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瑛超专利>正文

一种冶炼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24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冶炼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冶炼水循环装置,包括箱体一、箱体二、箱体三、箱体四和支撑杆一,箱体一、箱体二、箱体三和箱体四均为空心长方体,箱体一内设置搅拌装置,箱体二内设置动力装置,箱体三内设置换热装置,翅片一固定连接在箱体四的外侧壁且翅片一位于箱体三内,通过竖板一的左移推动竖板一左侧的水泵处箱体一外通过出水管流回初始位置冷却高温原料,在通孔左移的过程中会同步带动板体一左移,由于板体一的左侧壁内凹且板体一的厚度从下至上依次递减,在板体一左移同时会将箱体一底部的液体向上翻动,通过板体一的翻动使箱体一内上部分和县部分的冷却液混合,增强其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炼水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炼
,具体为一种冶炼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冶炼为重工业之一,冶炼使会通过高温加热原料使其熔融然后冷却,为响应国家政策会对冶炼过后的高温原料进行热量回收,利用热量对为进加热炉的原料升温使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然后再将液体泵回初始位置对熔融的原料冷却,在回收过后的循环液温度还是很高,此时将循环液泵回初始位置,由于温差有限会降低熔融原料的冷却效果,所以需要对现有的冶炼水循环装置进行改进,使循环液的热量在被初次回收利用后尽可能降低温度再泵回初始位置,增大循环液与熔融原料的温差来提高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冶炼水循环装置,具备循环液冷却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初次热量回收过后的循环液温度过高影响熔融原料冷却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循环液冷却效果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冶炼水循环装置,包括箱体一、箱体二、箱体三、箱体四和支撑杆一,所述箱体一、箱体二、箱体三和箱体四均为空心长方体,所述箱体四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冶炼水循环装置,包括箱体一(10)、箱体二(11)、箱体三(12)、箱体四(13)和支撑杆一(30),所述箱体一(10)、箱体二(11)、箱体三(12)和箱体四(13)均为空心长方体,所述箱体四(13)固定连接箱体三(12)内底面,所述支撑杆一(30)的一端与箱体三(12)的外左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杆一(30)的另一端与箱体一(10)的外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二(11)与箱体三(12)固定连接,箱体一(10)的外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4)且出水管(14)贯穿箱体一(10)的左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一(10)内设置搅拌装置,箱体二(11)内设置动力装置,箱体三(12)内设置换热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炼水循环装置,包括箱体一(10)、箱体二(11)、箱体三(12)、箱体四(13)和支撑杆一(30),所述箱体一(10)、箱体二(11)、箱体三(12)和箱体四(13)均为空心长方体,所述箱体四(13)固定连接箱体三(12)内底面,所述支撑杆一(30)的一端与箱体三(12)的外左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杆一(30)的另一端与箱体一(10)的外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二(11)与箱体三(12)固定连接,箱体一(10)的外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4)且出水管(14)贯穿箱体一(10)的左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一(10)内设置搅拌装置,箱体二(11)内设置动力装置,箱体三(12)内设置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进水管(16)和翅片一(26),所述进水管(16)固定连接在箱体三(12)的右侧壁且进水管(16)贯穿箱体三(12)的右侧壁,翅片一(26)固定连接在箱体四(13)的外侧壁且翅片一(26)位于箱体三(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板体一(23)、竖板一(24)、通孔(25)、弹簧二(27)、滑块一(28)和连杆二(29),所述竖板一(24)滑动连接在箱体一(10)内,所述竖板一(24)的中心处开设所述通孔(25),所述板体一(23)转动连接在竖板一(24)的左侧壁,所述竖板一(24)左侧壁开设凹槽,所述弹簧二(2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竖板一(24)的凹槽内底面,弹簧二(27)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一(28)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二(29)的一端与滑块一(28)的左端面转动连接,连杆二(29)的另一端与板体一(23)的右侧壁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瑛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瑛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