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结构和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399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结构,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开关结构对扳机要求高的问题,该开关结构包括微动开关、驱动组件、中间组件及第一转轴,中间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和微动开关之间,中间组件包括弹性件、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均与弹性件连接;弹性件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扭臂进入预设范围并在预设范围内转动;当第一扭臂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二扭臂触发微动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第二扭臂在第一扭臂于预设范围内转动时始终触发该微动开关,因此该微动开关对应的触发条件可以连续且不唯一,因此降低对驱动组件的要求并减轻用户负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开关结构的把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结构和把手
本技术涉及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结构和把手。
技术介绍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微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在现有开关结构中,通常采用微动开关和扳机的组合。具体地,扳机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相应壳体上,另一端在转动固定角度后至触发位置时才触发该微动开关,例如:当固定角度为30°,则扳机需转动30°后才能至触发位置。但是,对于需要用户长按扳机以使得微动开关长时间启动的设备而言,由于该固定角度唯一,若需要保证该扳机始终处于触发位置处,则该扳机的状态不能发生改变,从而用户的手掌或手指也不能松动,进而会加重用户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结构,由于第二扭臂在第一扭臂于预设范围内转动时始终触发该微动开关,因此该微动开关对应的触发条件可以连续且不唯一,因此降低了对驱动组件的要求并减轻了用户负担。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结构,包括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中间组件以及第一转轴,所述中间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微动开关之间,所述中间组件包括弹性件、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第一扭臂和所述第二扭臂均与所述弹性件连接;/n所述弹性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扭臂进入预设范围并在所述预设范围内转动;当所述第一扭臂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二扭臂触发所述微动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结构,包括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中间组件以及第一转轴,所述中间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微动开关之间,所述中间组件包括弹性件、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所述第一扭臂和所述第二扭臂均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所述弹性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扭臂进入预设范围并在所述预设范围内转动;当所述第一扭臂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二扭臂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扭臂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二扭臂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与所述微动开关的微动杆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扳机;所述扳机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当所述第一扭臂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一扭臂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与所述扳机保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开设有朝向所述弹性件的凹槽,所述第一扭臂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配合插接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华柯亨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