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系统全网精准运行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222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3
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全网精准运行参数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涉及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的计算及其应用,获取供热系统的参数q、A、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中供热系统全网精准运行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的计算及其应用,详细讲是一种根据负荷、天气、运行调节方法、换热方法等外界因素变化可快速、精准的计算其运行参数,调试周期短、节省人工成本,供热效果佳、节约能源的集中供热系统全网精准运行参数计算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现有的集中供热系统中,根据换热站内的换热方法主要分为换热器间供的供热系统和混水直供的供热系统两大类。供热运行调节方法主要有质调节运行方法、量调节运行方法、质-量联合调节运行方法、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法和分阶段改变温度的量调节运行方法等五种。不同的集中供热系统,根据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需要,可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运行调节方法。例如:热电联产机组余热回收供热系统,为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循环流量不能变化大,调节运行方法一般采用质调节或者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对于分布式能源供热系统和汽水换热系统,循环流量的变化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没有大的影响,为了节约运行费用,调节运行方法一般采用量调节、分阶段改变温度的量调节、质-量调节。现有的集中供热系统在供热运行过程中,对于供热系统中各环节(热源、管网、供热站、热用户等)没有科学、准确的计算出供热运行参数;调度运行人员还是凭工作经验以及多年运行历史参数数据进行供热,不能随着供热系统内负荷的变化、天气变化、运行调节方法变化、换热方法变化等因素,快速给出精准的运行参数进行运行,只能是根据设计参数预估运行参数后,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整,调试周期长、浪费人力资源,供热效果差、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根据负荷、天气、运行调节方法、换热方法等外界因素变化可快速、精准的计算其运行参数(运行循环流量、运行供水温度、运行回水温度),无效调试、节省人工成本,供热效果佳、节约能源的集中供热系统全网精准运行参数计算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全网精准运行参数计算方法,获取供热系统的(设计)参数q、A、、τ1′、τ2′、tg′、th′、b、tw′、tn、tw、Q′、G1′、G2′、μ、△tw′、Δts′、△tj′、△t′、D;其特征在于:当换热站为换热器间供的换热方法(换热系统)时,一次侧运行循环流量G1=G1′*Φ1(t/h),二次侧运行循环流量G2=G2′*Φ2(t/h),运行热负荷Q=μ×Q′(GJ/h),运行热指标q=μ×q′(w/m2),一次侧运行供水温度τ1=(((τ1′-τ2′)×μ/Φ1+th)×e^D-tg)/(e^D-1)(℃),一次侧运行回水温度τ2=τ1-(τ1′-τ2′)×μ/Φ1(℃),二次侧运行供水温度tg=(tn+Δts′×μ^1/(1+b)+0.5×△tj′×μ/Φ2)(℃),二次侧运行回水温度th=(tn+Δts′×μ^1/(1+b)-0.5×△tj′×μ/Φ2)(℃),相对热负荷比μ=(tn-tw)/(tn-tw′);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质调节运行方法时:Φ1=1、Φ2=1,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量调节运行方式时:Φ1=μ、Φ2=μ,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质-量联合调节运行方法时:Φ1=μ、Φ2=μ,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时:Φ1=常数1、Φ2=常数2(常数1和常数2一般取0.7-1.0之间。不同的供热时间段,常数1和常数2是变化的,可以节约流量、水泵的运行费用,在同一时间段,常数1和常数2是定数),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分阶段改变温度的量调节运行方法时:Φ1=μ、Φ2=μ;当换热站为混水直供的换热方法(换热系统)时,一次侧运行循环流量G1=G1′*Φ1(t/h),二次侧运行循环流量G2=G2′*Φ2(t/h),运行热负荷Q=μ×Q′(GJ/h),运行热指标q=μ×q′(w/m2),一次侧运行供水温度τ1=(tn+Δts′×μ)^1/(1+b)+(△tw′+0.5×△tj′)×μ/Φ1(℃),一次侧运行回水温度τ2=(tn+Δts′×μ)^1/(1+b)-0.5×△tj′×μ/Φ1(℃),二次侧运行供水温度tg=(tn+Δts′×μ^1/(1+b)+0.5×△tj′×μ/Φ2)(℃),二次侧运行回水温度th=(tn+Δts′×μ^1/(1+b)-0.5×△tj′×μ/Φ2)(℃),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质调节运行方法时:Φ1=1、Φ2=1,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量调节运行方法时:Φ1=μ、Φ2=μ,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质-量联合调节运行方法时:Φ1=μ、Φ2=μ,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法时:Φ1=常数1、Φ2=常数2(常数1和常数2根据一般取0.7-1.0之间。