件与滑动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集尘袋在收集灰尘时灰尘容腔处于敞开的状态、自集尘设备上取下时灰尘容腔被封闭,避免集尘袋内的灰尘洒落出来,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首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集尘袋,集尘袋包括袋体和提手组件,袋体具有灰尘容腔,提手组件包括固定构件和与固定构件滑动连接的滑动构件,固定构件开设有能够与灰尘容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滑动构件能够相对于固定构件运动至遮挡第一通孔的封闭位置和显露第一通孔的开通位置。通过固定构件和滑动构件,使得集尘袋收集灰尘时,滑动构件滑动至开通位置,固定构件的第一通孔得以与灰尘容腔连通,灰尘从集尘设备内排出,经过第一通孔进入集尘袋内的灰尘容腔;取下集尘袋时,滑动构件滑动至遮挡第一通孔的封闭位置从而封闭灰尘容腔,可避免集尘袋内的灰尘从灰尘容腔内飞散洒出。r>在一个示例中,提手组件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防止滑动构件从固定构件上滑脱。在一个示例中,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着滑动构件的滑动方向设置在滑动构件的两端;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沿着滑动构件的滑动方向设置在固定构件的两端;在滑动构件位于封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限位部与第一止挡部相抵接;在滑动构件位于开通位置的状态下,第二限位部与第二止挡部相抵接。通过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可使滑动构件在固定构件上能够滑动一定距离,在封闭位置与开通位置之间切换,且能够防止滑动构件从固定构件上滑脱。在一个示例中,固定构件上设置有环绕第一通孔的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内侧边缘向其一个轴向端翻折;并且/或者,固定构件上还设置有环绕第一通孔的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内侧边缘向其另一个轴向端翻折。集尘袋与集尘设备的进灰管连接以收集灰尘,进灰管深入第一通孔中。环绕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分别朝向第一通孔的两个轴向端翻折,朝向集尘袋的一端翻折的密封圈可密封集尘袋与进灰管之间的间隙,避免灰尘从该间隙中洒出,保证集尘袋与进灰管之间的密封性;朝向进灰管一侧翻折的密封圈会在负压的作用下紧贴进灰管的外壁,从而使密封圈与进灰管之间结合更加紧密,密封性更好。在一个示例中,固定构件开设有导向槽,滑动构件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以对滑动构件的滑动进行导向限位。通过导向槽的形式使固定构件与滑动构件滑动连接,结构简单且滑动流畅,导向槽还能够对滑动构件的滑动进行导向,保证滑动构件相对于固定构件的稳定性。在一个示例中,滑动构件设置有第二通孔,滑动构件能够相对于固定构件运动至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的开通位置,当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时,第一通孔未被遮挡,处于敞开的状态,可进行灰尘的收集;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可保证进灰管可以穿过第二通孔伸入第一通孔,同时,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时,当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不是正对的关系而是稍有偏移时,第二通孔仍然不会遮挡第一通孔,可允许进灰管穿过。在一个示例中,提手组件还包括与第一通孔同轴设置的环状结构,环状结构能够将袋体固定到固定构件上,以使灰尘容腔与第一通孔连通。袋体通过该环状结构固定到固定构件上,当需要从集尘设备上取下集尘袋时,可将滑动构件滑动到遮挡第一通孔的封闭位置,然后将提手组件与固定在提手组件上的袋体共同取下。在一个示例中,袋体与提手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当集尘袋需要进行更换时,可将袋体从提手组件上拆卸下来,然后将新的袋体固定到提手组件上,再将集尘袋安装到集尘设备上,提手组件成为可循环利用的部件,节省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集尘设备,该集尘设备包括上述的集尘袋。集尘设备包括进灰管,集尘袋处于安装状态时,滑动构件处于开通位置,灰尘容腔与进灰管导通;集尘袋处于分离状态时,滑动构件处于封闭位置,滑动构件遮挡第一通孔以将灰尘容腔封闭。滑动构件处于开通位置时,进灰管通过显露的第一通孔与灰尘容腔导通,自进灰管吹出的灰尘进入灰尘容腔内,集尘袋得以收集灰尘;集尘袋处于分离状态时,即从集尘设备上取下灰尘容腔内具有灰尘的集尘袋时,滑动构件将第一通孔遮挡住,灰尘容腔处于封闭的状态,集尘袋内的灰尘被封闭在灰尘容腔内,不会因为袋体的细微形变或其他干扰而从第一通孔处扑出,集尘袋的取放更加卫生,可提高用户体验。在一个示例中,集尘袋处于安装状态时,进灰管伸入袋体内并与灰尘容腔导通;集尘袋处于分离状态时,进灰管与袋体分离。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仅仅用来辅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结合附图说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尘袋处于安装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尘袋处于分离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尘袋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集尘袋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袋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袋体1;灰尘容腔11;提手组件2;固定构件21、第一通孔211、第一止挡部212、第二止挡部213、第一密封圈214、第二密封圈215、导向槽216、导向部217;滑动构件22、第一限位部221、第二限位部222、第二通孔223;环状结构2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袋包括袋体和提手组件,所述袋体具有灰尘容腔,所述提手组件包括固定构件和与所述固定构件滑动连接的滑动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灰尘容腔连通的第一通孔;/n所述滑动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运动至遮挡所述第一通孔的封闭位置和显露所述第一通孔的开通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袋包括袋体和提手组件,所述袋体具有灰尘容腔,所述提手组件包括固定构件和与所述固定构件滑动连接的滑动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灰尘容腔连通的第一通孔;
所述滑动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运动至遮挡所述第一通孔的封闭位置和显露所述第一通孔的开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组件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防止所述滑动构件从所述固定构件上滑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着所述滑动构件的滑动方向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的两端;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沿着所述滑动构件的滑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的两端;
在所述滑动构件位于所述封闭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止挡部相抵接;在所述滑动构件位于所述开通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上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侧边缘向其一个轴向端翻折;并且/或者,
所述固定构件上还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侧边缘向其另一个轴向端翻折。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蒋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