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尘器泊接装置,可用于泊接一吸尘器,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包括泊接台,所述泊接台被配置为用于将吸尘器在不使用时可释放地锁定在挂壁上并处于直立、泊接位置中,其中,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包括回收台,所述回收台与所述泊接台相连并可一同处于所述挂壁上。该吸尘器泊接装置挂装方便,不额外占据室内空间,并在收纳吸尘器的同时,提供对吸尘器充电和清洁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尘器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泊接装置。
技术介绍
吸尘器是通过吸入或擦拭清扫对象区域的灰尘或异物而执行清扫的设备。这种吸尘器可以区分为:用户直接移动吸尘器并执行清扫的手动吸尘器,和自行运行并执行清扫的自动吸尘器。手动吸尘器根据吸尘器的形态可以区分为:筒式吸尘器、直立式吸尘器、手持吸尘器、杆式吸尘器等。上述吸尘器可以以具备充电式电池的方式构成,充电式电池只有随时充电才能提供用于吸尘器的动作的电源。对于这些主打便捷使用的吸尘装置,如何减少用户对该等吸尘器的清洁次数也成为了用户需求之一。因此,解决上述需求的最佳的选择便是在吸尘器需要在搁置的同时,对充电式电池进行充电以及进行清洁。现有的真空吸尘器搁置架包括用于搁置真空吸尘器头的托架和具备用于对真空吸尘器进行充电的充电插头的支撑架,以便对真空吸尘器进行充电的同时搁置真空吸尘器。另外,也有一些现有的自动吸尘器的基座附带灰尘回收功能,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重心在上方的吸尘器的情况下,在搁置的情况下搁置架的灰尘回收、充电等应该设置在上侧,因此,现有技术文献的吸尘器搁置架/基座存在不能解决现今的搁置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用户使用便捷性的吸尘器泊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尘器泊接装置,可用于泊接一吸尘器,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包括泊接台,所述泊接台被配置为用于将吸尘器在不使用时可释放地锁定在挂壁上并处于直立、泊接位置中,其中,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包括回收台,所述回收台与所述泊接台相连并可一同处于所述挂壁上。进一步,所述泊接台设有供吸尘器的电池充电的充电端子。进一步,所述泊接台至少包括一个开口;所述回收台内设有负压组件及设于所述负压组件上游的集尘组件;所述泊接台与所述回收台之间至少包括一个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可连通所述开口及所述集尘组件。进一步,所述回收台相对于所述泊接台可拆卸设置;所述回收台和所述泊接台上下排布,所述回收台的顶壁可拆卸地对接到所述泊接台的底壁,或,所述回收台和所述泊接台左右排布,所述回收台的侧壁可拆卸地对接到所述泊接台的侧壁。进一步,所述泊接台的底壁或侧壁设有连接卡槽,对应的,所述回收台的顶壁或侧壁设有对接卡块。进一步,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设于所述开口及所述集尘组件之间的软管。进一步,所述吸尘器包括尘杯,所述尘杯包括曝露出吸尘器的外表面的外杯壁,所述泊接台包括至少部分包覆吸尘器的外杯壁的环绕壁。进一步,所述开口设于所述环绕壁,所述吸尘器的尘杯设有排尘开口及对应该排尘开口的盖部,所述开口尺寸大于所述排尘开口的尺寸。进一步,所述泊接台至少包括下保持部件,所述下保持部件被配置为承托所述吸尘器;所述下保持部件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被配置为引导所述吸尘器的排尘开口向所述泊接台的开口移动。进一步,所述环绕壁在所述开口的外侧设有密封垫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泊接台上配接回收台,并两者可组装为一体挂装到类似于墙壁或其他柜壁上,一方面使得吸尘器泊接装置挂装方便,不额外占据室内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在收纳吸尘器的同时,提供对吸尘器充电和清洁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吸尘器泊接装置与吸尘器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吸尘器的部分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吸尘器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配合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1中圆圈部分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器泊接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吸尘器泊接装置200包括泊接台210,所述泊接台210被配置为用于将吸尘器在不使用时可释放地锁定在挂壁上并处于直立、泊接位置中。