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尾菜垃圾生产有机肥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02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餐厨尾菜垃圾生产有机肥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餐厨尾菜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到回收仓内;步骤2:将回收仓内的餐厨尾菜垃圾送入破碎脱水机内进行破碎挤压并脱水;步骤3:步骤2中的中破碎后的餐厨尾菜垃圾送入控温发酵系统中;脱离处理的水油送入水油分离装置中进行油水分离;其中控温发酵系统包括发酵加热仓、搅拌杆和菌种输送分布器;所述发酵加热仓内上、下均并排依次布置若干个搅拌杆;其中所述发酵加热仓的底部设有滤水板;所述发酵加热仓的顶部依次设有进料口、菌种输送分布器和压力阀;所述搅拌杆为螺旋搅拌杆且表面依次布置若干个辅助搅拌组件。步骤4:步骤3中发酵后的产生的半成品有机肥料送入废渣收集处理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尾菜垃圾生产有机肥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厨尾菜垃圾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尾菜垃圾生产有机肥的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升,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物质生产、消费和废物产生。据统计,我国城市垃圾的平均年产量达到了1.5亿t,并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持续增长。餐厨垃圾作为城市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饮食业迅速崛起的同时,其产量也不断增大,统计显示,我国餐厨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大致范围的37%~62%,中国主要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量不低于6000万t。大量的餐厨垃圾已发展成为了困扰城市发展和环境的一大顽疾。餐厨垃圾表观性状恶劣,高含水及其易腐特性,对城市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由于餐厨垃圾来源的复杂性,存在严重的病毒污染,威胁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长期采用的直接作为动物饲料的处置方式亦不当,易引发多种动物瘟疫,同时存在形成污染食物链的危险,威胁人类健康安全。鉴于餐厨垃圾的环境和公众健康危险,我国相继有多个城市出台了餐厨垃圾处置管理办法,如《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办法》、《广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已明确规定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理处置,同时禁止使用未经科学处理的餐厨垃圾作为猪饲料。因此,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减少化、无害化的处理处置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尾菜垃圾生产有机肥的工艺,包括秸秆70%、中药渣24.9%、餐厨尾菜5%和菌种0.1%,其中餐厨尾菜的收集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餐厨尾菜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到回收仓内;步骤2:将回收仓内的餐厨尾菜垃圾送入破碎脱水机内进行破碎挤压并脱水;步骤3:步骤2中的中破碎后的餐厨尾菜垃圾送入控温发酵系统中;脱离处理的水油送入水油分离装置中进行油水分离;其中控温发酵系统包括发酵加热仓、搅拌杆和菌种输送分布器;所述发酵加热仓内上、下均并排依次布置若干个搅拌杆;每个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搅拌电机连接固定;其中所述发酵加热仓的底部设有滤水板;所述滤水板的下方设有收集仓;所述发酵加热仓的顶部依次设有进料口、菌种输送分布器和压力阀;其中菌种输送分布器与发酵加热仓内的送菌管相通连接,其中所述送菌管上设有若干个输送口;所述搅拌杆为螺旋搅拌杆且表面依次布置若干个辅助搅拌组件,每个所述辅助搅拌组件包括垫板和搅拌铲;所述发酵加热仓底部的出料仓设有第二筛板;其中第二筛板的上方设有输送绞龙。将挤压破碎的餐厨垃圾送入发酵加热仓内,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同时菌种输送分布器送菌管内,通过送菌管内的输送口送入发酵发酵加热仓内,在搅拌的过程中,残留的水油液体通过滤水板送入收集仓内,搅拌杆上的搅拌组件增加餐厨尾菜垃圾与菌种搅拌均匀;最终通过出料口出料,通过输送绞龙送入半成品有机肥料送入废渣收集处理机内。步骤4:步骤3中发酵后的产生的半成品有机肥料送入废渣收集处理机;步骤5:其中步骤2中的油水分离后,水用于堆肥发酵使用,分离后的油回收在利用,成为微生物菌种营养液。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脱水经过两层180目滤水膜进行过滤,再排放到油水分离器中,并通过水泵循环进行废水设备内部二次利用,减少废水的排除,有废水排除都经过三层过滤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并且排出废水作为有机肥堆肥发酵调节水份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离的废油直接灌装桶内,作为微生物菌种生产“养分”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餐厨尾菜垃圾采用利用螺旋挤压式破碎原理对物料进行粉碎。