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机动车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69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56
一种多层机动车辆管,其中该管具有至少五层,从外部到内部具有以下层结构:‑由来自群组“聚酰胺、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制成的外层,‑由聚酰胺制成的第一载送层,‑由来自群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含氟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制成的阻隔层,‑由聚酰胺制成的第二载送层,‑由热塑性聚氨酯(TPU)制成的内层。该管的总体层厚度为0.7mm至2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层机动车辆管相关申请本专利文件要求2018年2月22日提交的,名称为“Multi-LayeredMotorVehicleTube”的欧洲专利申请18158180.2的权益和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机动车辆管,特别地为用于传导燃料的多层机动车辆管,其中该管具有至少五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机动车辆管特别地用作车辆中的燃料管。机动车辆管也可以用作储罐排放系统中的排放管线。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将燃料蒸气及其冷凝物施加到管。
技术介绍
从在不同实施方式中的实践已知上述类型的多层机动车辆管。这些已知的管中的许多管具有的缺点是:管层会受到层成分的不希望有的侵蚀。这特别涉及与燃料接触的内层,但也涉及相邻的中间层。内层通常含有少量的低聚物,这些低聚物会被燃料侵蚀,随后凝结在燃料系统中,在燃料系统中低聚物会引起问题,特别是对于喷嘴等。关于已知的管的燃料稳定性或者关于它们对燃料的抵抗性,已知的管有很多需改进之处。尤其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些已知的管的阻隔性能也不能满足所有要求。已经尝试通过改变层—特别是内层来解决该问题。然而,对于不希望有的侵蚀的改进是以管的机械弹性和/或耐热性为代价的。由于材料选择,这些已知的管中的许多管只能额外地以高成本生产。这特别适用于具有由含氟聚合物制成的—特别地由ETFE制成的内层的机动车辆管。ETFE的另一个不利之处是:因为如果着火的话,它可能产生有害或不健康的氟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相比之下,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提供最初描述类型的多层机动车辆管的技术问题,通过该多层机动车辆管可以避免上述缺点,该多层机动车辆管具有改进的耐化学性或抗侵蚀性,以及足够的机械弹性和对不同温度—尤其是较高温度的最佳抵抗性。另外,该管应该可以尽可能低成本地生产。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教导了一种多层机动车辆管,特别地为用于传导燃料的多层机动车辆管,其中,该管具有至少五层,从外部到内部具有以下层结构:-由来自群组“聚酰胺、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制成的外层,-由聚酰胺制成的第一载送(carrier)层,-由来自群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含氟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制成的阻隔层,-由聚酰胺制成的第二载送层,-由热塑性聚氨酯(TPU)制成的内层,其中,该管的总体层厚度为0.7mm至2.5mm,特别地为0.8mm至2mm,以及优选地为0.85mm至1.8mm。特别优选地,该管的总体层厚度在0.85mm至1.7mm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推荐的实施方式,管的外层由聚酰胺12构成或者基本上由聚酰胺1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推荐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外层由聚乙烯构成或者基本上由聚乙烯构成。特别优选地,外层由HDPE构成或者基本上由HDPE构成。推荐的是:外层的厚度为管的总体壁厚度的5%至60%,特别地7%至45%,以及优选地10%至40%。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外层的厚度最大为0.4mm,并且优选在0.1mm至0.4mm之间的范围内,非常优选地在0.2mm至0.4mm之间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特别推荐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粘附促进层,优选地一个粘附促进层置于外层和第一载送层之间。优选地,使用基于聚酰胺或基于聚烯烃的粘附促进层。如果使用基于聚酰胺的粘附促进层,则其优选地为改性聚酰胺,优选地为基于聚酰胺612的改性聚酰胺。如果使用基于聚烯烃的粘附促进层,则其优选地是用羧酸衍生物,优选地用马来酸,以及非常优选地用马来酸衍生物,特别地用聚乙烯改性的聚烯烃。有利地,粘附促进层的厚度为管的总体壁厚度的3%至30%,特别地5%至20%,以及优选地5%至15%。有利地,粘附促进层的厚度为0.03mm至0.15mm,优选地为0.03mm至0.1mm。本专利技术的非常推荐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一载送层由聚酰胺6构成或者基本上由聚酰胺6构成。第一载送层也可以主要由或者基本上由来自群组“聚酰胺612、聚酰胺12、聚酰胺10、聚酰胺11、共聚酰胺6/6.6、共聚酰胺6/12”中的一种或至少一种聚酰胺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第一载送层的厚度为管的总体壁厚度的5%至70%,特别地10%至60%,以及优选地15%至60%。有利地,第一载送层的厚度是粘附促进层的厚度的至少两倍,优选地至少三倍。推荐的是:第一载送层的厚度为0.1mm至0.8mm,特别地为0.1mm至0.75mm,以及优选地为0.2mm至0.6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证明的实施方式,第一载送层比阻隔层厚,并且优选地是阻隔层的至少两倍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变体,第一载送层是阻隔层的至少2.5倍厚。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第一载送层比外层厚,并且推荐为比外层厚至少1.5倍。