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91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包括扣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头本体设有用于安装皮带的后旋转块,该后旋转块与扣头本体之间安装有弹性固定组件,后旋转块与扣头本体之间经弹性固定组件紧密贴合,后旋转块和扣头本体通过该弹性固定组件可相对拉开以实现两者自由旋转;所述的扣头本体包括底扣和用于面盖,面盖与底扣活动连接,通过面盖拉起以实现对皮带调节,综上可知,本方案结构简单,通过弹性固定组件的设置,实现后旋转块进行旋转,旋转角度0‑360°,实现皮带双面使用,同时只需要拉起面盖可以随意根据消费者的腰围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方便,且实用性强,更便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
本技术涉及皮带扣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
技术介绍
皮带,是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演变出来的,它不但是用以系束袍服,还用来佩挂一些生产、生活使用的物件。基本形制是下端有钉柱钉于皮带的一头,上端曲首作钩状用以钩挂皮带的另一头,中间有钩体。随着时间的发展,市场皮带的种类也比较多,大体采用钩挂方式,即需要在皮带上打孔,打孔需要额外的设备进行处理,加工上也比较繁琐,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目前的皮带比较单一,具体是:目前主要是皮带与尾夹是固定住的,如果需要更换不同皮带面需要拆卸螺丝,然后进行更换,功能上有局限性。针对以上缺点,本方案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包括扣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头本体设有用于安装皮带的后旋转块,该后旋转块与扣头本体之间安装有弹性固定组件,后旋转块与扣头本体之间经弹性固定组件紧密贴合,后旋转块和扣头本体通过该弹性固定组件可相对拉开以实现两者自由旋转,所述的扣头本体包括底扣和用于面盖,面盖与底扣活动连接,通过面盖拉起或按压以实现对皮带调节。优选地,后旋转块和扣头本体的旋转方式为:扣头本体具有尾端,该尾端开有内凹通口,内凹通口具有限位内环,后旋转块具有活动于所述内凹通口的配合活动柱,该配合活动柱开有通口以及内腔,所述弹性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杆以及弹簧,连接杆具有第一连接头,连接杆的第一连接头安装于内凹通口的限位内环上,连接杆的另一端伸至后旋转块的通口中形成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具有螺纹安装口,第二连接头套上弹簧再经螺钉连接固定。优选地,扣头本体至少开有个内凹槽口,对应的后旋转块设有与内凹槽口相适配的凸型配合头。优选地,所述的后旋转头分为上后旋转头和下后旋转头,所述的凸型配合头分为位于上后旋转头的上凸型配合头和位于下后旋转头的下凸型配合头,上旋转头与下后旋转头之间通过销柱活动连接,下后旋转头上安装有若干凸牙,该凸牙朝向上旋转头内端面形成夹紧皮带的锁止区。优选地,所述后旋转头端面开有螺纹安装孔以及用于锁止皮带的锁止件。优选地,底扣具有皮带穿套定位环,底扣上安装有轴杆,面盖具有与轴杆适配的两轴孔座,该皮带穿套定位环设于轴杆上方两者形成皮带通道,在所述的轴杆上安装有锁止套,锁止套设有与轴杆相适配的两安装轴座,轴杆具有两个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安装轴座、两第一扭簧、第二扭簧穿至轴杆上,该第一扭簧两端分别抵触在安装轴座侧边,以使得锁止套具有恢复驱动力,第二扭簧一端设于锁止套,另一端置于面盖上,底扣的皮带穿套定位环开有两个安装孔,轴杆穿入其中一个安装孔从另一安装孔伸出并锁止固定。优选地,管件的两端通过铆压形式固定在皮带穿套定位环的安装孔侧边。优选地,所述的锁止套端面上至少有两个锁止齿牙,相邻的锁止齿牙呈高度依次递增,所述的锁止齿牙横截面呈拱形。优选地,所述的锁止套端面为平滑接触面。优选地,底扣具有支撑板,该支撑板具有防滑区域,防滑区域由若干凸起组成。通过上述方案,不需要对皮带打孔,使用上更加方便。综上可知,本方案结构简单,通过弹性固定组件的设置,实现后旋转块进行旋转,旋转角度0-360°,实现皮带双面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方便,且实用性强,更便于推广和使用。