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大型预埋件的设备基础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213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9
一种设置有大型预埋件的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圆形埋件浇筑孔合理优化为混凝土浇筑带,增加基础振捣范围,保证独立基础的密实性;通过在分块埋件控制点设置可调临时支撑件,保证埋件平整度,临时支撑件的关键组件可回收提升临时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对施工缝的特殊处理,提升美观性,且保证基础安全性;通过合理优化浇筑材料,保证大型埋件下部密实性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有大型预埋件的设备基础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有大型预埋件的设备基础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针对含有大型埋件的独立设备基础,其混凝土密实性保证、埋件位置精确性和埋件平整度,以及结构安全保证是施工的重点,也是难点。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含有大型埋件的独立基础施工示意图,目前有如下方案:(1)先安装完埋件后采用灌浆料灌注,密实度能保证但是成本极高;(2)装完埋件后浇筑混凝土,振捣孔数量不足,振捣不充分,混凝土密实性无法保证,过分振捣造成定埋件位不准且不平整;(3)多次分层浇筑混凝土,振捣棒的振捣扰动埋件,造成埋件定位不准,过多预留施工缝也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上述三种方案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有大型预埋件的设备基础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整块埋件分割为若干分块埋件,所有的所述分块埋件按照相对位置固定排布且拼接在一起共同形成所述整块埋件;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块埋件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排布,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有大型预埋件的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n将整块埋件分割为若干分块埋件,所有的所述分块埋件按照相对位置固定排布且拼接在一起共同形成所述整块埋件;/n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块埋件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排布,所有的所述预设距离共同形成混凝土浇筑带;/n采用普通混凝土对施工现场的钢筋进行第一次浇筑;/n在所述第一次浇筑的标高位置处设置成品混凝土块,以形成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控制面;/n在各所述分块埋件周边位置设置可调临时支撑件,以用于支撑各所述分块埋件及调节其的平整度;其中,所述临时支撑件包括固定部分和可调部分;/n在所述第一次浇筑完成后,将各所述分块埋件按照固定的相对位置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大型预埋件的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将整块埋件分割为若干分块埋件,所有的所述分块埋件按照相对位置固定排布且拼接在一起共同形成所述整块埋件;
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块埋件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排布,所有的所述预设距离共同形成混凝土浇筑带;
采用普通混凝土对施工现场的钢筋进行第一次浇筑;
在所述第一次浇筑的标高位置处设置成品混凝土块,以形成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控制面;
在各所述分块埋件周边位置设置可调临时支撑件,以用于支撑各所述分块埋件及调节其的平整度;其中,所述临时支撑件包括固定部分和可调部分;
在所述第一次浇筑完成后,将各所述分块埋件按照固定的相对位置排布至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中,各所述临时支撑件设置于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中;
调节各所述临时支撑件上的所述可调部分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的位置,以使各所述分块埋件平整;
采用细石混凝土对所述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控制面和所述分块埋件下方的预设距离处之间的空间进行第二次浇筑;
在所述第二次浇筑完成后,采用灌浆料对所述分块埋件下方的预设距离处与所述分块埋件之间的空间进行第三次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次浇筑的标高位置处设置成品混凝土块之后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第一次浇筑的初凝后且终凝前,向所述第一次浇筑时的施工缝上插入废料钢筋,以使所述施工缝平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次浇筑的标高位置处设置成品混凝土块步骤中,所述成品混凝土块上较小的面接触施工现场的所述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辉袁春雷成宇牛群贵张添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