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62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包括管状本体,其内至少设有一环肋,将管状本体内部区隔为两接合容室,在两接合容室内壁面上设有螺纹,并在系列螺纹末端部位至少凸设一对嵌合螺牙,使光纤管中管于旋入接合容室后,其末端由咬合螺牙咬入其表面,使光纤管中管与管状本体形成牢固连接。管状本体外部一端连接止水束紧套,向外推出时,通过弹性变形束紧封闭管状本体一端及光纤管中管的另一端,并引导光纤管中管至管状本体的中心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螺旋啮合结构使管中管固定到连接器两端,并以封闭元件封闭管中管连接器两端,以达到气密封闭效果的连接器。光纤电缆为通讯线路先进的传输材料,尤其是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可有效地隔离电磁波的噪音(NOISE)干扰,并且具有高频宽及克服信号大量损耗的优点,故可用来取代传统铜材所构成的同轴电缆及电气线缆,使诸如高速电迅网络可获得良好及较佳的信号传输效果。然而,光纤线缆由于质轻细小,其外部包覆保护结构要求,远比传统铜材的同轴电缆或电气线缆更严格,通常在最外层会先以一外管来包覆,在该外管的内部则会置入三至四根直径较小的内管,供光纤线缆配置布线于该内管中,这些内管由于置于较大直径的外管内部,因此,又称之为“管中管”,简言之,每一条光纤线缆都由至少两层的包覆管材来保护它,无论是上面提到的外管或管中管基本上是由塑胶材料来制成,通常在外管部分是由材料较为坚硬耐磨的聚氯乙烯(PVC)所制成;管中管是由较为质软聚乙烯(PE)塑胶材料所制成,也可由其它物质相类同的塑胶材料来构成。上面所提到的光纤线缆在实际的布线作业上,先将位于最外层的外管埋设在地下,然后将所要实际包覆光纤线缆的管中管穿入外管中,并且,由于实际管中管的长度限制或光纤电缆配置走向不同等因素,而必须将管中管分段加以施工衔接,以完成整体光纤电缆的初步管路埋设配置布设,然后,再将所要配置的光纤缆线安装于管中管内。故在实际的光纤线缆的安装技术上,比较先进的施工方法是利用压缩空气来进行,即是将光纤线缆由管中管一端开口处以压缩空气加以施压推送至管中管另一端的开口处,使光纤线缆可贯穿至管中管内,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压缩空气在管中管内对光纤电缆来作安装布线的施工作业,管中管本身必需要求有绝佳的气密性,相对之下,在各段管中管间的衔接部位的气密封闭要求是绝对有其必要的。此外,如上所述的管中管间的接合部位,除了要确保气密封闭的要求外,对于防止水气侵入、昆虫及其他异物的侵入也有其防止的必要性。再者,为使各段管中管间接合后,能承受在使用如较大压力的压缩空气安装布线时所施加于其上的相对拉力或推力,而不致使该连接的管中管相互脱离分开,故管中管间的接合必需有相当牢固的接合关系,以提供适当的强度,防止两者间因安装时拉扯所产生的分离情形。在现有的光纤线缆管中管连接器结构中,为了达到上述的衔接施工需求,则采用复杂及繁多组件的连接结构,除了造成现场施工人员施工不易外,过多及繁琐的连接组件,也未必可达到衔接上的要求,诸如使两个所要连接的管中管插置在连接器内来接合,故在连接器内必需要有适当的径向余隙,极易因施工的推力或拉力影响而导致管中管自连接器中脱落,并且也因此径向余隙的存在,而导致该欲作衔合的管中管间的轴向中心线因而相互偏离,而未能相互完全对准,致使后续在光纤电缆在管中管内布线施工上极可能产生阻滞不顺的困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可以最为简捷方便的连接组件及施工方式,使该衔接的管中管作气密封闭的接合。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使管中管间的连接绝对保持封闭密合,可绝对防止水气、昆虫及其他异物的入侵。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使光纤管中管间在衔合后,可具有相当牢固的接合关系,在后续施行光纤线缆安装时,不受拉力或推力的影响,不会使光纤该管中管随意脱落。本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使光纤管中管在衔接施工时,该轴向中心可被自动导引对准衔接而不会偏离,有助于光纤管中管间的准确连接及后续的光纤电缆于光纤管中管内布设安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它包括有一管状本体,在其内部至少设有一以区隔两个接合容室于两端的环肋,在各接合容室内分别设有若干系列的螺纹,在该接合容室末端,至少凸设有一对使二根要作连接的光纤管中管分别从该管状本体两端接合容室螺入连接的嵌合螺牙,且该两光纤管中管末端再由嵌合螺牙咬入其表面,使两光纤管中管相互对应地连接于管状本体内。