具体的,该吸尘器泊接装置200包括回收台260,回收台260与泊接台210相连并可一同处于所述挂壁上。该回收台260被配置为用于在吸尘器处于直立、泊接位置中时,对吸尘器的脏污储存单元进行清洁。需要注意的是,该吸尘器泊接装置200在泊接台210上进一步设有与吸尘器的充电端子13对应的供电端子213,以在吸尘器处于直立、泊接位置中时,同时可对吸尘器进行充电。不妨以回收台260正常工作的气流流向定义上下游。具体的,请结合参考图5所示,泊接台210至少包括一个开口214,同时回收台260内设有负压组件265及设于所述负压组件265上游的集尘组件261。泊接台210与回收台260之间至少包括一个气流通道267,所述气流通道267可连通所述开口214及所述集尘组件261。回收台260通过该负压组件265产生负压,并通过上述开口214对泊接台泊接的吸尘器进行脏污回收,以将脏污回收到集尘组件261内。一般地,集尘组件261为尘袋组件或具有旋风分离部件的尘盒组件,集尘组件261相对回收台260可拆卸设置。同时,该集尘组件261的体积远大于吸尘器的尘杯组件的体积,优选的方式中,该集尘组件261内还可以设置压缩结构,该压缩结构还可以对集尘组件内储存的脏污进行压缩,以回收更多脏污。请进一步结合参考图3及图4所示,该对接的吸尘器100包括主机10及与主机10可拆卸对接的表面清洁组件15,该表面清洁组件15可以是地刷组件、长扁吸、伸缩扁吸或除螨组件等。该主机10包括尘杯组件(未标号)、与尘杯组件相连的负压组件(未标号)。吸尘器正常工作模式下,脏污空气通过表面清洁组件15进入尘杯组件,在通过尘杯组件尘气分离后,清洁空气再通过负压组件排出吸尘器。具体的,尘杯组件包括尘杯12及至少部分收容在该尘杯12内的尘气分离组件(未图示),尘杯12包括杯身120、及相对杯身120可动设置的杯盖121。用户可通过打开该杯盖121来清理尘杯12内的灰尘。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未图示),该尘杯也可以不设置所述杯盖,在尘杯需要清洁时,用户可以通过取出尘气分离组件,并从取出尘气分离组件的开口对尘杯进行清洁。为了避免上述两种对尘杯清理的方式产生的二次污染,或者为了尽量减少上述两种清理方式的使用频率,尘杯12还包括排尘开口124及与排尘开口124对应的盖部125,该盖部125可在外力作用下打开所述排尘开口124,以为吸尘器提供额外的尘杯清洁通道。优选地,该盖部125和该排尘开口124之间设有密封垫圈126,以增强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盖部125和排尘开口124的密封性。请进一步参考图5所示,对应于上述额外的尘杯清洁通道,本技术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200在吸尘器100挂载到泊接台210并处于直立、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尘器泊接装置,可用于泊接一吸尘器,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包括泊接台,所述泊接台被配置为用于将吸尘器在不使用时可释放地锁定在挂壁上并处于直立、泊接位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包括回收台,所述回收台与所述泊接台相连并可一同处于所述挂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泊接装置,可用于泊接一吸尘器,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包括泊接台,所述泊接台被配置为用于将吸尘器在不使用时可释放地锁定在挂壁上并处于直立、泊接位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泊接装置包括回收台,所述回收台与所述泊接台相连并可一同处于所述挂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泊接台设有供吸尘器的电池充电的充电端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泊接台至少包括一个开口;所述回收台内设有负压组件及设于所述负压组件上游的集尘组件;所述泊接台与所述回收台之间至少包括一个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可连通所述开口及所述集尘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台相对于所述泊接台可拆卸设置;所述回收台和所述泊接台上下排布,所述回收台的顶壁可拆卸地对接到所述泊接台的底壁,或,所述回收台和所述泊接台左右排布,所述回收台的侧壁可拆卸地对接到所述泊接台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妙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清易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