通过面盖与底扣的合理设计,面盖的锁止套为压紧或锁止皮带,使用时候只需要拉起面盖就可实现皮带在皮带通道内自由的拉出或拉进,实现根据不同消费者的腰围进行调整,同时没有锁止杆,不需要对皮带进行打孔,使用上非常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扣头本体与后旋转块分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底扣和面盖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扣头本体与后旋转块旋转90°示意图一;图7为扣头本体与后旋转块旋转90°示意图二;图8为实施例2的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2的扣头本体与后旋转块旋转90°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2的后旋转块后侧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3中拉起面盖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11,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包括扣头本体,所述的扣头本体设有用于安装皮带的后旋转块3,该后旋转块3与扣头本体之间安装有弹性固定组件,后旋转块与扣头本体之间经弹性固定组件紧密贴合,后旋转块和扣头本体通过该弹性固定组件可相对拉开以实现两者自由旋转。使用时,先拉动后旋转块或者扣头本体都可,两者会拉出一定的距离,然后旋转后旋转块或者扣头本体,即可实现旋转功能。对于后旋转块和扣头本体的旋转方式做详细说明:扣头本体具有尾端15,该尾端15开有内凹通口14,内凹通口14具有限位内环10,后旋转块3具有活动于所述内凹通口14的配合活动柱31,该配合活动柱31开有通口以及内腔,所述弹性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杆11以及弹簧8,连接杆11具有第一连接头11-1,连接杆的第一连接头11-1安装于内凹通口的限位内环10上,连接杆的另一端伸至后旋转块的通口中形成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具有螺纹安装口,第二连接头套上弹簧再经螺钉33连接固定,弹簧压缩的距离为相对拉开的距离。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如弯腰等情况,受力出现扣头本体与后旋转块相对旋转问题,采取的方案如下:扣头本体至少开有个内凹槽口13,对应的后旋转块设有与内凹槽口相适配的凸型配合头16,内凹槽口13和凸型配合头16横截面均呈U型。皮带与后旋转头的连接方式为:同时皮带的安装位置是在后旋转头的锁止区32上,在后旋转头端面开有螺纹安装孔34,当皮带端部移动该空腔32内时,可以通过尖头螺钉固定住。实施例2参考图8-1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是皮带与后旋转头的连接方式的改变,本方案不需要螺纹连接,具体方案如下:所述的后旋转头分为上后旋转头3-1和下后旋转头3-2,所述的凸型配合头分为位于上后旋转头的上凸型配合头16-1和位于下后旋转头的下凸型配合头16-2,下凸型配合头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包括扣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头本体设有用于安装皮带的后旋转块,该后旋转块与扣头本体之间安装有弹性固定组件,后旋转块与扣头本体之间经弹性固定组件紧密贴合,后旋转块和扣头本体通过该弹性固定组件可相对拉开以实现两者自由旋转;所述的扣头本体包括底扣和用于面盖,面盖与底扣活动连接,通过面盖拉起以实现对皮带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包括扣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头本体设有用于安装皮带的后旋转块,该后旋转块与扣头本体之间安装有弹性固定组件,后旋转块与扣头本体之间经弹性固定组件紧密贴合,后旋转块和扣头本体通过该弹性固定组件可相对拉开以实现两者自由旋转;所述的扣头本体包括底扣和用于面盖,面盖与底扣活动连接,通过面盖拉起以实现对皮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后旋转块和扣头本体的旋转方式为:扣头本体具有尾端,该尾端开有内凹通口,内凹通口具有限位内环,后旋转块具有活动于所述内凹通口的配合活动柱,该配合活动柱开有通口以及内腔,所述弹性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杆以及弹簧,连接杆具有第一连接头,连接杆的第一连接头安装于内凹通口的限位内环上,连接杆的另一端伸至后旋转块的通口中形成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具有螺纹安装口,第二连接头套上弹簧再经螺钉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扣头本体至少开有个内凹槽口,对应的后旋转块设有与内凹槽口相适配的凸型配合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旋转块分为上后旋转头和下后旋转头,所述的凸型配合头分为位于上后旋转头的上凸型配合头和位于下后旋转头的下凸型配合头,上旋转头与下后旋转头之间通过销柱活动连接,下后旋转头上安装有若干凸牙,该凸牙朝向上旋转头内端面形成夹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国库蔡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阿尔凡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