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26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该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包括填砂装置、第一注入机构、第二注入机构和回收容器;填砂装置具有两端开口的填砂腔,填砂腔内装有模拟用砂,第一注入机构与填砂腔的入口端或填砂腔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第二注入机构与填砂腔的入口端可拆卸连接,回收容器和填砂腔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注入机构用于向填砂装置内注入含蜡原油,以模拟油藏形成过程或者原油析出过程;第二注入机构用于向填砂装置内注入清防蜡剂;回收容器用于容置从填砂装置中流出的模拟产出原油,以对模拟产出原油和初始原油进行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评测和确认清防蜡剂在地层条件下对含蜡原油的清防蜡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油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含蜡原油从地层进入井底再进入井筒举升到地面时,压力温度不断的降低,当压力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破坏石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平衡,超过石蜡在原油中的溶解饱和度,石蜡就会从原油中析出,也就是油井结蜡。石蜡沉积会使油井油流通道变小,增加抽油杆的上下阻力,增加负荷。如果清蜡不及时,结蜡严重会导致抽油杆卡在油管中,甚至造成抽油杆断裂。现有技术中,采用清防蜡剂对油井进行清防蜡是目前油田应用中常见的一种清防蜡技术,即通常是将清防蜡剂从环形空间加入,以利用清防蜡剂和蜡之间的化学反应而起到清蜡、防蜡效果。然而,随着施工作业的进行,清防蜡剂在地层条件下对含蜡原油的清防蜡效果无法得到评测和确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能够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评测和确认清防蜡剂在地层条件下对含蜡原油的清防蜡效果。为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包括填砂装置、第一注入机构、第二注入机构和回收容器;所述填砂装置具有两端开口的填砂腔,所述填砂腔内装有模拟用砂,所述第一注入机构与所述填砂腔的入口端或所述填砂腔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注入机构与所述填砂腔的入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回收容器和所述填砂腔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注入机构用于向所述填砂装置内注入含蜡原油,以模拟油藏形成过程或者原油析出过程;所述第二注入机构用于向所述填砂装置内注入清防蜡剂;所述回收容器用于容置从所述填砂装置中流出的模拟产出原油,以对所述模拟产出原油和初始原油进行比较。在上述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注入机构包括第一泵体和装有含蜡原油的第一中间容器,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泵体连通,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填砂装置连通;以及所述第二注入机构包括第二泵体和装有清防蜡剂的第二中间容器,所述第二中间容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泵体连通,所述第二中间容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填砂装置连通。在上述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的内部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可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一泵体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填砂装置连通;和/或,所述第二中间容器的内部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可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第二腔体分隔为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二泵体连通,所述第四空间和所述填砂装置连通。在上述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泵体的背离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泵体的背离所述第二中间容器的一端均与地层水连通。在上述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中,可选的是,还包括:第三注入机构,所述第三注入机构包括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的一端与所述地层水连通,所述第三泵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填砂装置连通,以将所述地层水注入所述填砂装置内。在上述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注入机构、所述第二注入机构和第三注入机构与所述填砂装置之间通过多通阀连通。在上述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中,可选的是,还包括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和所述填砂腔的出口端连通,用于向所述填砂腔内施加模拟井底流压。在上述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回压阀和连接在所述回压阀上的手摇泵,所述手摇泵用于为所述回压阀设置压力。在上述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模拟用砂为石英砂。本技术提供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该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包括填砂装置、第一注入机构、第二注入机构和回收容器;所述填砂装置具有两端开口的填砂腔,所述填砂腔内装有模拟用砂,所述第一注入机构与所述填砂腔的入口端或所述填砂腔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注入机构与所述填砂腔的入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回收容器和所述填砂腔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注入机构用于向填砂装置内注入含蜡原油,以模拟油藏形成过程或者原油析出过程;第二注入机构用于向填砂装置内注入清防蜡剂;回收容器用于容置从填砂装置中流出的模拟产出原油,以对模拟产出原油和初始原油进行比较。因此,本技术能够评测清防蜡剂在地层条件下对含蜡原油的清防蜡效果,确定清防蜡剂在地层的滞留程度。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的第一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的第一中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进行模拟时产出原油和初始原油的组分对比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10-填砂装置;101-填砂腔;1011-入口端;1012-出口端;20-第一注入机构;201-第一泵体;2011-第一旋钮;2012-第二旋钮;2013-显示屏幕;202-第一中间容器;2021-第一腔体;20211-第一空间;20212-第二空间;2022-第一活塞;30-第二注入机构;301-第二泵体;302-第二中间容器;40-回收容器;50-地层水;60-第三泵体;701-第一多通阀;702-第二多通阀;703-单向阀;704-双向阀;80-加压装置;801-回压阀;802-手摇泵;90-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砂装置、第一注入机构、第二注入机构和回收容器;所述填砂装置具有两端开口的填砂腔,所述填砂腔内装有模拟用砂,所述第一注入机构与所述填砂腔的入口端或所述填砂腔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注入机构与所述填砂腔的入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回收容器和所述填砂腔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n所述第一注入机构用于向所述填砂装置内注入含蜡原油,以模拟油藏形成过程或者原油析出过程;所述第二注入机构用于向所述填砂装置内注入清防蜡剂;所述回收容器用于容置从所述填砂装置中流出的模拟产出原油,以对所述模拟产出原油和初始原油进行比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填砂装置、第一注入机构、第二注入机构和回收容器;所述填砂装置具有两端开口的填砂腔,所述填砂腔内装有模拟用砂,所述第一注入机构与所述填砂腔的入口端或所述填砂腔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注入机构与所述填砂腔的入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回收容器和所述填砂腔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注入机构用于向所述填砂装置内注入含蜡原油,以模拟油藏形成过程或者原油析出过程;所述第二注入机构用于向所述填砂装置内注入清防蜡剂;所述回收容器用于容置从所述填砂装置中流出的模拟产出原油,以对所述模拟产出原油和初始原油进行比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入机构包括第一泵体和装有含蜡原油的第一中间容器,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泵体连通,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填砂装置连通;以及
所述第二注入机构包括第二泵体和装有清防蜡剂的第二中间容器,所述第二中间容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泵体连通,所述第二中间容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填砂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防蜡剂滞留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容器的内部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可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一泵体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填砂装置连通;和/或,
所述第二中间容器的内部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可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己全黄锟吴红军刘举孟祥娟王茜袁泽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