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41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包括箔材、涂敷于箔材的A面的A面涂层;以及涂敷于箔材的B面的B面涂层;A面涂层为双层结构,其包括A面上涂层和A面下涂层;B面涂层为双层结构,其包括B面上涂层和B面下涂层;A面上涂层的宽度与A面下涂层的宽度相差0.6mm~1mm;B面上涂层的宽度与B面下涂层的宽度相差0.6mm~1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极片结构同时涂敷两层湿料涂层,使得双层粉料融合性更好,同时解决烘干分层掉分的技术问题;该极片结构的上涂层与下涂层具有宽度差值,且上涂层的边缘逐渐销薄,从而解决了双层涂布鼓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一般采用挤压式涂布机,在集流体表面涂敷一层流动性浆料,经烘干后制备成极片,再经压切、组装成为电池。目前主流的涂布机每次只能涂敷一层浆料,受限于涂布机模头的涂布窗口,涂布厚度受限,导致涂布面密度受限,进而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采用一次涂敷多层浆料的涂敷方法成为涂布机的发展趋势。另外,涂敷多层浆料时,存在上下层涂布宽度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对于极片结构存在上下层错位、鼓边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一,现有的涂布机多为单层涂布,一次在箔材上涂布一层浆料,而每个模头设计不同,涂布窗口不同,能涂布的面密度范围有限,为提高涂布面密度,可在涂布后的极片上再次进行涂布。但是,该种方式不仅需要涂布两次,加工难度较大,成品质量较差,而且在干料上涂布湿料,烘干后易分层掉料,严重影响着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二,以双层涂布可以实现一次涂布两层浆料,但是,双层涂布时上下层涂宽设计一致时,因双层涂布厚度较大,上层浆料边缘的浆料会从边缘流至下层,导致涂布边缘厚度波动较大,且易出现鼓边,影响极片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极片厚度、增大活性物质的面密度、提高电池容量、且实现优化上下层粉料结构以解决双层涂布鼓边问题的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该极片结构包括:箔材;>涂敷于所述箔材的A面的A面涂层;以及涂敷于所述箔材的B面的B面涂层;所述A面涂层为双层结构,其包括A面上涂层和A面下涂层;所述B面涂层为双层结构,其包括B面上涂层和B面下涂层;所述A面上涂层的宽度与所述A面下涂层的宽度相差0.6mm~1mm;所述B面上涂层的宽度与所述B面下涂层的宽度相差0.6mm~1mm。进一步的,所述A面上涂层的宽度比所述A面下涂层的宽度大0.6mm~1mm;所述A面上涂层边缘包覆所述A面下涂层,且所述A面上涂层的边缘厚度逐渐销薄;所述B面上涂层的宽度比所述B面下涂层的宽度大0.6mm~1mm;所述B面上涂层边缘包覆所述B面下涂层,且所述B面上涂层的边缘厚度逐渐销薄。进一步的,所述A面上涂层的宽度比所述A面下涂层的宽度小0.6m~1mm;所述A面上涂层的边缘厚度逐渐销薄;所述B面上涂层的宽度比B面下涂层的宽度小0.6mm~1mm;所述B面上涂层的边缘厚度逐渐销薄。进一步的,所述A面涂层的侧面形成有A面边涂层,所述B面涂层的侧面形成有B面边涂层。进一步的,所述A面边涂层的厚度和B面边涂层的厚度均小于单层涂层的厚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极片结构同时涂敷两层湿料涂层,使得双层粉料融合性更好,同时解决烘干分层掉分的技术问题;该极片结构的上涂层与下涂层具有宽度差值,且上涂层的边缘逐渐销薄,从而解决了双层涂布鼓边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箔材;2、A面涂层;3、B面涂层;101、A面;102、B面;201、A面上涂层;202、A面下涂层;203、A面边涂层;301、B面上涂层;302、B面下涂层;303、B面边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该极片结构包括:箔材1;涂敷于箔材1的A面101的A面涂层2;以及涂敷于箔材1的B面102的B面涂层3;A面涂层2为双层结构,其包括A面上涂层201和A面下涂层202;B面涂层3为双层结构,其包括B面上涂层301和B面下涂层302;A面上涂层201的宽度与A面下涂层202的宽度相差0.6mm~1mm;B面上涂层301的宽度与B面下涂层302的宽度相差0.6mm~1mm。