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余氯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269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来水余氯分析仪,属于余氯分析仪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靠外侧安装有多个第三螺丝,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电机,所述电机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安装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前侧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分析仪主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机、壳体、传送带、第一螺丝、安装板、移动板、固定板、第三螺丝、滚轮和转轴,使得分析仪能够根据工作人员或工作环境的需要调节分析仪主体的高度,从而提高了分析仪的调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余氯分析仪
本技术属于余氯分析仪
,具体涉及一种自来水余氯分析仪。
技术介绍
余氯分析仪,全称为余氯分析高智能化在线连续监测仪,由传感器和二次表两部分组成。可同时测量余氯、pH值、温度。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自来水厂、医院等行业中各种水质的余氯和pH值连续监测。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今的自来水余氯分析仪大多存在调节能力差、实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来水余氯分析仪,具有调节能力好、实用性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来水余氯分析仪,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靠外侧安装有多个第三螺丝,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电机,所述电机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安装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前侧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分析仪主体,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移动板之间通过第一螺丝进行连接,所述分析仪主体的前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述分析仪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操作面板的外侧安装有密封装置。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安装框、第一气缸、连接板、第二气缸、海绵层、密封盖和第二螺丝,所述密封盖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层,所述密封盖与海绵层之间通过多个第二螺丝进行连接,所述密封盖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侧设置有两个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壳体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直径与滚轮的内侧直径相等。优选的,所述海绵层外侧的宽度与密封盖内侧的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长度与两个安装板和分析仪主体的长度之和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壳体、传送带、第一螺丝、安装板、移动板、固定板、第三螺丝、滚轮和转轴,使得分析仪能够根据工作人员或工作环境的需要调节分析仪主体的高度,从而提高了分析仪的调整能力。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安装框、第一气缸、连接板、第二气缸、海绵层、密封盖和第二螺丝,使得分析仪能够在不使用的时候得到良好的保存,从而保证了分析仪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分析仪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壳体;3、传送带;4、第一螺丝;5、安装板;6、移动板;7、操作面板;8、分析仪主体;9、出水管;10、进水管;11、固定板;12、密封装置;121、第一伸缩杆;122、第二伸缩杆;123、安装框;124、第一气缸;125、连接板;126、第二气缸;127、海绵层;128、密封盖;129、第二螺丝;13、第三螺丝;14、滚轮;15、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来水余氯分析仪,包括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靠外侧安装有多个第三螺丝13,固定板11的前侧设置有壳体2,壳体2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电机1,电机1靠近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转轴15,转轴15的外侧安装有滚轮14,两个滚轮14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3,传送带3的前侧安装有移动板6,移动板6的上方设置有分析仪主体8,分析仪主体8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5,安装板5与移动板6之间通过第一螺丝4进行连接,分析仪主体8的前侧设置有操作面板7,述分析仪主体8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管9,操作面板7的外侧安装有密封装置12。为了保证密封装置12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装置12包括第一伸缩杆121、第二伸缩杆122、安装框123、第一气缸124、连接板125、第二气缸126、海绵层127、密封盖128和第二螺丝129,密封盖128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层127,密封盖128与海绵层127之间通过多个第二螺丝129进行连接,密封盖128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125,连接板125的后侧设置有两个第二伸缩杆122,第二伸缩杆122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气缸126,两个第二气缸126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框123,安装框123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伸缩杆121,第一伸缩杆12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124。为了保证壳体2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板11与壳体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了保证滚轮14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轴15的外侧直径与滚轮14的内侧直径相等。为了保证海绵层127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海绵层127外侧的宽度与密封盖128内侧的宽度相等。为了保证移动板6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移动板6的长度与两个安装板5和分析仪主体8的长度之和相等。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第三螺丝13将固定板11安装在工作地点,然后通过密封装置12中的第二螺丝129将海绵层127和密封盖128固定连接,再通过第一螺丝4将安装板5和移动板6固定连接,启动壳体2一侧的电机1,电机1通过转轴15和滚轮14带动传送带3移动,进而调整分析仪主体8的高度,然后通过进水管10将自来水样本送入分析仪主体8,通过操作面板7进行操作,并观察数据,分析完毕后,通过出水管9将样本排出,启动第一气缸124,第一气缸124通过第一伸缩杆121调节密封盖128的高度,再启动安装框123内的第二气缸126,第二气缸126通过第二伸缩杆122和连接板125带动密封盖128盖住分析仪主体8和操作面板7,工作结束。本自来水余氯分析仪的型号为DEPO/OX3-PLUS。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来水余氯分析仪,包括固定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的靠外侧安装有多个第三螺丝(13),所述固定板(11)的前侧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电机(1),所述电机(1)靠近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外侧安装有滚轮(14),两个所述滚轮(14)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的前侧安装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上方设置有分析仪主体(8),所述分析仪主体(8)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与移动板(6)之间通过第一螺丝(4)进行连接,所述分析仪主体(8)的前侧设置有操作面板(7),所述述分析仪主体(8)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管(9),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侧安装有密封装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余氯分析仪,包括固定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的靠外侧安装有多个第三螺丝(13),所述固定板(11)的前侧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电机(1),所述电机(1)靠近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外侧安装有滚轮(14),两个所述滚轮(14)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的前侧安装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上方设置有分析仪主体(8),所述分析仪主体(8)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与移动板(6)之间通过第一螺丝(4)进行连接,所述分析仪主体(8)的前侧设置有操作面板(7),所述述分析仪主体(8)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管(9),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侧安装有密封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余氯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12)包括第一伸缩杆(121)、第二伸缩杆(122)、安装框(123)、第一气缸(124)、连接板(125)、第二气缸(126)、海绵层(127)、密封盖(128)和第二螺丝(129),所述密封盖(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骜周成柱姜兴革郑吉鹏李联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德泰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