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防护型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89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硅胶防护型口罩,其包括:硅胶外壳,所述硅胶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硅胶外壳形成有具有腔口的呼吸腔,并开设有连通所述呼吸腔的多个第一换气孔,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与所述腔口相对设置;和过滤件,设于所述呼吸腔内,并遮盖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硅胶防护型口罩的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过滤件设置于口罩的呼吸腔内,硅胶防护型口罩的整体结构简单,有利于节省材料成本和质量管控成本,同时对生产工艺的精度要求不高,使本硅胶防护型口罩易于生产制造,有利于提升其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胶防护型口罩
本技术涉及防护性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硅胶防护型口罩。
技术介绍
防护型口罩即佩戴于人体面部用于空气过滤或净化的口罩,按照口罩的防护等级,口罩可分为多种标准,比如对粉尘、酸雾、漆雾、微生物等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率可达95%的N95型口罩。目前部分防护型口罩采用亲肤的硅胶材质作为口罩外壳,该类口罩一般内设空腔,口罩上开设有两个开口,其一开口形状与人体的口鼻部位相适配,以使口罩能够罩盖于人体口鼻部位;另一开口与上一开口相对设置,其一般为一大面积通孔结构,用于供人体口鼻的换气通道,该开口可称为换气口。在换气口内一般还设置过滤棉,以在人体口鼻吸气时过滤外界空气中的颗粒。将过滤棉设置于换气口内,需要通过塑胶材质的多个支撑件对过滤棉进行支撑和固定,多个支撑件的形状和尺寸与换气口的形状和尺寸的吻合性要求较高,且多个支撑件与硅胶外壳之间也需要进行非常可靠的连接,否则容易出现支撑件和硅胶外壳的脱离,造成口罩的外裂。所以,目前的在呼吸口内设置过滤棉的防护型口罩对生产工艺和组装工艺的精度要求较高,不利于节省材料成本和质量管控成本,也不利于提升生产效率。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硅胶防护型口罩,旨在简化硅胶防护型口罩的结构,降低硅胶防护型口罩生产的工艺精度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硅胶防护型口罩,包括:硅胶外壳,所述硅胶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硅胶外壳形成有具有腔口的呼吸腔,并开设有连通所述呼吸腔的多个第一换气孔,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与所述腔口相对设置;和过滤件,设于所述呼吸腔内,并遮盖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空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外壳设有模印区,所述模印区设于所述硅胶外壳远离所述腔口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模印区内;且/或,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均匀分布设置;且/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气孔的孔径不相同;且/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气孔的截面形状不相同;且/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气孔之间的间距不同。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外壳在所述腔口处设有一圈包边,所述包边远离所述硅胶外壳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呼吸腔内;且/或,所述呼吸腔的内壁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筋,每一所述加强筋的一端邻近所述过滤件设置,另一端朝向所述腔口延伸。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呼吸腔的内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腔口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所述过滤件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包括:第一夹片,设于所述呼吸腔的内壁,并遮盖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所述第一夹片开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连通的第一通口;第二夹片,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夹片背向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夹片围合形成安装区间,所述第二夹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口对应的第二通口;及第一滤片,设于所述安装区间内,并遮盖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片在所述第一通口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条,至少一个第一加强条将所述第一通口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气流口;且/或,所述第二夹片在所述第二通口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条,至少一个第二加强条将所述第二通口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二气流口。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片在所述第一通口的周缘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卡钩,所述第二夹片设有多个卡口,每一所述卡钩卡接于每一所述卡口处;或,所述第一夹片在所述第一通口的周缘凸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二夹片设有多个定位孔,每一所述定位柱插接于每一所述定位孔内。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呼吸腔的底壁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开设有多个第二换气孔;所述硅胶防护型口罩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的第二滤片,所述第二滤片遮盖多个所述第二换气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硅胶防护型口罩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转杆和第一挡片,所述转杆可传动地穿设于所述呼吸腔的底壁,并邻近所述容置槽设置;所述第一挡片设于所述转杆远离所述呼吸腔底壁的一端,并遮盖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所述第一挡片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呼吸腔的第三通口;或,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挡片和设于所述第二挡片一侧的限位凸部,所述硅胶外壳对应所述定位凸部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部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以使所述第二挡片遮盖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所述第二挡片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呼吸腔的第四通口。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硅胶防护型口罩还包括弹性束带,所述硅胶外壳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通孔和第二调节通孔,所述第一调节通孔和所述第二调节通孔邻近所述腔口设置;所述弹性束带的两端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弹性调节块,所述弹性束带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通孔和所述第二调节通孔,至少两个所述弹性调节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通孔和所述第二调节通孔的周缘抵接;多个所述弹性调节块用于调节所述弹性束带外漏于所述硅胶外壳的长度。;或,所述硅胶防护型口罩还包括两个弹性挂绳,两个所述弹性挂绳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硅胶外壳,并邻近所述腔口设置,每一所述弹性挂绳的两端与所述硅胶外壳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一体成型的硅胶外壳内设置具有腔口的呼吸腔,在硅胶外壳上还开设多个第一换气孔,多个第一换气孔与呼吸腔的腔口相对设置,并在呼吸腔内设置可过滤空气的过滤件,过滤件遮盖多个第一换气孔设置。以此,在本硅胶防护型呼吸口罩佩戴于人体面部时,人体的口鼻可穿过腔口呼吸呼吸腔内的空气,呼吸腔内的空气是外界环境空气在经过过滤件过滤之后的相对干净的空气,提升了用户呼吸的空气的质量。此外,因为硅胶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简化硅胶外壳的制造工艺;而将过滤件设置于呼吸腔内,并遮盖多个第一换气孔设置,只要将过滤件的表面积设计得足够大就可以实现,过滤件的设置以及过滤件与多个换气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容易把控,对相应生产工艺的精度要求不高,且本硅胶防护型口罩的结构简单,有利于节省质量管控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硅胶防护型口罩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硅胶防护型口罩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硅胶防护型口罩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硅胶防护型口罩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硅胶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防护型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n硅胶外壳,所述硅胶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硅胶外壳形成有具有腔口的呼吸腔,并开设有连通所述呼吸腔的多个第一换气孔,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与所述腔口相对设置;和/n过滤件,设于所述呼吸腔内,并遮盖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防护型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硅胶外壳,所述硅胶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硅胶外壳形成有具有腔口的呼吸腔,并开设有连通所述呼吸腔的多个第一换气孔,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与所述腔口相对设置;和
过滤件,设于所述呼吸腔内,并遮盖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防护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外壳设有模印区,所述模印区设于所述硅胶外壳远离所述腔口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模印区内;
且/或,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均匀分布设置;
且/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气孔的孔径不相同;
且/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气孔的截面形状不相同;
且/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气孔之间的间距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防护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外壳在所述腔口处设有一圈包边,所述包边远离所述硅胶外壳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呼吸腔内;
且/或,所述呼吸腔的内壁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筋,每一所述加强筋的一端邻近所述过滤件设置,另一端朝向所述腔口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防护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腔的内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腔口相对设置;
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
所述过滤件容纳并限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硅胶防护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
第一夹片,设于所述呼吸腔的内壁,并遮盖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所述第一夹片开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连通的第一通口;
第二夹片,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夹片背向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夹片围合形成安装区间,所述第二夹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口对应的第二通口;及
第一滤片,设于所述安装区间内,并遮盖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胶防护型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在所述第一通口的内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条,至少一个第一加强条将所述第一通口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气流口;
且/或,所述第二夹片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德创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