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施敏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及神经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66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及神经刺激装置,包括安装座、针体以及射频发射端;针体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座上,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切割的刃口;射频发射端设置在针体的另一端并且能够与外部的高频发射源连接,刃口更有效撕裂切割组织,操作更加流畅,应用范围更广,神经刺激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射频接收端以及神经刺激电凝刀,控制模块分别与射频发射端以及射频接收端连接,射频发射端、人体以及射频接收端之间形成回路,然后通过射频发射端发射高频电流,作用于病患部位,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及神经刺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及神经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中,射频热凝靶点技术被逐渐接受以及利用,其具有高效安全、精准定位、精确辨别的优点,而一般射频热凝仪都会包括一电凝针,射频发射端设置在电凝针上,插入人体的电凝针的一端一般为尖端状,一般情况下,尖端状的电凝针确实利于插入人体,但是在应对某些部位或者治疗某些疾病时,尖端状的电凝针反而阻碍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不便于用户使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针体的端部设置有刃口,利于插入人体并对组织进行切割,便于用户操作,应用范围更广。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神经刺激装置,电凝刀针体的端部设置有刃口,利于插入人体并对组织进行切割,便于用户操作,应用范围更广,射频发射端、人体以及射频接收端之间形成回路,利用高频电流对患病部位进行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包括:安装座;针体,所述针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切割的刃口;射频发射端,设置在所述针体的另一端并且能够与外部的高频发射源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凝刀,用户握持安装座,推动针体插入人体,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刃口,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操作针体,相比于尖端的形状,刃口更有效撕裂切割组织,操作更加流畅,应用范围更广,而后能够通过射频发射端发射高频电流,作用于病患部位,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针体内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针体两端的输液通道,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输液通道连通的进液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针体外表面覆盖有屏蔽层,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射频发射端均裸露在所述屏蔽层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针体外表面设置有漫反射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刃口为自所述针体的另一端至针体的一端倾斜的切割面,所述切割面呈弓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握持部以及位于所述握持部和所述针体之间的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内凹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神经刺激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射频接收端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射频发射端以及所述射频接收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神经刺激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神经刺激装置,用户握持安装座推动针体插入人体,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刃口,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操作针体,相比于尖端的形状,刃口更有效撕裂切割组织,操作更加流畅,应用范围更广,而后将射频接收端与人体接触,射频发射端、人体以及射频接收端之间形成回路,然后通过射频发射端发射高频电流,作用于病患部位,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触发调节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触发调节单元、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连接的主控单元,所述触发调节单元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触发调节单元与所述射频发射端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单元与所述射频接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能够通过所述触发调节单元调节所述射频发射端发射高频电流,所述主控单元能够通过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获取反馈的高频电流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超声波定位器,所述超声波定位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波定位器能够发射超声波并且接收反馈的超声波信号。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神经刺激电凝刀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神经刺激电凝刀其中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神经刺激电凝刀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截面A-A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神经刺激电凝刀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截面A-A视角的超声波反射的原理分析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神经刺激装置其中一种实施例原理结构框图。附图标记:安装座100、握持部110、挡块120、内凹位130、针体200、屏蔽层210、漫反射层220、射频发射端300、刃口400、切割面410、输液通道500、射频接收端600、信号检测单元710、触发调节单元720、主控单元730、显示屏740、触控按键750、超声波定位器8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针体200本身可以是导体材料,射频发射端300设置在针体200外表面覆盖有屏蔽层210,如图3所示,针体200的另一端以及射频发射端300均裸露在屏蔽层210外,其中,屏蔽层210可以是高分子材料PI管,厚度可以在0.05mm,能耐1000V电压,从而屏蔽射频电流的泄漏。使用超声波或者X光照射人体某些部位,渗透在人体不同的位置并且能够反射,能够分析得出相应的组织,而当针体200插入人体后,超声波或者X光也能照射在针体200上并形成反射,一般的超声波仪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集成设置,当照射人体以及针体200时,若使用传统外表面光滑的针体200,针体200斜插入人体,并且超声波在针体200表面形成非垂直夹角时,超声波未必能经反射后原路返回,而是朝另外方向射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针体200外表面设置有漫反射层220,如图4所示,漫反射层220可以与屏蔽层210一体设置,也可以在屏蔽层210表面负载纳米材料,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此时针体200倾斜插入人体,超声波仪器发射的超声波与针体200表面倾斜,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n针体,所述针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切割的刃口;/n射频发射端,设置在所述针体的另一端并且能够与外部的高频发射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针体,所述针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切割的刃口;
射频发射端,设置在所述针体的另一端并且能够与外部的高频发射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内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针体两端的输液通道,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输液通道连通的进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外表面覆盖有屏蔽层,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射频发射端均裸露在所述屏蔽层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外表面设置有漫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为自所述针体的另一端至针体的一端倾斜的切割面,所述切割面呈弓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刺激电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握持部以及位于所述握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施敏
申请(专利权)人:蒋施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