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酵加热仓的一端这有温控显示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垫板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搅拌杆上,便于组装维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餐厨尾菜垃圾,将餐厨尾菜垃圾转化为有机肥生产辅料,最终生产为商品有机肥,最终做到餐厨尾菜垃圾完全处理,无污染,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其中餐厨尾菜垃圾一体化处理系统优点1、处理效率高,处理时间短。2、能耗低,无排放。3、全部处理,无污染。4、自动化程度高,无人值守。5、无需增加设备,无需新占土地,利用本公司现有厂区运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中的控温发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其中1-发酵加热仓;2-搅拌杆;4-搅拌电机;5-滤水板;6-收集仓;7-进料口;8-菌种输送分布器;9-压力阀;10-送菌管;11-垫板;12-搅拌铲;13-第二筛板;14-输送绞龙;15-温控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本实施例的一种餐厨尾菜垃圾生产有机肥的工艺,包括秸秆70%、中药渣24.9%、餐厨尾菜5%和菌种0.1%,其中餐厨尾菜的收集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餐厨尾菜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到回收仓内;步骤2中对餐厨尾菜垃圾采用利用螺旋挤压式破碎原理对物料进行粉碎并脱水;其中脱水经过两层180目滤水膜进行过滤,再排放到油水分离器中,并通过水泵循环进行废水设备内部二次利用,减少废水的排除,有废水排除都经过三层过滤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并且排出废水作为有机肥堆肥发酵调节水份使用;而且分离的废油直接灌装桶内,作为微生物菌种生产“养分”使用。。步骤3:步骤2中的中破碎后的餐厨尾菜垃圾送入控温发酵系统中;脱离处理的水油送入水油分离装置中进行油水分离;其中控温发酵系统包括发酵加热仓1、搅拌杆2和菌种输送分布器8;所述发酵加热仓1的一端这有温控显示器15。所述发酵加热仓1内上、下均并排依次布置若干个搅拌杆2;每个所述搅拌杆2的一端与搅拌电机4连接固定;其中所述发酵加热仓1的底部设有滤水板5;所述滤水板5的下方设有收集仓6;所述发酵加热仓1的顶部依次设有进料口7、菌种输送分布器8和压力阀9;其中菌种输送分布器8与发酵加热仓1内的送菌管10相通连接,其中所述送菌管10上设有若干个输送口;所述搅拌杆2为螺旋搅拌杆且表面依次布置若干个辅助搅拌组件,每个所述辅助搅拌组件包括垫板11和搅拌铲12;所述垫板11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搅拌杆2上;所述发酵加热仓1底部的出料仓设有第二筛板13;其中第二筛板13的上方设有输送绞龙14。将挤压破碎的餐厨垃圾送入发酵加热仓1内,搅拌电机4带动搅拌杆2转动,同时菌种输送分布器8将菌种送入送菌管10内,通过送菌管10内的输送口送入发酵发酵加热仓1内,在搅拌的过程中,残留的水油液体通过滤水板送入收集仓6内,搅拌杆2上的搅拌组件增加餐厨尾菜垃圾与菌种搅拌均匀;最终通过出料口7出料,通过输送绞龙14送入半成品有机肥料送入废渣收集处理机内。筛选出耐盐性很高的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尾菜垃圾生产有机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秸秆70%、中药渣24.9%、餐厨尾菜5%和菌种0.1%,其中餐厨尾菜的收集处理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餐厨尾菜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到回收仓内;/n步骤2:将回收仓内的餐厨尾菜垃圾送入破碎脱水机内进行破碎挤压并脱水;/n步骤3:步骤2中的中破碎后的餐厨尾菜垃圾送入控温发酵系统中;脱离处理的水油送入水油分离装置中进行油水分离;其中控温发酵系统包括发酵加热仓(1)、搅拌杆(2)和菌种输送分布器(8);所述发酵加热仓(1)内上、下均并排依次布置若干个搅拌杆(2);每个所述搅拌杆(2)的一端与搅拌电机(4)连接固定;其中所述发酵加热仓(1)的底部设有滤水板(5);所述滤水板(5)的下方设有收集仓(6);所述发酵加热仓(1)的顶部依次设有进料口(7)、菌种输送分布器(8)和压力阀(9);其中菌种输送分布器(8)与发酵加热仓(1)内的送菌管(10)相通连接,其中所述送菌管(10)上设有若干个输送口;所述搅拌杆(2)为螺旋搅拌杆且表面依次布置若干个辅助搅拌组件,每个所述辅助搅拌组件包括垫板(11)和搅拌铲(12);所述发酵加热仓(1)底部的出料仓设有第二筛板(13);其中第二筛板(13)的上方设有输送绞龙(14);/n步骤4:步骤3中发酵后的产生的半成品有机肥料送入废渣收集处理机;/n步骤5:其中步骤2中的油水分离后,水用于堆肥发酵使用,分离后的油回收在利用,成为微生物菌种营养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尾菜垃圾生产有机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秸秆70%、中药渣24.9%、餐厨尾菜5%和菌种0.1%,其中餐厨尾菜的收集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餐厨尾菜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到回收仓内;
步骤2:将回收仓内的餐厨尾菜垃圾送入破碎脱水机内进行破碎挤压并脱水;
步骤3:步骤2中的中破碎后的餐厨尾菜垃圾送入控温发酵系统中;脱离处理的水油送入水油分离装置中进行油水分离;其中控温发酵系统包括发酵加热仓(1)、搅拌杆(2)和菌种输送分布器(8);所述发酵加热仓(1)内上、下均并排依次布置若干个搅拌杆(2);每个所述搅拌杆(2)的一端与搅拌电机(4)连接固定;其中所述发酵加热仓(1)的底部设有滤水板(5);所述滤水板(5)的下方设有收集仓(6);所述发酵加热仓(1)的顶部依次设有进料口(7)、菌种输送分布器(8)和压力阀(9);其中菌种输送分布器(8)与发酵加热仓(1)内的送菌管(10)相通连接,其中所述送菌管(10)上设有若干个输送口;所述搅拌杆(2)为螺旋搅拌杆且表面依次布置若干个辅助搅拌组件,每个所述辅助搅拌组件包括垫板(11)和搅拌铲(12);所述发酵加热仓(1)底部的出料仓设有第二筛板(13);其中第二筛板(13)的上方设有输送绞龙(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龙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