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119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染源监测报警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包括废料池体,废料池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监测污染源水位的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内包括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外部套接有转动板,转动板右侧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污染源水位进行报警的报警机构,通过设置翘板与转动板,当废料池体内的水位开始上升时,水位液面产生的浮力带动浮板进行漂浮上升,使浮板可以更轻松的进行漂浮上升,此时浮板的左侧以转动柱为中心向上转动,同时浮板的右侧在的右方向下降低,从而使报警警铃启动报警,进而在停电时也可以准确地对废料池内的液面水位进行预警,有效的保证了对废料池水位的准确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染源监测报警的
,具体为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或人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厂也越来越多,为何降低工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每个工厂内均设置有用于存放工业废水和废液等污染源的废料池,同时为了保证废料池内液面不超过标准水位线,因此会在废液池内设置水位监测预警机构,目前多数水位监测预警机构均为采用电源的智能感应设备,因此可能出现当停电时该水位监测机构无法及时准确地对水位进行预警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具备在停电时也可以准确地对废料池内的液面水位进行预警,有效的保证了对废料池水位的准确监测等优点,解决了多数水位监测预警机构均为采用电源的智能感应设备,因此可能出现当停电时该水位监测机构无法及时准确地对水位进行预警的状况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在停电时也可以准确地对废料池内的液面水位进行预警,有效的保证了对废料池水位的准确监测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包括废料池体,废料池体的上方设置呈开口状,废料池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监测污染源水位的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内包括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固定安装在废料池体的上表面上,两个竖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竖板内侧的表面,转动柱的外部套接有转动板,转动板通过转动柱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之间,且转动板的左侧位于废料池体的内部,转动板右侧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污染源水位进行报警的报警机构。优选的,所述转动板左端的表面固定按章有浮板,浮板的高度与转动板的高度一致,浮板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侧板设置呈三角形状,侧板的下表面设置呈水平状。优选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有横板,横板左侧的表面固定安装在废料池体外侧的表面上,横板上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直柱,两个直柱之间设置有圆柱,圆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直柱内侧的表面上,直柱的外部套接有翘板,翘板的左端位于转动板右端的下方。优选的,所述翘板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柱,凸柱的上方设置有报警警铃,报警警铃左侧的表面固定安装在两个直柱的右侧,且报警警铃的下表面与凸柱的上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报警警铃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压缩弹簧,两个压缩弹簧位于报警警铃下表面的两侧,两个压缩弹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下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空槽,空槽的内部与压板外部的上方相连通,且压板的下表面与凸柱的上表面相贴合。(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通过设置翘板与转动板,当废料池体内的水位开始上升时,水位液面产生的浮力带动浮板进行漂浮上升,同时水位液面带动两个侧板同步上升,并配合两个侧板可以提高浮板的浮力,使浮板可以更轻松的进行漂浮上升,此时浮板的左侧以转动柱为中心向上转动,同时浮板的右侧在的右方向下降低,浮板的右侧触碰至翘板并使翘板的左侧下降,翘板左侧下降的同时带动凸柱对报警警铃下方的按钮向上按压,从而使报警警铃启动报警,进而在停电时也可以准确地对废料池内的液面水位进行预警,有效的保证了对废料池水位的准确监测。2、该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通过设置压缩弹簧与压板配合空槽,经由两个压缩弹簧对压板施加复位弹力,使压板对翘板右侧的上方施加向下的挤压力,从而保证翘板可以在不受力的状态下保持倾斜,同时将按钮设置在报警警铃下方可以避免按钮受到误触的状况,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报警警铃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废料池体、2监测机构、21转动板、22浮板、23侧板、24竖板、25转动柱、3报警机构、31横板、32直柱、33圆柱、34翘板、35凸柱、36报警警铃、37压板、38压缩弹簧、39空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包括废料池体1,废料池体1的上方设置呈开口状,废料池体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监测污染源水位的监测机构2,监测机构2内包括有两个竖板24,两个竖板24固定安装在废料池体1的上表面上,两个竖板24之间设置有转动柱25,转动柱2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竖板24内侧的表面,转动柱25的外部套接有转动板21,转动板21通过转动柱25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24之间,且转动板21的左侧位于废料池体1的内部,转动板21左端的表面固定按章有浮板22,浮板22的高度与转动板21的高度一致,浮板22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23,侧板23设置呈三角形状,侧板23的下表面设置呈水平状,转动板21右侧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污染源水位进行报警的报警机构3,报警机构3包括有横板31,横板31左侧的表面固定安装在废料池体1外侧的表面上,横板3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直柱32,两个直柱32之间设置有圆柱33,圆柱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直柱32内侧的表面上,直柱32的外部套接有翘板34,翘板34的左端位于转动板21右端的下方,翘板34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柱35,凸柱35的上方设置有报警警铃36,报警警铃36左侧的表面固定安装在两个直柱32的右侧,且报警警铃36的下表面与凸柱35的上表面相贴合,报警警铃36下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开关按钮,该开关按钮用来控制报警警铃36的启动,报警警铃3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压缩弹簧38,两个压缩弹簧38位于报警警铃36下表面的两侧,两个压缩弹簧3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37,压板37下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空槽39,空槽39的内部与压板37外部的上方相连通,且压板37的下表面与凸柱35的上表面相贴合。在使用时,当废料池体1内的水位开始上升时,水位液面产生的浮力带动浮板22进行漂浮上升,同时水位液面带动两个侧板23同步上升,并配合两个侧板23可以提高浮板22的浮力,使浮板22可以更轻松的进行漂浮上升,此时浮板22的左侧以转动柱25为中心向上转动,同时浮板22的右侧在19的右方向下降低,浮板22的右侧触碰至翘板34并使翘板34的左侧下降,翘板34左侧下降的同时带动凸柱35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包括废料池体(1),废料池体(1)的上方设置呈开口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池体(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监测污染源水位的监测机构(2),监测机构(2)内包括有两个竖板(24),两个竖板(24)固定安装在废料池体(1)的上表面上,两个竖板(24)之间设置有转动柱(25),转动柱(2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竖板(24)内侧的表面,转动柱(25)的外部套接有转动板(21),转动板(21)通过转动柱(25)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24)之间,且转动板(21)的左侧位于废料池体(1)的内部,转动板(21)右侧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污染源水位进行报警的报警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包括废料池体(1),废料池体(1)的上方设置呈开口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池体(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监测污染源水位的监测机构(2),监测机构(2)内包括有两个竖板(24),两个竖板(24)固定安装在废料池体(1)的上表面上,两个竖板(24)之间设置有转动柱(25),转动柱(2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竖板(24)内侧的表面,转动柱(25)的外部套接有转动板(21),转动板(21)通过转动柱(25)转动连接在两个竖板(24)之间,且转动板(21)的左侧位于废料池体(1)的内部,转动板(21)右侧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污染源水位进行报警的报警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1)左端的表面固定按章有浮板(22),浮板(22)的高度与转动板(21)的高度一致,浮板(22)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23),侧板(23)设置呈三角形状,侧板(23)的下表面设置呈水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源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3)包括有横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乐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净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