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其以最为简捷方便操作的光纤管中管连接的结构,使该光纤管中管在连接操作上可更为简捷方便,并且可进一步达到更好的连接导正、防虫、防水、气密封闭的效果,同时,可使管中管的轴向中心精确引导与该连接器的轴向中心线相为重合连接,并牢固地相互连接于管状本体。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的立体外观结构图,其中未显示出光纤管中管;图2为类同于图1,其中并显示局部剖面,以进一步显示其内部结构;图3为本技术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在连接两根光纤管中管的应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连接两根管中管的第一实施例图,其显示在管状本体外部两端分别套置有止水束紧套以束紧其两端容室开口的情形;图6为图5中以5A标示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连接两根管中管的第二实施例图,其显示该管状本体内部设有导正止水圈的状态;图8为类同于图7,其显示两光纤管中管旋迫于管状本体内,导正止水圈弹性变形导正光纤管中管连接的情形;图9为图7所示实施例状态的另一个实施例图,其显示在其管状本体外部两端分别套置有止水束紧套以束紧其两端容室开口的情形;图10为图9中以9A标示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类同于图9,其显示两光纤管中管旋迫在管状本体内,导正止水圈弹性变形导正光纤管中管连接的情形;图12为本技术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连接两根管中管的第三实施例图,其显示该管状本体内部设有止水口型环,但无导正止水圈的状态;图13为图12的剖视图;图14为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连接两根光纤管中管的应用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的第六实施例图,其显示在其管状本体外部两端分别套置有止水束紧套,以束紧其两端容室开口的情形;图16为图15中以15A标示的局部放大图;图17为本技术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连接两根管中管的第五实施例图,其显示该管状本体内部设有止水口型环及导正止水圈的状态;图18为类同于图17,其显示两光纤管中管旋迫于管状本体内,该导正止水圈弹性变形导正光纤管中管连接的情形;图19为本技术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的第七实施例图,其显示在其管状本体外部两端分别套置有止水束紧套,以束紧其两端容室开口的情形;图20为图19中以19A标示的局部放大图;图21为类同于图20,其显示两光纤管中管旋迫于管状本体内,该导正止水圈弹性变形导正光纤管中管连接的情形。首先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光纤缆管中管连接器,以下简称连接器,在各图中以100编号来标示,其中,该连接器100包括一管状本体10,其形状不限,在本技术的实施例说明中,它是可由透明或不透明的聚氯乙烯(PVC)材料一体注塑(射出)成型的,在其外部两端末,分别设有一锥形环面11及12,它们是由管状本体10的外径向外方向渐缩形成,并在该管状本体10的内部至少设有一环肋13,沿着管状本体10内壁环绕构成,以将该管状本体10区隔成两个接合容室14及15。在上述的管状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型光纤管中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管状本体,在其内部至少设有一以区隔两个接合容室于两端的环肋,在各接合容室内分别设有若干系列的螺纹,在所述接合容室末端至少凸设有一对使二根要作连接的光纤管中管分别从所述管状本体两端接合容室螺入连接的嵌合螺牙,且所述两光纤管中管末端再由嵌合螺牙咬入其表面,使两光纤管中管相互对应地连接于管状本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方
申请(专利权)人:杰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