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及其自适应灌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及其自适应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在农业灌溉及其他流体分配的
中,由于压力损失与管道长度相关,管道越长,压力损失越大,这样同一个管道上不同位置出口处的流体的压力是不同的,为了保证由于压力损失造成出口处流量不均无法调控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及其自适应灌溉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及其自适应灌溉系统,将自适应稳压阀加装在灌溉系统管路与灌水器之间,以解决现有在灌溉复杂管路系统中,因压力损失存而造成的各喷淋滴灌出口处流量不均无法调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及其自适应灌溉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包括:左腔体、中腔体、右腔体、稳压阀片、套筒、垫片、螺栓、螺母;所述左腔体、中腔体、右腔体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左腔体为侧壁是圆环形的筒体;所述左腔体侧壁右侧设有圆形槽,所述左腔体侧壁左侧设置有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腔体(1)、中腔体(2)、右腔体(3)、稳压阀片(4)、套筒(5);所述左腔体(1)、中腔体(2)、右腔体(3)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左腔体(1)为侧壁是圆环形的筒体,所述左腔体(1)侧壁右侧设有圆形槽(101);所述中腔体(2)为侧壁是圆环形的筒体,且所述中腔体(2)的腔体内径大于所述所述左腔体(1)的腔体内径;所述右腔体(3)为圆桶状,所述右腔体(3)底面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底面内侧设有第二环形圆槽(301);所述稳压阀片(4)包括依次连接的薄形圆环(401)、锥形过渡圆环(403)和锥形波纹管(404);所述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腔体(1)、中腔体(2)、右腔体(3)、稳压阀片(4)、套筒(5);所述左腔体(1)、中腔体(2)、右腔体(3)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空腔;所述左腔体(1)为侧壁是圆环形的筒体,所述左腔体(1)侧壁右侧设有圆形槽(101);所述中腔体(2)为侧壁是圆环形的筒体,且所述中腔体(2)的腔体内径大于所述所述左腔体(1)的腔体内径;所述右腔体(3)为圆桶状,所述右腔体(3)底面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底面内侧设有第二环形圆槽(301);所述稳压阀片(4)包括依次连接的薄形圆环(401)、锥形过渡圆环(403)和锥形波纹管(404);所述薄形圆环(401)放置在所述圆形槽(101)内;所述锥形过渡圆环(403)用于承接所述薄形圆环(401)和所述锥形波纹管(404);所述锥形波纹管(404)带有一定锥度,从大端口到小端口波纹逐渐收缩,波形的波动范围逐渐变大;所述套筒(5)的一端压在所述薄形圆环(401)上,另一端压在所述第二环形圆槽(3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腔体(1)侧壁左侧设有第一环形圆管(102),所述第一环形圆管(102)可用于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腔体(3)底面外侧圆孔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圆管(302),所述第二环形圆管(302)可用于与其他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管路稳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管路稳压阀还包括垫片(6),所述垫片(6)采用环形结构,所述垫片(6)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圆槽(301)内,所述套筒(5)的另一端压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韡,陈俊伟,于瑞恩,祝锡晶,黎相孟,成全,王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