具体的,本实施例采用同时涂敷两层涂层的方式加工,即在箔材1的A面101和B面102均同时涂敷有两层涂层,分别为上述的A面涂层2和B面涂层3;本实施例的A面涂层2包括A面上涂层201和A面下涂层202,B面涂层3包括B面上涂层301和B面下涂层302。其中,为了解决涂层边缘鼓边的问题,本实施例的A面上涂层201的宽度与A面下涂层202的宽度不等,而B面上涂层301的宽度与B面下涂层302的宽度不等。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A面上涂层201的宽度比A面下涂层202的宽度大0.6mm~1mm;A面上涂层201边缘包覆A面下涂层202,且A面上涂层201的边缘厚度逐渐销薄;B面上涂层301的宽度比B面下涂层302的宽度大0.6mm~1mm;B面上涂层301边缘包覆B面下涂层302,且B面上涂层301的边缘厚度逐渐销薄。将上述的上涂层设计的大于下涂层的宽度,涂敷时,上涂层完全包覆下涂层,同时,边缘逐渐销薄,从而保证涂布过程不会出现鼓边现象。实施例二:参见图2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A面上涂层201的宽度比A面下涂层202的宽度小0.6m~1mm;A面上涂层201的边缘厚度逐渐销薄;B面上涂层301的宽度比B面下涂层302的宽度小0.6mm~1mm;B面上涂层301的边缘厚度逐渐销薄。将上述的上涂层设计的小于下涂层的宽度,涂敷时,上涂层的边缘逐渐销薄,也可以解决涂布过程鼓边的问题。另外,上述的A面涂层2的侧面形成有A面边涂层203,B面涂层3的侧面形成有B面边涂层303。其中,更为具体的是:A面边涂层203的厚度和B面边涂层303的厚度均小于单层涂层的厚度。本实施例在A面涂层2和B面涂层3的侧面分别形成有A面边涂层203和B面边涂层303,其中,A面边涂层203和B面边涂层303与底层料区交接,且厚度小于单层涂层的后。实施例三:基于实施例一的极片结构,实际加工后的参数如下:A面下涂层202的面密度:86.047±2g/m2,A面涂层2的面密度:262.443±4g/m2;B面下涂层302的面密度:86.047±2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极片结构包括:/n箔材(1);/n涂敷于所述箔材(1)的A面(101)的A面涂层(2);以及/n涂敷于所述箔材(1)的B面(102)的B面涂层(3);/n所述A面涂层(2)为双层结构,其包括A面上涂层(201)和A面下涂层(202);/n所述B面涂层(3)为双层结构,其包括B面上涂层(301)和B面下涂层(302);/n所述A面上涂层(201)的宽度与所述A面下涂层(202)的宽度相差0.6mm~1mm;/n所述B面上涂层(301)的宽度与所述B面下涂层(302)的宽度相差0.6mm~1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极片结构包括:
箔材(1);
涂敷于所述箔材(1)的A面(101)的A面涂层(2);以及
涂敷于所述箔材(1)的B面(102)的B面涂层(3);
所述A面涂层(2)为双层结构,其包括A面上涂层(201)和A面下涂层(202);
所述B面涂层(3)为双层结构,其包括B面上涂层(301)和B面下涂层(302);
所述A面上涂层(201)的宽度与所述A面下涂层(202)的宽度相差0.6mm~1mm;
所述B面上涂层(301)的宽度与所述B面下涂层(302)的宽度相差0.6mm~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涂布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上涂层(201)的宽度比所述A面下涂层(202)的宽度大0.6mm~1mm;
所述A面上涂层(201)边缘包覆所述A面下涂层(202),且所述A面上涂层(201)的边缘厚度逐渐销薄;
所述B面上涂层(3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尹华涛燕波沈修岗
申请(专利权)人:华鼎国联四川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