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开闭式结合低噪音空水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16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开闭式结合低噪音空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离心风机、换热器,壳体内依次设置进风腔、换热腔、出风腔,壳体两侧的下端分别设置对应进风腔的进风管和对应出风腔的出风管,离心风机设置于出风腔内,进风腔侧边的壳体上设置带初效过滤器的外进风口,换热腔与出风腔之间设置内置汽水分离器的汽水分离腔。其结构简单,能兼顾对发电机内空气循环除湿除油,确保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开闭式结合低噪音空水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多用途开闭式结合低噪音空水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船用发电机的冷却传统采用空水冷却器,将发电机内热空气送风进冷却器,与水换热器进行换热后送回发电机。由于船舶使用环境在高湿的海洋气候下,发电机内热空气通常含有较高的湿度,易导致发电机受潮导致安全故障、事故的产生,且在发电机内长期循环的空气,含有较多发电机中的油分,同样存在影响冷却效果、实用安全寿命等问题。为此,为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换热性和经济性,需对空水冷却器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兼顾对发电机内空气循环除湿除油,确保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的多用途开闭式结合低噪音空水冷却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开闭式结合低噪音空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离心风机、换热器,壳体内依次设置进风腔、换热腔、出风腔,壳体两侧的下端分别设置对应进风腔的进风管和对应出风腔的出风管,离心风机设置于出风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侧边的壳体上设置带初效过滤器的外进风口,换热腔与出风腔之间设置内置汽水分离器的汽水分离腔。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壁设有保温棉层。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端设置漏水报警器。进一步地,所述外进风口外的壳体上对应接一风阀。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上设置风阀。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在进风腔内口设置可调封板。作业时,将发电机内含水汽、油分的热空气经进风管送入进风腔,经水冷换热器换热后,进入汽水分离腔经汽水分离器分离水汽,冷却后的空气进入出风腔,经出风管送回发电机内,能有效去除水汽、油分,防止发电机发生安全事故、故障,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寿命。在长期使用后,将外进风口打开,可直接排出原发电机内空气,或对其进新风,进入进风腔内的新风经初效过滤器过滤,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保温棉层2、进风腔3、进风管4、外进风口5、初效过滤器6、换热腔7、水冷换热器8、汽水分离腔9、汽水分离器10、出风腔11、离心风机12、出风管13、漏水报警器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一种多用途开闭式结合低噪音空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保温棉层2、进风腔3、进风管4、外进风口5、初效过滤器6、换热腔7、水冷换热器8、汽水分离腔9、汽水分离器10、出风腔11、离心风机12、出风管13、漏水报警器14。壳体1内壁设有保温棉层2,壳体1内依次设置进风腔3、换热腔7、汽水分离腔9、出风腔11,壳体两侧的下端分别设置对应进风腔3的进风管4和对应出风腔11的出风管13,离心风机12设置于出风腔内,进风腔3侧边的壳体上设置带初效过滤器6的外进风口5,汽水分离腔内置汽水分离器10;壳体1底端设置漏水报警器1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外进风口、进风管的开启、关闭控制可采用风阀或可调封板,该类技术在管道、风口上属于常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开闭式结合低噪音空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离心风机、换热器,壳体内依次设置进风腔、换热腔、出风腔,壳体两侧的下端分别设置对应进风腔的进风管和对应出风腔的出风管,离心风机设置于出风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侧边的壳体上设置带初效过滤器的外进风口,换热腔与出风腔之间设置内置汽水分离器的汽水分离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开闭式结合低噪音空水冷却装置,包括壳体、离心风机、换热器,壳体内依次设置进风腔、换热腔、出风腔,壳体两侧的下端分别设置对应进风腔的进风管和对应出风腔的出风管,离心风机设置于出风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侧边的壳体上设置带初效过滤器的外进风口,换热腔与出风腔之间设置内置汽水分离器的汽水分离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开闭式结合低噪音空水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壁设有保温棉层。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宇飞徐立徐再霞徐建殷昌盛曹永佳朱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