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埋式地震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29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埋式地震仪,涉及地震仪技术领域;所述地震仪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设备外管、电池外管;所述电池外管与所述设备外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外管为所述设备外管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设备外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容纳电路板的电路舱以及容纳检测地动信号的芯体的机械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直埋式地震仪的设备外管集成度高,采用电路舱与机械舱分舱设计,减少了电路部分与机械结构部分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埋式地震仪
本技术涉及地震仪
,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埋式地震仪。
技术介绍
地震仪是地震监测中最关键的仪器,负责对地震信息进行采集和记录,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可靠与否。传统的线圈式检波器频带范围较窄,动态范围较低,主要是大信号的动态范围较小。随着地震勘探朝着更深的储层、更复杂的构造和更困难的目标挺进时,对地震仪不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新油气田的发现变得越来越困难时,地震勘探要为油气田开发服务的呼声日益增强。此外,开展地壳上地幔结构的探测与研究,不仅对我国板块构造及其动力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研究该区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探讨地震孕育,以及对区域性地震预测均具有重大价值,并且可以对矿产资源勘探提供基础依据。现如今,地震仪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地震仪频带逐步拓宽,现有技术中,地震仪主要以地表式为主,即地震仪是放在地表进行抖动检测的,但由于在地表时直接裸露在大气中,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比如风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地震仪的检测精度。另外现有的地震仪内检测地动信号的机械结构、处理信号的电路结构、供电结构均是设置在地震仪本体内,各个结构之间没有有效的进行分隔,从而可能会造成机械结构或者电路结构之间会造成相互干扰而影响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旨在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较好的直埋式地震仪;本技术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直埋式地震仪,包括地震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仪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设备外管、电池外管;所述电池外管与所述设备外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外管为所述设备外管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设备外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分舱设置的容纳电路板的电路舱以及容纳检测地动信号的芯体的机械舱。具体地,所述机械舱内设置有芯体安装座,所述芯体安装在所述芯体安装座上。具体地,所述设备外管内安装有三个芯体,所述芯体安装座将所述机械舱分隔成三个检测空腔,各所述芯体对应安装在一所述检测空腔内;三个所述芯体的安装方向分别为垂直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检测空腔内还各自安装有一信号放大器;所述芯体与对应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具体地,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信号调理模块;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外部的数据存储单元。具体地,所述芯体包括摆锤以及与所述摆锤连接的电容换能器。优选地,所述设备外管与所述电池外管密封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尖锥;所述尖锥安装在所述电池外管的底端,所述电池外管与所述尖锥可拆卸安装。优选地,所述电池外管与所述尖锥密封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授时天线,所述授时天线与所述设备外管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直埋式地震仪的设备外管集成度高,采用电路舱与机械舱分舱设计,减少了电路部分与机械结构部分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到了检测精度;电池外管与设备外管分隔设计,便于电池外管的更换;地震仪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尖锥,方便地震仪主体插入到地;电池外管与设备外管的密封连接以及电池外管与尖锥的密封连接,能够让地震仪主体防水性能好,可在多种环境内(如湿润土地、地、浅井等环境)长期可靠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组件的透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组件的电池模组的透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两个电池组件的级联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直埋式地震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直埋式地震仪的供电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直埋式地震仪的地震仪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直埋式地震仪的信号处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体化授时天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体化授时天线与设备外管以及上位机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001-电池组件;100-设备外管、110-机械舱、111-芯体安装座、112-芯体、113-信号放大器、120-电路舱、121-电路板、122-微分单元、123-比例单元、124-积分单元、130-连接器、150-防水密封圈;200-电池外管、210-电池模组、211-单体电池、212-负极导线、213-正极导线、214-正极连接排、215-负极连接排、221-第一正极触点、222-第二正极触点、230-壳体、251-第一连接结构、252-第二连接结构、a1-第一平面;300-尖锥、310-基端;400-授时天线、411-GNSS授时天线、412-WIFI天线、413-4G天线、414-密封圈、420-反射板、430-安装底座、440-外罩、450-安装底脚、461-第一接头、462-第二接头、480-电路板;500-充电器、610-太阳能充电板、620-市电、700-上位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结合图1~4,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电池组件001,包括壳体230以及电池模组210,壳体230围合有容电池模组210的内腔。壳体230的顶端设置有外凸的且具有外螺纹的第一连接结构251,壳体230的底端设置有内凹的且具有内螺纹的第二连接结构252;第一连接结构251的外螺纹与第二连接结构252的内螺纹形状匹配,以便于两个电池组件001的级联。壳体230为圆筒状结构;第一连接结构251与第二连接结构252均是围成有中空的圆筒状结构;第一连接结构251、第二连接结构252以及壳体230同轴设置。壳体230的顶端具有对外接触式电连接的第一正极触点221,壳体230的底端具有对外接触式电连接的第二正极触点222;第一正极触点221与第二正极触点222上下相对。第一正极触点221位于第一连接结构251围成的空间内,第二正极触点222位于第二连接结构252围成的空间内,且第一正极触点221与第二正极触点222均位于壳体230的轴线上。壳体230的顶端具有第一负极触点,壳体230的底端具有第二负极触点。第一连接结构251内凹至第一平面a1处;第二正极触点222凸出第一平面a1向下,且第二正极触点222的高度小于第一连接结构251内凹的深度。第一正极触点221凸出壳体230的顶端,且第一正极触点221的高度小于第一连接结构251凸出的高度。结合图2,电池模组210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组件;本实施例中,每一电池单体组件由上下串联连接的两个单体电池211构成;各所述电池单体组件的正极通过正极连接排214电连接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埋式地震仪,包括地震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仪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设备外管、电池外管;所述电池外管与所述设备外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外管为所述设备外管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设备外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分舱设置的容纳电路板的电路舱以及容纳检测地动信号的芯体的机械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埋式地震仪,包括地震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仪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设备外管、电池外管;所述电池外管与所述设备外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外管为所述设备外管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设备外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分舱设置的容纳电路板的电路舱以及容纳检测地动信号的芯体的机械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式地震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舱内设置有芯体安装座,所述芯体安装在所述芯体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埋式地震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管内安装有三个芯体,所述芯体安装座将所述机械舱分隔成三个检测空腔,各所述芯体对应安装在一所述检测空腔内;三个所述芯体的安装方向分别为垂直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埋式地震仪,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检测空腔内还各自安装有一信号放大器;所述芯体与对应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埋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罗运宏叶铭泽叶康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泰德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