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特别重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阻隔层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构成或者基本上由EVOH构成。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层组合,已经证明这种材料作为阻隔层是特别成功的。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阻隔层的厚度为管的总体壁厚度的5%至50%,特别地5%至45%,以及优选地10%至40%。有利地,阻隔层的厚度为0.05mm至0.4mm,特别地为0.05mm至0.3mm,以及优选地为0.75mm至0.25mm。本专利技术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二载送层由聚酰胺6构成或者基本上由聚酰胺6构成。第二载送层也可以主要由或者基本上由来自群组“聚酰胺612、聚酰胺12、聚酰胺10、聚酰胺11、共聚酰胺6/6.6、共聚酰胺6/12”中的一种或至少一种聚酰胺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第二载送层的厚度为管的总体壁厚度的5%至70%,特别地10%至60%,优选地15%至60%,以及非常优选地15%至55%。有利地,第二载送层的厚度为0.1mm至0.8mm,特别地为0.1mm至0.75mm,以及优选地为0.2mm至0.6mm。推荐的是:第二载送层比阻隔层厚,并且优选地是阻隔层的至少两倍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变体,第二载送层是阻隔层的至少2.5倍厚。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第二载送层比外层厚,并且优选地比外层厚至少1.5倍。根据本专利技术,内层由热塑性聚氨酯(TPU)构成。关于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证明这种材料是特别成功的。关于流过管的燃料或燃料蒸气的成分,该内层可以说用作阻隔层,并且其特征在于层成分的侵蚀非常低。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内层的厚度为管的总体壁厚度的5%至55%,特别地7%至50%,以及优选地10%至40%。有利地,内层的厚度为0.05mm至0.45mm,特别地为0.05mm至0.4mm,以及优选地为0.1mm至0.35mm。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内层的厚度小于第一载送层的厚度和/或第二载送层的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变体,内层被设计为导电层,并且为此目的设置有导电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的特别推荐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一载送层和/或第二载送层的厚度大于阻隔层的厚度。为此目的,第一载送层和/或第二载送层有利地比阻隔层厚至少1.2倍,特别地至少1.5倍,以及优选地至少1.8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常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载送层和/或第二载送层的厚度大于内层的厚度。有利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机动车辆管(1),特别地用于传导燃料,其中,所述管(1)具有至少五个层,从外侧到内侧具有以下层结构:/n-由来自群组“聚酰胺、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制成的外层(2),/n-由聚酰胺制成的第一载送层(4),/n-由来自群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含氟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制成的阻隔层(5),/n-由聚酰胺制成的第二载送层(6),/n-由热塑性聚氨酯(TPU)制成的内层(7),/n其中,所述管(1)的总体层厚度为0.7mm至2.5mm,特别地为0.8mm至2mm,以及优选地为0.85mm至1.8mm。/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2 EP 18158180.21.一种多层机动车辆管(1),特别地用于传导燃料,其中,所述管(1)具有至少五个层,从外侧到内侧具有以下层结构:
-由来自群组“聚酰胺、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制成的外层(2),
-由聚酰胺制成的第一载送层(4),
-由来自群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含氟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制成的阻隔层(5),
-由聚酰胺制成的第二载送层(6),
-由热塑性聚氨酯(TPU)制成的内层(7),
其中,所述管(1)的总体层厚度为0.7mm至2.5mm,特别地为0.8mm至2mm,以及优选地为0.85mm至1.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其中,所述外层(2)由聚酰胺12构成或者基本上由聚酰胺12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其中,所述外层由聚乙烯构成,特别地由HDPE构成,或者基本上由聚乙烯构成,特别地基本上由HDPE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一项所述的管,其中,所述外层的厚度为所述管(1)的总体壁厚度的5%至60%,优选地7%至4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管,其中,至少一个粘附促进层(3),优选地一个粘附促进层(3)置于所述外层(2)和所述第一载送层(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其中,所述粘附促进层(3)的厚度为所述管(1)的所述总体壁厚度的3%至30%,优选地5%至2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一项所述的管,其中,所述第一载送层(4)由聚酰胺6构成或者基本上由聚酰胺6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一项所述的管,其中,所述第一载送层(4)由或者基本上由来自群组“聚酰胺612、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齐默F·法伦霍尔茨S·阿尔诺德M·施拉莫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TI汽车富尔达布吕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