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31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包括导电外壳和雷击记录器,所述雷击记录器通过绝缘杆固定在所述导电外壳内,所述雷击记录器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气缸连通,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储气罐内,所述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气缸通过第一伸缩管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气缸的内侧壁还设有止逆齿,所述活塞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止逆齿配合的止逆片,所述储气罐设有连通所述导电外壳的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可以检测雷击事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击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许多输电线路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为降低这些地区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必须采取各种防雷措施来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随着线路走廊的紧缺,同塔双回或多回输电线路日益增多,杆塔高度增加;并且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大跨越高杆塔的数据急剧增加,这些因素都使输电线路杆塔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幅度增加。针对上述情况,需要提供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以检测记录雷击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可以检测雷击事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包括导电外壳和雷击记录器,所述雷击记录器通过绝缘杆固定在所述导电外壳内,所述雷击记录器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气缸连通,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储气罐内,所述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气缸通过第一伸缩管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气缸的内侧壁还设有止逆齿,所述活塞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止逆齿配合的止逆片,所述储气罐设有连通所述导电外壳的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外壳为球形盒体,所述导电外壳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通过法兰盘与所述下盒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杆的底部与所述下半盒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杆的顶部设有第一磁体,所述储气罐底部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磁体可拆卸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止逆片为弹性片,所述活塞端部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磁铁插入所述第二插槽时吸引所述止逆片。进一步的,所述上半盒设有避雷针,所述下半盒设有安装座。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设有连通所述导电外壳的单向泄压阀门,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套、活塞盖和第二伸缩管,所述活塞套两端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活塞盖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环之间的活塞套内,所述活塞盖通过所述第二伸缩管与所述活塞套连接,所述活塞盖下方的所述活塞套侧壁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限位齿块,所述限位齿块朝向活塞套中心一侧为斜面,所述活塞盖下方设有第一储液囊,所述气缸侧面设有液压伸缩组件,所述液压伸缩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卡住所述活塞套,所述气缸数量为若干个,第i个所述气缸内的第一储液囊通过管道与第i+1个所述气缸内的液压伸缩组件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内包括止逆齿部和光滑部,所述止逆齿部位于所述光滑部的上方,所述止逆齿部设有所述止逆齿,所述光滑部的内径小于所述止逆齿部的内径;初始状态下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气缸的下部,所述活塞上的限位齿块位于所述光滑部。进一步的,所述止逆齿和限位齿块的齿形均为端部带有三角形尖端的矩形凸齿。进一步的,所述液压伸缩组件包括第二储液囊、滑块和限位杆,所述气缸侧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开口处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滑块沿着所述滑槽滑动,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滑块之间的滑槽内设有所述第二储液囊,所述第二储液囊通过管道与第一储液囊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罐设有充气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导电外壳起到静电屏蔽作用,避免雷电损坏雷击记录器。雷电从导电外壳流过时使导电外壳产生高温,将导电外壳内的空气快速加热使导电外壳与储气罐之间的空气膨胀,导电外壳与储气罐之间的气压压力增加。由于热量来不及传递到储气罐内,储气罐内的空气温度较低,从而使得储气罐内外形成气压差。在二者气压不同时活塞发生位移促使储气罐和导电外壳的压力相同,因此在发生雷击后,气缸的活塞会向储气罐内移动。在活塞向内移动之后止逆片被止逆齿卡住,使得活塞无法向气缸外移动,活塞的位置被固定住,从而记录下雷击检测事件,检测输电铁塔的雷击。检测装置受到太阳晒时,导电外壳的升温速度较慢,热量传递至储气罐内,储气罐内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使得气缸内活塞的两侧压力相差不大,活塞不发生移动。气缸通过第一伸缩管与所述活塞连接,第一伸缩管密封住了活塞和气缸之间的间隙,活塞与气缸之间留有间隙,提高气密性的同时减少摩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区域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第1~3气缸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B区域结构放大图;图6为图4中的C区域结构放大图;图中,1导电外壳,2绝缘杆,3储气罐,4第一通孔,5气缸,6活塞,7第一伸缩管,8止逆齿,9止逆片,10阀门,11上盒体,12下盒体,13法兰盘,14第一磁体,15第一插槽,16第二插槽,17避雷针,18安装座,19单向泄压阀门,20活塞套,21活塞盖,22第二伸缩管,23第一限位环,24第二通孔,25限位齿块,26第一储液囊,27液压伸缩组件,28管道,29止逆齿部,30光滑部,31矩形凸齿,32第二储液囊,33滑块,34限位杆,35第二限位环,36充气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2,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包括导电外壳1和雷击记录器,所述雷击记录器通过绝缘杆2固定在所述导电外壳1内,所述雷击记录器包括储气罐3,所述储气罐3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与气缸5连通,所述气缸5设于所述储气罐3内,所述气缸5内设有活塞6,所述气缸5通过第一伸缩管7与所述活塞6连接,所述气缸5的内侧壁还设有止逆齿8,所述活塞6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止逆齿8配合的止逆片9,所述储气罐3设有连通所述导电外壳1的阀门10。将检测装置安装在输电铁塔上,发生雷击时,强大的雷电电流经过导电外壳1,导电外壳1起到静电屏蔽作用,避免雷电损坏雷击记录器。雷电从导电外壳1流过时使导电外壳1产生高温,将导电外壳1内的空气快速加热使导电外壳1与储气罐3之间的空气膨胀,导电外壳1与储气罐3之间的气压压力增加。由于热量来不及传递到储气罐3内,储气罐3内的空气温度较低,从而使得储气罐3内外形成气压差。储气罐3设有第一通孔4,第一通孔4与气缸5连通,气缸5内设有活塞6,活塞6的内外面分别受到储气罐3的气压和导电外壳1的气体压力,在二者气压不同时活塞6发生位移促使储气罐3和导电外壳1的压力相同,因此在发生雷击后,气缸5的活塞6会向储气罐3内移动。气缸5的内侧壁还设有止逆齿8,活塞6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止逆齿8配合的止逆片9,在活塞6向内移动之后止逆片9被止逆齿8卡住,使得活塞6无法向气缸5外移动,活塞6的位置被固定住,从而记录下雷击检测事件,检测输电铁塔的雷击。检测装置受到太阳晒时,导电外壳1的升温速度较慢,热量传递至储气罐3内,储气罐3内的温度也随之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外壳和雷击记录器,所述雷击记录器通过绝缘杆固定在所述导电外壳内,所述雷击记录器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气缸连通,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储气罐内,所述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气缸通过第一伸缩管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气缸的内侧壁还设有止逆齿,所述活塞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止逆齿配合的止逆片,所述储气罐设有连通所述导电外壳的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外壳和雷击记录器,所述雷击记录器通过绝缘杆固定在所述导电外壳内,所述雷击记录器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气缸连通,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储气罐内,所述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气缸通过第一伸缩管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气缸的内侧壁还设有止逆齿,所述活塞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止逆齿配合的止逆片,所述储气罐设有连通所述导电外壳的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外壳为球形盒体,所述导电外壳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通过法兰盘与所述下盒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杆的底部与所述下半盒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杆的顶部设有第一磁体,所述储气罐底部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磁体可拆卸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止逆片为弹性片,所述活塞端部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磁铁插入所述第二插槽时吸引所述止逆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盒设有避雷针,所述下半盒设有安装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铁塔雷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设有连通所述导电外壳的单向泄压阀门,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套、活塞盖和第二伸缩管,所述活塞套两端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活塞盖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环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越冯建伟刘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海南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