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光哲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全脊椎调整减压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167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全脊椎调整减压操作方法,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病人固定在脊椎矫正仪上,以病人舒适为度,且包括头部矫正。该立式全脊椎调整减压操作方法,通过直立体位即从人体的正常工作体位直接进入治疗,进而使无病组织仍然维持工作状态,而患病部位相应的进行治疗和拉伸,使身体回复正常平衡状态,进而达到康复患者的目的,通过对工作状态的骨骼和肌肉进行治疗,提高了对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帮助解决了现今平躺式脊柱调整使患病部位放松同时也让其它无病的部位放松,继而会出现患病组织与无病组织共同治疗的现象,同时解决了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问题。

A method of vertical whole spine decompre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全脊椎调整减压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立式全脊椎调整减压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的腰椎病人大部分都行动困难,其主要原因大多数为脊柱原因,所以需要对脊柱进行调整,而现今脊柱的调整方式主要以平躺式为主,然而70%的病人在脊柱调整体位变化时会加剧腰椎的疼痛,而且颈部病人在坐下或者起立时通常都移动困难,并且平躺式脊柱调整在让病人进行体位转换的时候有增加二次损伤的风险,进而会延长患者伤病组织的修复时间,从而加重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平躺式脊柱调整是在病人完全肌肉放松的形态下进行治疗,进而使患病部位放松同时也让其它无病的部位放松,继而会出现患病组织与无病组织共同治疗的现象,进而当体位再由放松到直立的紧张体位时,患病组织与无病组织仍然有同步作用,从而使患病部位再次进入病态体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提出了一种立式全脊椎调整减压操作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全脊椎调整减压操作方法,解决了现今平躺式脊柱调整使患病部位放松同时也让其它无病的部位放松继而会出现患病组织与无病组织共同治疗的现象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全脊椎调整减压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病人固定在脊椎矫正仪上,以病人舒适为度,且包括头部矫正。步骤二,固定好后,升高仪器到患者足跟提起,脚尖与地面接触,施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从第七胸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脊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九胸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十一胸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三腰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五腰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步骤三,接上式按压完后,患者脚跟如已经落地,再向上提升到足跟提起,脚尖与地面接触,继而重复步骤二。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再次提升到足跟提起,进而再次重复步骤二,如果在背部没找到肌肉紧张部位时,取胸上,胸腰结合部和腰部三部分进行矫正。步骤五,上述步骤完成后,开始下降至提升总上升高度的二分之一,进而进行同步骤二的操作,同时继续找到肌肉紧张部位按压。步骤六,当步骤五结束后,开始进行颈椎部位手法调整,施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并把颈椎牵引重量设定在1500-25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步骤七,当患者完成一次颈椎手法后再将牵引重量设定在3000-40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步骤八,当患者完成二次颈椎手法后再将牵引重量设定在5000-60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步骤九,当患者完成三次颈椎手法后,现在将牵引重量第一次向下设定在3000-40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步骤十,当患者完成一次下降颈椎手法后,将牵引重量再向下设定在1500-25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步骤十一,颈部手法结束,将患者相关部位固定解除。步骤十二,以上颈椎手法结束后,再将全脊柱下降1CM,胸椎与腰椎整复手法再操作一次,操作步骤同步骤二的动作,同时按压找到肌肉紧张的部位继续按压。步骤十三,以上全部手法操作完毕,将患者的胸腰部固定解除,全部手法完成,患者可自行活动。步骤十四,基本旋转手法:督脉旋转运动技术。步骤十五,颈部旋转手法。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使用胸部固定带固定胸部时要向下倾斜,沿肋骨斜下方,避开胸大肌进行交叉固定,所述步骤一使用腰部固定带对腰部进行固定时也要向下倾斜,但倾斜角度因人而异,通常角度小于胸部固定带,所述步骤一使用胸部和腰部固定带对患者固定时要固定紧,不能出现松动现象,所述步骤一使用头部固定带时对患者下颌部和后枕部进行头部固定。优选的,所述步骤十四是在步骤十三完成后进行的,所述步骤十四在为立于患者背部上进行,所述步骤十四对腰部进行旋转调整,所述步骤十四进行根据患者的感觉进行有效的正骨,所述步骤十四的旋转方法喂双手固定骨盆部位,对腰部进行轻柔旋转,不要过于快速和粗暴,所述步骤十四旋转到一侧时可以小范围的进行小幅度的转动2-3次,完成后对患者另一侧进行步骤三操作。优选的,所述步骤十四配合步骤一到步骤十三使用,所述步骤十四在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步骤五以及步骤十二完成后方可进行。优选的,所述步骤十五在步骤六、步骤七、步骤八、步骤九以及步骤十完成后方可进行。