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马铃薯育种专用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80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8:57
一种可调节式马铃薯育种专用苗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培育技术领域;一号育种盘和二号育种盘的下侧壁上设有漏水孔,二号育种盘的前后两侧设有滑条,前后两侧的滑条滑动设置在支撑板内侧的滑槽内,支撑板下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螺杆,螺杆的下端套设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下端穿过转动轮后,与固定座上侧壁的四角旋接,固定座内部插设有固定板,一号育种盘固定在固定板上,一号育种盘的上侧设有二号育种盘,二号育种盘两侧的滑条滑动设置在两侧的支撑板的滑槽内,在有太阳的照射时,可通过推动二号育种盘调节其位置,从而不会挡住一号育种盘,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马铃薯育种专用苗床
本技术涉及马铃薯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马铃薯育种专用苗床。
技术介绍
苗床是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分露天苗床和室内苗床,露天苗床为播种后稍加肥料,任其自然长育,这种方法多用于春、夏、秋三季,而冬天则多为室内苗床,采用人工方法加温,促使秧苗较快生长,其为温床,只利用玻璃窗等设备来吸收太阳热能以保温的叫冷床,现有的苗床只能是一层,浪费空间,而多层的则不可调节上侧育种盘的位置,导致下侧的育种盘无法接收到太阳光的照射,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可调节式马铃薯育种专用苗床,固定座内部插设有固定板,一号育种盘固定在固定板上,一号育种盘的上侧设有二号育种盘,二号育种盘两侧的滑条滑动设置在两侧的支撑板的滑槽内,在有太阳的照射时,可通过推动二号育种盘调节其位置,从而不会挡住一号育种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固定座、支撑脚和固定板,固定座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固定座的上侧设有凹槽,凹槽内部的上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凹槽前后两侧壁上的滑槽内;它还包含一号育种盘、二号育种盘、内螺纹管、螺杆、支撑板和转动轮,一号育种盘固定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板上设有数个圆孔,一号育种盘的上侧设有二号育种盘,一号育种盘和二号育种盘的下侧壁上均开设有数个漏水孔,一号育种盘上的漏水孔分别设置于圆孔的上侧,该二号育种盘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条,该滑条与二号育种盘为一体式结构,前后两侧的滑条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板内侧的滑槽内,支撑板的下侧壁与二号育种盘的下表面呈同一水平面设置,支撑板下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螺杆,该螺杆的下端均套设有内螺纹管,且通过螺纹旋接,该内螺纹管的下端穿过转动轮后,通过轴承与固定座上侧壁的四角旋接,四个转动轮通过传送带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育种盘的下侧等距接触有数个加强板,该加强板上侧壁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支撑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的右侧为开口状设置,固定座右侧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收集箱的左侧设置于固定座的下侧,收集箱左侧壁的上侧固定有滑块,该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滑轨固定在固定座的下侧壁上,收集箱内部的上侧设有过滤网,该过滤网的外边缘与收集箱的内周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板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挡杆,两个挡杆的一端穿过凹槽的侧壁后,分别与手拧固定连接,挡杆通过螺纹与凹槽的内侧壁旋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脚的下端上固定有万向轮,该万向轮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罩,该固定罩的上侧套设在支撑脚的中端上,且通过螺纹与支撑脚的中端旋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罩的下侧固定有防滑圈。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马铃薯育种专用苗床,固定座内部插设有固定板,一号育种盘固定在固定板上,一号育种盘的上侧设有二号育种盘,二号育种盘两侧的滑条滑动设置在两侧的支撑板的滑槽内,在有太阳的照射时,可通过推动二号育种盘调节其位置,从而不会挡住一号育种盘,本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固定座1、支撑脚2、固定板3、凹槽4、一号育种盘5、二号育种盘6、内螺纹管7、螺杆8、支撑板9、转动轮10、漏水孔11、滑条12、加强板13、收集箱14、滑块15、滑轨16、过滤网17、挡杆18、手拧19、万向轮20、固定罩21、防滑圈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座1、支撑脚2和固定板3,固定座1下表面的四角均焊接固定有支撑脚2,支撑脚2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万向轮20,该万向轮20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罩21,该固定罩21的上侧套设在支撑脚2的中端上,且通过螺纹与支撑脚2的中端旋接,可在不影响固定座1的同时,方便移动固定座1,固定罩21的下侧粘设固定有防滑圈22,可增加固定罩21与地面的摩擦力,固定座1的上侧开设有凹槽4,凹槽4内部的上侧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凹槽4前后两侧壁上的滑槽内;它还包含一号育种盘5、二号育种盘6、内螺纹管7、螺杆