不同的供热时间段,常数一和常数二是变化的,在同一时间段,常数一和常数二是定数),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分阶段改变温度的量调节运行方法时:Φ1=μ、Φ2=μ;其中:tw′(℃)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n(℃)为室内采暖计算温度、tw(℃)为集中供热地区的室外实时温度(通常选用实时天气预报的温度,也可是实时测量的室外温度)、q(w/m2)为设计热指标、A(m2)为供热建筑面积A(m2)、τ1′(℃)为一次侧设计供水温度、τ2′(℃)为一次侧设计回水温度、tg′(℃)为二次侧设计供水温度、th′(℃)为二次侧设计回水温度、b为散热器传热系数计算指数(一般b=0.3)、Q′(GJ/h)为设计热负荷、G1′(t/h)为一次侧设计循环流量、G2′(t/h)为二次侧设计循环流量、μ为相对热负荷比、△tw′(℃)为一次侧与二次侧设计供、回水温差、Δts′(℃)为用户散热器的设计平均计算温差、△tj′(℃)为二级网设计供、回水温差、△t′(℃)为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D为常数,D=((τ1′-τ2′)-(tg′-th′))/△t′;Φ1为一次侧变流量系数、Φ2为二次侧变流量系数。以上给出了不同换热站(不同换热方法)的多种运行调节方法所对应的供热参数的计算方法,可得出动态的热力目标值:运行循环流量t/h、运行热负荷(GJ/h)、运行热指标(w/m2)、运行供水温度℃、运行回水温度℃内容。它们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上位供热监控平台中,动态目标值自动下发至对应的监控系统中对应的控制点,可形成调度令发给调节装置,使热力目标值与实际运行完全一致。真正实现每个供热环节的智慧化精准供热。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次侧和二次侧是指任何一换热站的高温水侧管网和低温水侧管网。上述集中供热系统全网精准运行参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集中供热系统全网中各个换热站的换热方法和运行调节方法分别计算出各个换热站一次侧和二次侧的运行参数,运行参数包括运行循环流量、运行供水温度、运行回水温度;步骤2、将步骤1获得运行参数作为各个换热站的热力目标值调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全网精准运行参数计算方法,/n获取供热系统的参数q、A、、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全网精准运行参数计算方法,
获取供热系统的参数q、A、、τ1′、τ2′、tg′、th′、b、tw′、tn、tw、Q′、G1′、G2′、μ、△tw′、Δts′、△tj′、△t′、D;
其特征在于:
当换热站为换热器间供的换热方法时,
一次侧运行循环流量G1=G1′*Φ1,
二次侧运行循环流量G2=G2′*Φ2,
运行热负荷Q=μ×Q′,
运行热指标q=μ×q′,
一次侧运行供水温度τ1=(((τ1′-τ2′)×μ/Φ1+th)×e^D-tg)/(e^D-1),
一次侧运行回水温度τ2=τ1-(τ1′-τ2′)×μ/Φ1,
二次侧运行供水温度tg=(tn+Δts′×μ^1/(1+b)+0.5×△tj′×μ/Φ2),
二次侧运行回水温度th=(tn+Δts′×μ^1/(1+b)-0.5×△tj′×μ/Φ2),
相对热负荷比μ=(tn-tw)/(tn-tw′);
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质调节运行方法时:Φ1=1、Φ2=1,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量调节运行方式时:Φ1=μ、Φ2=μ,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质-量联合调节运行方法时:Φ1=μ、Φ2=μ,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时:Φ1=常数1、Φ2=常数2,供热运行调节方法采用分阶段改变温度的量调节运行方法时:Φ1=μ、Φ2=μ;
当换热站为混水直供的换热方法(换热系统)时,
一次侧运行循环流量G1=G1′*Φ1,
二次侧运行循环流量G2=G2′*Φ2,
运行热负荷Q=μ×Q′,
运行热指标q=μ×q′,
一次侧运行供水温度τ1=(tn+Δts′×μ)^1/(1+b)+(△tw′+0.5×△tj′)×μ/Φ1,
一次侧运行回水温度τ2=(tn+Δts′×μ)^1/(1+b)-0.5×△tj′×μ/Φ1,
二次侧运行供水温度tg=(tn+Δts′×μ^1/(1+b)+0.5×△tj′×μ/Φ2),
二次侧运行回水温度th=(tn+Δts′×μ^1/(1+b)-0.5×△tj′×μ/Φ2),
供热运行调节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莲宋晓文李伟鹏丛卫李勇王文豪程小倩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国能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