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1998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包括与反渗透膜过滤设备浓水出口连通并泵送水的动力管道系统,所述动力管道系统上根据泵送方向依次安装有浓水收集设备、浓水加热设备、膜蒸馏过滤装置和纯水冷却设备;所述浓水收集设备用于收集并储存反渗透膜过滤设备排出的浓水,所述浓水加热设备用于对流入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内部的浓水进行加热,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用于对浓水进行密封蒸馏过滤,通过将膜内水管机构的底端设置为V形结构,使得透过水汽过滤膜的水汽在低落过程中会在其底端汇集,并沿膜内水管机构想两侧连通的蓄水盘内流动,防止水汽过滤膜内侧的水汽再次透过滴入浓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膜蒸馏是膜技术与蒸馏过程相结合的膜分离过程,它以疏水微孔膜为介质,在膜两侧蒸气压差的作用下,料液中挥发性组分以蒸气形式透过膜孔(如应用在废水净化中,水以水蒸气形式透过膜孔),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将反渗透膜浓水加热至蒸发温度,通过在膜蒸馏过滤装置内安装水汽过滤膜对形成的浓水蒸汽进行过滤,以取得标准的纯水。但是,现有技术中膜蒸馏过滤装置内部安装并使用水汽过滤膜的方式仍存在过滤效率较低,膜蒸馏过滤装置内部一般是将水汽过滤膜安装在出风口位置,通过持续向蒸馏室内泵入空气,使得内部浓水蒸汽在向出气口移动的过程中被水汽过滤膜过滤呈符合标准的纯水,但是膜蒸馏过滤装置在使用水汽过滤膜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水汽过滤膜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水汽过滤膜靠近水汽过滤膜出口的区域和其他区域过滤不均匀,使得水汽过滤膜过滤集中区域会快速达到使用寿命,由此降低了水汽过滤膜的使用寿命;(2)另外,浓水蒸汽在透过水汽过滤膜后,水汽过滤膜上会积攒一些水分,积攒的水分会因持续融入的水分再次透过水汽过滤膜掉入浓水中,由此降低了反渗透膜浓水过滤成纯水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汽过滤膜过滤反渗透膜浓水蒸汽不均匀,以及水汽过滤膜上积攒的水分会再次掉入浓水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包括与反渗透膜过滤设备浓水出口连通并泵送水的动力管道系统,所述动力管道系统上根据泵送方向依次安装有浓水收集设备、浓水加热设备、膜蒸馏过滤装置和纯水冷却设备;所述浓水收集设备用于收集并储存反渗透膜过滤设备排出的浓水,所述浓水加热设备用于对流入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内部的浓水进行加热,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用于对浓水进行密封蒸馏过滤,所述纯水冷却设备用于对提纯的蒸馏纯水进行冷却收集;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包括内部配合所述动力管道系统注入浓水形成真空环境的真空蒸馏室,所述真空蒸馏室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滤入水蒸汽的膜丝滤水机构,并且所述膜丝滤水机构的外侧安装有产生紊乱气流配合所述膜丝滤水机构滤入水蒸气的内紊流生成机构,所述真空蒸馏室的两侧安装有配合所述膜丝滤水机构并初步分离水汽的水汽分离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膜丝滤水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动力管道系统内部两侧的蓄水盘,并且两组所述蓄水盘之间连接有多个膜内水管机构,所述膜内水管机构的外侧套设有用于滤入水蒸气的水汽过滤膜,并且滤入所述水汽过滤膜内部的水蒸气积水通过沿所述膜内水管机构的内侧向两端流入所述蓄水盘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膜内水管机构包括用于接收滤入所述水汽过滤膜内部水汽的膜内渗水导流管,并且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的外周活动卡合有用于配合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压合固定所述水汽过滤膜的导流管膜外夹爪,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的两端通过设有管接头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蓄水盘的内侧并与其内部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上半部分为圆管结构且下半部分为与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上半部分相切连接的折角型结构,并且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的上半部分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圆形结构分布的弧形通槽,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下半部分的外侧设有横向分布的凹凸纹路凹陷横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管膜外夹爪的整体为吻合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上半部分圆型结构的弧形半管结构,并且所述导流管膜外夹爪上设有分别与多个所述凹陷横纹重合的夹爪通槽,并且所述导流管膜外夹爪的两端设有卡合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下半部分外侧所述凹陷横纹的凸型卡爪,并且通过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弹性拉动两侧所述凸型卡爪相对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紊流生成机构包括绕多个所述膜内水管机构外侧分布的管型蓄气框,所述管型蓄气框的内侧设有多个横向分布并用于对多个所述膜内水管机构喷射气流的条形出气口,并且所述管型蓄气框的两端安装有套设在所述蓄水盘外侧并与所述蓄水盘转动连接的轴承环,所述真空蒸馏室的顶端安装有用于向所述管型蓄气框内部泵入空气的气泵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型蓄气框的整体呈开口朝下并包围多个所述膜内水管机构上半部分的半圆形结构,所述管型蓄气框上处于任意两个所述条形出气口之间设有供空气流动的开槽结构,并且所述管型蓄气框的内部各部分相互连通,所述气泵装置通过气管接入所述管型蓄气框的外侧向所述管型蓄气框的内部泵入空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蓄水盘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真空蒸馏室转动连接的盘连接轴,并且任一组所述盘连接轴的一端卡合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真空蒸馏室外侧的轴外传动轮,所述真空蒸馏室的上安装有与所述轴外传动轮对接并卡合的双向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