8、支撑板9和转动轮10,一号育种盘5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3的上表面上,固定板3上开设有数个圆孔3-1,固定板3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挡杆18,两个挡杆18相邻于凹槽4的一端穿过凹槽4的侧壁后,分别与手拧19焊接固定,挡杆18通过螺纹与凹槽4的内侧壁旋接,可防止固定板3滑落,一号育种盘5的上侧设有二号育种盘6,一号育种盘5和二号育种盘6的下侧壁上均开设有数个漏水孔11,一号育种盘5上的漏水孔11分别设置于圆孔3-1的下侧,该二号育种盘6的前后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滑条12,前后两侧的滑条12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板9内侧的滑槽内,支撑板9的下侧壁与二号育种盘6的下表面呈同一水平面设置,二号育种盘6的下侧等距接触有数个加强板13,该加强板13上侧壁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螺钉与前后两侧的支撑板9的下侧壁固定连接,可增加二号育种盘6的稳定性,支撑板9下侧壁的左右两侧均焊接固定有螺杆8,该螺杆8的下端均套设有内螺纹管7,且通过螺纹旋接,该内螺纹管7的下端穿过转动轮10后,通过轴承与固定座1上侧壁的四角旋接,该轴承嵌设在固定座1的上侧壁内,且其外圈与固定座1上侧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与内螺纹管7的下端焊接固定,四个转动轮10通过传送带连接,转动轮10与内螺纹管7焊接固定,固定座1的右侧为开口状设置,固定座1右侧的下方设有收集箱14,收集箱14的左侧设置于固定座1的下侧,收集箱14左侧壁的上侧焊接固定有滑块15,该滑块15滑动设置在滑轨16上,滑轨16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座1的下侧壁上,收集箱14内部的上侧设有过滤网17,该过滤网17的外边缘通过螺栓与收集箱14的内周壁固定连接,在对一号育种盘5和二号育种盘6浇水时,可通过收集箱14对多余的水进行收集。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通过拉动固定板3将一号育种盘5抽出,将一号育种盘5内培育好种子后,再插入凹槽4两侧的滑槽内,转动手拧19带动挡杆18转动,使得挡杆18挡至固定板3的右侧,然后再将二号育种盘6从支撑板9内抽出进行培育,培育好后,再插入支撑板9内,在需移动至室外时,转动固定罩21,使得固定罩21向上移动,然后通过万向轮20推动固定座1,将其移动时室外,然后再反向转动固定罩21,固定罩21向下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马铃薯育种专用苗床,它包含固定座(1)、支撑脚(2)和固定板(3),固定座(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2),固定座(1)的上侧设有凹槽(4),凹槽(4)内部的上侧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凹槽(4)前后两侧壁上的滑槽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一号育种盘(5)、二号育种盘(6)、内螺纹管(7)、螺杆(8)、支撑板(9)和转动轮(10),一号育种盘(5)固定在固定板(3)的上表面上,固定板(3)上设有数个圆孔(3-1),一号育种盘(5)的上侧设有二号育种盘(6),一号育种盘(5)和二号育种盘(6)的下侧壁上均开设有数个漏水孔(11),一号育种盘(5)上的漏水孔(11)分别设置于圆孔(3-1)的上侧,该二号育种盘(6)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条(12),该滑条(12)与二号育种盘(6)为一体式结构,前后两侧的滑条(12)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板(9)内侧的滑槽内,支撑板(9)的下侧壁与二号育种盘(6)的下表面呈同一水平面设置,支撑板(9)下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螺杆(8),该螺杆(8)的下端均套设有内螺纹管(7),且通过螺纹旋接,该内螺纹管(7)的下端穿过转动轮(10)后,通过轴承与固定座(1)上侧壁的四角旋接,四个转动轮(10)通过传送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马铃薯育种专用苗床,它包含固定座(1)、支撑脚(2)和固定板(3),固定座(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2),固定座(1)的上侧设有凹槽(4),凹槽(4)内部的上侧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凹槽(4)前后两侧壁上的滑槽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一号育种盘(5)、二号育种盘(6)、内螺纹管(7)、螺杆(8)、支撑板(9)和转动轮(10),一号育种盘(5)固定在固定板(3)的上表面上,固定板(3)上设有数个圆孔(3-1),一号育种盘(5)的上侧设有二号育种盘(6),一号育种盘(5)和二号育种盘(6)的下侧壁上均开设有数个漏水孔(11),一号育种盘(5)上的漏水孔(11)分别设置于圆孔(3-1)的上侧,该二号育种盘(6)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滑条(12),该滑条(12)与二号育种盘(6)为一体式结构,前后两侧的滑条(12)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板(9)内侧的滑槽内,支撑板(9)的下侧壁与二号育种盘(6)的下表面呈同一水平面设置,支撑板(9)下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螺杆(8),该螺杆(8)的下端均套设有内螺纹管(7),且通过螺纹旋接,该内螺纹管(7)的下端穿过转动轮(10)后,通过轴承与固定座(1)上侧壁的四角旋接,四个转动轮(10)通过传送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马铃薯育种专用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号育种盘(6)的下侧等距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蕾王志红李淑敏陈亚伟赵海洋任洁陈芳杨威王丽英应飞白云红杨立欣乔红碧李志敏张立荣陈丽文
申请(专利权)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禾兴高原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