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轶凡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的排便协助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00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排便协助凳,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底部的四角均一体加工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腿,所述板体的底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板体、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双向螺纹杆、螺纹块、连接杆、第一升降杆、二升降杆、固定板、支撑杆、内槽、转动杆、角度尺和标尺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排便辅助凳无法调节高度和现有排便辅助凳无法测量大腿与躯干呈多少角度的问题,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科学的根据合适角度调整该装置的高度,可精准调整体位,找到最佳排便的姿势,利于直肠肛门角度打开,粪便顺利排出,并且又可以避免蹲位排便久蹲易导致头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排便协助凳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排便协助凳。
技术介绍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产妇是高危人群,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外调查显示产后3月便秘发生率为24%。产后便秘会导致产妇腹痛、腹胀、坐立不安等不适,易使产妇产生不良情绪,引起心理障碍,长期用力排便会加重盆底肌的损伤增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能否顺利排便与直肠肛门的角度和腹压的大小密切相关,控便时耻骨直肠肌收缩,生殖道裂孔缩小,使直肠肛门的角度接近90°,正常排便时耻骨直肠肌与肛门外括约肌均松弛,使肛直肠角变大,肛管松弛,同时腹压增加便于粪便排出,“肛直肠角”角度的大小,根据我们人体站、坐、蹲等体位的变化而变化,蹲式的排便更符合人体生理,人在下蹲时,肛门直肠角增加10-30°左右,腹部的压力比坐着时要大,因此蹲着比坐着排便更舒适、顺畅。但便秘患者常常排便时间长,久蹲很容易导致头晕、耳鸣,对于老人、孕妇、产妇更不易接受,而且目前大部分家庭坐便器是坐式,如果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排便协助凳,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底部的四角均一体加工有第一支腿(2),所述第一支腿(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腿(3),所述板体(1)的底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4),所述双向螺纹杆(4)的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螺纹块(5)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表面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杆(7)和第二升降杆(8),所述第一升降杆(7)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支腿(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8)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支腿(3)转动连接,所述板体(1)的一侧栓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排便协助凳,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底部的四角均一体加工有第一支腿(2),所述第一支腿(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腿(3),所述板体(1)的底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4),所述双向螺纹杆(4)的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螺纹块(5)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表面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杆(7)和第二升降杆(8),所述第一升降杆(7)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支腿(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8)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支腿(3)转动连接,所述板体(1)的一侧栓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板(9)的底部,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开设有与支撑杆(10)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支撑杆(10)的表面开设有内槽(11),所述内槽(11)的内部通过铰接件铰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顶部一体加工有角度尺(13),所述转动杆(12)的顶部设置有标尺(14),所述标尺(14)的底部通过铰接件与转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轶凡
申请(专利权)人:许轶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