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32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自激发点至检波点的传输距离上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根据所述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得到所述第一线束对应的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如果采集到的第二线束与所述第一线束在相同的偏移距域中,则根据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计算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理论值;根据所述初至时间的理论值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实际值,执行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指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海洋地震勘探有单船作业也有多船协同作业,单船单时钟下震源激发和记录系统间可能存在不同步,多船多时钟下各作业系统间也可能出现不同步。因此,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是现场质控的重点。同步性质控是对地震数据上定量质控震源船激发的时间与仪器船接收的时间的同步性。图1(a)为相关技术中利用时断信号进行质控同步性的操作结果示意图。如图1(a)所示,通过辅助道中的时断(TimeBreak,TB)信号检查,该信号为固定长度的方波信号,时断信号异常说明各系统间同步性异常,但是该方法适用于同一时钟或者各同步时钟下各系统的同步性,无法质控多套时钟间的同步问题。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辅助道TB正常,也不代表地震资料同步性一定正常,如图1(a)所示,在某工区中,TB信号正常,但经时间切片检查存在同步异常。因此,现场质控工作中,现有方法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图1(b)相关技术中利用地震数据体时间切片技术质控同步性的操作结果示意图。如图1(b)所示,如果时间切片上的空间不连续性或者不合理,可以判定资料同步异常。但是需要有正常地震资料和同步性异常资料的3D叠加数据体,需要已采集大量资料,因此质控时效差,当发现同步异常的问题时,已有大量资料DNP,并且对质控人员的经验要求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任一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和装置。r>为了达到本申请实施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包括:获取自激发点至检波点的传输距离上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根据所述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得到所述第一线束对应的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如果采集到的第二线束与所述第一线束在相同的偏移距域中,则根据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计算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理论值;根据所述初至时间的理论值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实际值,执行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操作。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自激发点至检波点的传输距离上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得到所述第一线束对应的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计算模块,用于如果采集到的第二线束与所述第一线束在相同的偏移距域中,则根据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计算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理论值;质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至时间的理论值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实际值,执行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操作。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文所述的方法。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文所述的方法。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获取自激发点至检波点的传输距离上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根据所述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得到所述第一线束对应的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如果采集到的第二线束与所述第一线束在相同的偏移距域中,则根据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计算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理论值,根据所述初至时间的理论值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实际值,执行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操作,实现定量质控各系统间的同步性的目的,提高质控的准确度和效率。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a)为相关技术中利用时断信号进行质控同步性的操作结果示意图;图1(b)相关技术中利用地震数据体时间切片技术质控同步性的操作结果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中初至波传播的示意图;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某工区8S4L观测系统的示意图;图4(b)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等效速度的扫描结果的示意图;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斯奈尔定律的原理示意图;图5(b)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达波和滑行波的矢量示意图;图5(c)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常数的扫描结果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初至曲线理论拟合位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质控结果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技术分析,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包括:现有质控同步技术为时断信号检查和时间切片检查。实践证明辅助道时断正常,也不能保证资料同步性一定正常,因为它假设了同一时钟或各同步时钟下的系统同步。时间切片检查可以质控资料同步异常,但是需要地震资料的三维叠加数据体,采集连片的地震数据需要一段时间且产生叠加数据体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质控时效差,无法满足地震勘探野外快速质控的要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目的是在野外地震勘探时,快速、定量质控各种海洋地震勘探方式下的同步性,包括单船单时钟和多船多时钟下地震勘探各系统间的同步性。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2所示方法包括:步骤201、获取自激发点至检波点的传输距离上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第一线束可以为震源激发的某一条线束,如第一条线束。采用第一条线束,可以减少其他线束对采集结果的准确度的影响,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步骤202、根据所述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得到所述第一线束对应的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共偏移距域中每条线束的等效速度场相同。即,该初至波传输模型中的不同偏移距对应的等效速度场,适用于共偏移距域中的其他线束。可以为该第一线束的等效速度场。在实际应用中,步骤203、如果采集到的第二线束与所述第一线束在相同的偏移距域中,则根据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计算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包括:/n获取自激发点至检波点的传输距离上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n根据所述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得到所述第一线束对应的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n如果采集到的第二线束与所述第一线束在相同的偏移距域中,则根据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计算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理论值;/n根据所述初至时间的理论值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实际值,执行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包括:
获取自激发点至检波点的传输距离上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
根据所述第一线束在每条炮线上的等效速度,得到所述第一线束对应的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
如果采集到的第二线束与所述第一线束在相同的偏移距域中,则根据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计算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理论值;
根据所述初至时间的理论值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实际值,执行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包括:
T=(X/V)+C;
其中,T为初至波传输时间,X为等效传播距离,C为时间常数,V为初至波传播等效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距离是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的,包括:
X=SQRT{(Hr-Hs)2+offset2};
其中,Hr表示检波点所在位置的水深;Hs表示激发点所在位置的水深,offset表示检波点与激发点之间在水平方向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包括:
如果采用直达波进行计算,则设置等效速度为固定值,并获取每个偏移距下时间常数的数值;
如果采用折射波进行计算,则设置时间常数为零,并获取每个偏移距下等效速度的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计算所述第二线束的初至时间的理论值,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线束的地震数据的单道剖面结果;
确定所述剖面结果中在第一个负起跳以下且在第一个正起跳以上的临界位置;
从所述全偏移距的初至波传输模型中确定所述临界位置对应的目标等效速度;
基于所述目标等效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石孟常王征韩佳琛林家辉赵嘉赵彤李慧龙邓元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