双向驱动电机驱动两组所述蓄水盘和多个所述膜内水管机构在所述管型蓄气框内侧同步双向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汽分离机构包括用于储存纯水的纯水储存罐和用于分离水汽的水汽分离罐,所述水汽分离罐的底端连接有两个分别延伸至两组所述蓄水盘底端的折弯管道,两组所述纯水储存罐通过两个所述折弯管道与所述水汽分离罐的内部联通,并且所述水汽分离罐内部的中间偏上位置连接有连通至所述纯水储存罐的罐体连接管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真空蒸馏室内部安装用于夹持水汽过滤膜的膜丝滤水机构,可以将水汽过滤膜夹持形成多个用于增加过滤面积的横管形结构,由此提升了过滤浓蒸汽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膜内水管机构的底端设置为V形结构,使得透过水汽过滤膜的水汽在低落过程中会在其底端汇集,并沿膜内水管机构想两侧连通的蓄水盘内流动,防止水汽过滤膜内侧的水汽再次透过滴入浓水中;(3)通过在真空蒸馏室内安装绕膜丝滤水机构双向转动的内紊流生成机构,通过内紊流生成机构在绕膜丝滤水机构外侧双向转动的过程中将漂浮的水汽吹向多个夹持的水汽过滤膜,增强了水汽过滤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整体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膜蒸馏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膜内水管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膜内水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管型蓄气框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水汽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动力管道系统;2-浓水收集设备;3-浓水加热设备;4-膜蒸馏过滤装置;5-纯水冷却设备;41-真空蒸馏室;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包括与反渗透膜过滤设备浓水出口连通并泵送水的动力管道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管道系统(1)上根据泵送方向依次安装有浓水收集设备(2)、浓水加热设备(3)、膜蒸馏过滤装置(4)和纯水冷却设备(5);/n所述浓水收集设备(2)用于储存反渗透膜过滤设备排出的浓水,所述浓水加热设备(3)用于对流入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4)内部的浓水进行加热,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4)用于对浓水进行密封蒸馏过滤,所述纯水冷却设备(5)用于对提纯的蒸馏纯水进行冷却收集;/n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4)包括内部配合所述动力管道系统(1)注入浓水形成真空环境的真空蒸馏室(41),所述真空蒸馏室(4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滤入水蒸汽的膜丝滤水机构(42),并且所述膜丝滤水机构(42)的外侧安装有产生紊乱气流配合所述膜丝滤水机构(42)滤入水蒸气的内紊流生成机构(43),所述真空蒸馏室(41)的两侧安装有配合所述膜丝滤水机构(42)并初步分离水汽的水汽分离机构(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包括与反渗透膜过滤设备浓水出口连通并泵送水的动力管道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管道系统(1)上根据泵送方向依次安装有浓水收集设备(2)、浓水加热设备(3)、膜蒸馏过滤装置(4)和纯水冷却设备(5);
所述浓水收集设备(2)用于储存反渗透膜过滤设备排出的浓水,所述浓水加热设备(3)用于对流入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4)内部的浓水进行加热,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4)用于对浓水进行密封蒸馏过滤,所述纯水冷却设备(5)用于对提纯的蒸馏纯水进行冷却收集;
所述膜蒸馏过滤装置(4)包括内部配合所述动力管道系统(1)注入浓水形成真空环境的真空蒸馏室(41),所述真空蒸馏室(4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滤入水蒸汽的膜丝滤水机构(42),并且所述膜丝滤水机构(42)的外侧安装有产生紊乱气流配合所述膜丝滤水机构(42)滤入水蒸气的内紊流生成机构(43),所述真空蒸馏室(41)的两侧安装有配合所述膜丝滤水机构(42)并初步分离水汽的水汽分离机构(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滤水机构(42)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动力管道系统(1)内部两侧的蓄水盘(421),并且两组所述蓄水盘(421)之间连接有多个膜内水管机构(422),所述膜内水管机构(422)的外侧套设有用于滤入水蒸气的水汽过滤膜(423),并且滤入所述水汽过滤膜(423)内部的水蒸气积水通过沿所述膜内水管机构(422)的内侧向两端流入所述蓄水盘(42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内水管机构(422)包括用于接收滤入所述水汽过滤膜(423)内部水汽的膜内渗水导流管(4221),并且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4221)的外周活动卡合有用于配合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4221)压合固定所述水汽过滤膜(423)的导流管膜外夹爪(4222),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4221)的两端通过设有管接头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蓄水盘(421)的内侧并与其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4221)上半部分为圆管结构且下半部分为与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4221)上半部分相切连接的折角型结构,并且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4221)的上半部分上设有多个沿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4221)圆形结构分布的弧形通槽(42211),所述膜内渗水导流管(4221)下半部分的外侧设有横向分布的凹凸纹路凹陷横纹(422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反渗透膜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膜外夹爪(4222)的整体为吻合所述膜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思静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诚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