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垃圾烘干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24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垃圾烘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架、进料仓、烘干仓体、出料仓和驱动机构;烘干仓体和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烘干仓体包括加热腔、物料放置部和水份回收仓盖,加热部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物料放置部的下部与加热腔连接,上部与水份回收仓盖连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旋转部,驱动部设置在物料放置部的一端,与旋转部连接,烘干仓体设置在物料放置部的另一端的上方,用于将湿垃圾物料送入烘干仓体,出料仓设置在物料放置部的另一端的下方,旋转部设置在物料放置部内,用于带动湿垃圾物料旋转进行烘干并将烘干后的物料输送至物料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烘干效率和最大化烘干湿垃圾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垃圾烘干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垃圾烘干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垃圾分类变得越来越普及。湿垃圾由于水分重,容易产生异味且不好储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除水和烘干等操作。目前的垃圾烘干机大多是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采用油或者煤作为烘干热源,不便于对少量的湿垃圾进行烘干处理,而且油煤的燃烧物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环保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湿垃圾烘干回收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及时对湿垃圾进行烘干处理,并且环保节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垃圾烘干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架、进料仓、烘干仓体、出料仓和驱动机构;所述烘干仓体和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包括加热腔、物料放置部和水份回收仓盖,所述物料放置部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上部,所述水份回收仓盖的下端与所述多个物料放置部连接,上端形成有出气孔,所述水份回收仓盖与所述物料放置部配合形成加热空间;所述加热腔中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物料放置部包括上加热槽和两个下加热槽,所述两个下加热槽分别设置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垃圾烘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进料仓、烘干仓体、出料仓和驱动机构;所述烘干仓体和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包括加热腔、物料放置部和水份回收仓盖,所述物料放置部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上部,所述水份回收仓盖的下端与所述多个物料放置部连接,上端形成有出气孔,所述水份回收仓盖与所述物料放置部配合形成加热空间;所述加热腔中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物料放置部包括上加热槽和两个下加热槽,所述两个下加热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加热槽的两侧,所述物料放置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上加热槽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料仓连接,所述下加热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仓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与所述驱动部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垃圾烘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进料仓、烘干仓体、出料仓和驱动机构;所述烘干仓体和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包括加热腔、物料放置部和水份回收仓盖,所述物料放置部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上部,所述水份回收仓盖的下端与所述多个物料放置部连接,上端形成有出气孔,所述水份回收仓盖与所述物料放置部配合形成加热空间;所述加热腔中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物料放置部包括上加热槽和两个下加热槽,所述两个下加热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加热槽的两侧,所述物料放置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上加热槽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料仓连接,所述下加热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仓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部和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上旋转轴、两个下旋转轴,所述上旋转轴设置在所述上加热槽中,用于在所述驱动部的带动下,带动经所述进料仓进入的湿垃圾物料向后旋转移动,所述两个下旋转轴分别设置在两个下加热槽中,用于在所述驱动部的带动下,带动从所述上加热槽落下的物料向前旋转移动至所述出料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垃圾烘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槽的后端形成有两个溢料口,用于将物料送入所述下加热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垃圾烘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通过传动介质连接的主驱动轮、上驱动轮和两个下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上驱动轮的上侧,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上驱动轮与所述上旋转轴连接,所述两个下驱动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驱动轮的下方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个下旋转轴连接,所述驱动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纯屠友先陈旭强屠润林陈旭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纯友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