优选的,所述步骤十五以双手拇指固定颈部疼痛部位对颈椎起到保护作用后,所述步骤十五对颈椎进行左右60度手法旋转。优选的,所述步骤六、步骤七、步骤八、步骤九以及步骤十主要以一指禅法和滚法为主要手法进行操作。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到步骤十五在患者具有以下病症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全脊椎调整减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病人固定在脊椎矫正仪上,以病人舒适为度,且包括头部矫正。/n步骤二,固定好后,升高仪器到患者足跟提起,脚尖与地面接触,施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从第七胸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脊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九胸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十一胸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三腰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五腰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n步骤三,接上式按压完后,患者脚跟如已经落地,再向上提升到足跟提起,脚尖与地面接触,继而重复步骤二。/n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再次提升到足跟提起,进而再次重复步骤二,如果在背部没找到肌肉紧张部位时,取胸上,胸腰结合部和腰部三部分进行矫正。/n步骤五,上述步骤完成后,开始下降至提升总上升高度的二分之一,进而进行同步骤二的操作,同时继续找到肌肉紧张部位按压。/n步骤六,当步骤五结束后,开始进行颈椎部位手法调整,施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并把颈椎牵引重量设定在1500-25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n步骤七,当患者完成一次颈椎手法后再将牵引重量设定在3000-40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n步骤八,当患者完成二次颈椎手法后再将牵引重量设定在5000-60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n步骤九,当患者完成三次颈椎手法后,现在将牵引重量第一次向下设定在3000-40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n步骤十,当患者完成一次下降颈椎手法后,将牵引重量再向下设定在1500-25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n步骤十一,颈部手法结束,将患者相关部位固定解除。/n步骤十二,以上颈椎手法结束后,再将全脊柱下降1CM,胸椎与腰椎整复手法再操作一次,操作步骤同步骤二的动作,同时按压找到肌肉紧张的部位继续按压。/n步骤十三,以上全部手法操作完毕,将患者的胸腰部固定解除,全部手法完成,患者可自行活动。/n步骤十四,基本旋转手法:督脉旋转运动技术。/n步骤十五,颈部旋转手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全脊椎调整减压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病人固定在脊椎矫正仪上,以病人舒适为度,且包括头部矫正。
步骤二,固定好后,升高仪器到患者足跟提起,脚尖与地面接触,施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从第七胸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脊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九胸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十一胸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三腰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五腰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
步骤三,接上式按压完后,患者脚跟如已经落地,再向上提升到足跟提起,脚尖与地面接触,继而重复步骤二。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再次提升到足跟提起,进而再次重复步骤二,如果在背部没找到肌肉紧张部位时,取胸上,胸腰结合部和腰部三部分进行矫正。
步骤五,上述步骤完成后,开始下降至提升总上升高度的二分之一,进而进行同步骤二的操作,同时继续找到肌肉紧张部位按压。
步骤六,当步骤五结束后,开始进行颈椎部位手法调整,施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并把颈椎牵引重量设定在1500-25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
步骤七,当患者完成一次颈椎手法后再将牵引重量设定在3000-40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
步骤八,当患者完成二次颈椎手法后再将牵引重量设定在5000-60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
步骤九,当患者完成三次颈椎手法后,现在将牵引重量第一次向下设定在3000-40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肉,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4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并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按压完后向下在第6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寻找肌肉紧张部位,以紧张位由轻到重按压7次,在另一侧按压5次,连续三遍。
步骤十,当患者完成一次下降颈椎手法后,将牵引重量再向下设定在1500-2500克的重量,然后双手从第2颈椎两侧用拇指按压,按压时找出颈椎两侧不均的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光哲全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常光哲全文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