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216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双连梁本体及屈曲约束支撑;双连梁本体包括第一连梁和第二连梁,第一连梁和第二连梁相互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屈曲约束支撑设置在第一连梁与第二连梁之间,屈曲约束支撑的一端与第一连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双连梁本体中设置屈曲约束支撑,屈曲约束支撑具有将自身承载力和刚度分离的特点,实现在不增加结构刚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双连梁结构的承载力,在大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能够先于双连梁本体发生屈服,起到保险丝的作用,避免了双连梁本体发生屈服或严重破坏,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有效提高了双连梁结构的抗震性能,便于震后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震可恢复功能能够使建筑结构在较小地震时基本功能不丧失,较大地震后基本功能及时恢复,从而在遭受地震时抵抗灾害、地震过后快速恢复,大大提高救灾效率、减小震害损失;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重要的抗侧力构件;连梁用于连系两侧墙肢,作为剪力墙结构中第一道抗震防线,对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连梁需具备一定的刚度、承载力、延性及较好的耗能能力;目前,连梁结构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较差,而现有在提高连梁延性和耗能能力时,往往会提高结构刚性,同时会降低连梁的受剪承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双连梁承载力低,抗震性能较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提高双连梁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起到保护主体结构和减小相邻构件受力的作用。连梁结构位移延性及减压比限值件低,抗震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连梁本体(1)及屈曲约束支撑(2);双连梁本体(1)包括第一连梁(11)和第二连梁(12),第一连梁(11)和第二连梁(12)相互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屈曲约束支撑(2)设置在第一连梁(11)与第二连梁(12)之间,屈曲约束支撑(2)的一端与第一连梁(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梁(1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连梁本体(1)及屈曲约束支撑(2);双连梁本体(1)包括第一连梁(11)和第二连梁(12),第一连梁(11)和第二连梁(12)相互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屈曲约束支撑(2)设置在第一连梁(11)与第二连梁(12)之间,屈曲约束支撑(2)的一端与第一连梁(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梁(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屈曲约束支撑(2)与第一连梁(11)或第二连梁(12)之间设置有支撑定位件(3),支撑定位件(3)的一端与第一连梁(11)或第二连梁(12)可拆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屈曲约束支撑(2)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定位件(3)包括第一定位板(31)、第二定位板(32)及定位端板(33);第一定位板(31)与第二定位板(32)平行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梁(11)或第二连梁(12)的两侧;第一连梁(11)或第二连梁(12)贯穿设置有连梁锚固件(4),连梁锚固件(4)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板(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板(32)固定连接;定位端板(33)固定设置在第一定位板(31)及第二定位板(32)之间,屈曲约束支撑(2)的端部与定位端板(33)的中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屈曲约束支撑的双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梁锚固件(4)采用双头螺杆,第一定位板(31)和第二定位板(32)上对应设置有螺孔,双头螺杆的端部配合设置在螺孔中,并通过螺母将双头螺杆与第一定位板(31)或第二定位板(32)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婧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