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相机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12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码相机镜头,其包括有光阑和多块的透镜依次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为正透镜,且0.1<f1/f<1.0;第二透镜为负透镜,且0.1<-f2/f<1.0;第三透镜为正透镜,且0.1<f3/f<1.;第四透镜为负透镜,0.1<-f4/f<1.0;第五透镜为正透镜,0.1<f5/f<1.5;上述的f代表整个镜头的焦距,f1、f2、f3、f4、f5依次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透镜的各自焦距,它使镜头厚度减薄,成本下降。(*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码相机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码相机正在走进广大老百姓的家庭生活中,传统的数码相机的镜头是采用多片的透镜组成而成,如专利号为02218484.8的中国专利“数码相机镜头”,它包含一固定光阑和一光学组,其特征在于光学组包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镜片,从物方开始,第一镜片为弯月负透镜,位于镜头的始端;第二镜片为双凸正透镜;第三镜片为双凹负透镜;第四镜片为弯月正透镜;其靠像方那一面的曲率半径大于靠物方那一面的曲率半径;所说的固定光阑位于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之间。其分辨率比较低,不太适用于现在高要求的可达到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中去,而传统的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其镜头一般是采用6片玻璃镜片做成的,造成镜头厚度比较大,不利安装使用,镜片多,成本上升,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
技术介绍
而提供一种镜头厚度减薄、成本下降的数码相机镜头。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码相机镜头,其包括有光阑和多块的透镜依次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为正透镜,且0.1<f1/f<1.0;第二透镜为负透镜,且0.1<-f2/f<1.0;第三透镜为正透镜,且0.1<f3/f<1.;第四透镜为负透镜,0.1<-f4/f<1.0;第五透镜为正透镜,0.1<f5/f<1.5;上述的f代表整个镜头的焦距,f1、f2、f3、f4、f5依次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透镜的各自焦距。所述的第一透镜折射率范围是1.70<Nd1<1.84,色散系数40<Vd1<55;第二透镜折射率范围是1.65<Nd2<1.8,色散系数22<Vd2<37;第三透镜折射率范围是1.70<Nd3<1.84,色散系数40<Vd3<55;第四透镜折射率范围是1.54<Nd4<1.69,色散系数32.5<Vd4<47.5;第五透镜折射率范围是1.70<Nd5<1.84,色散系数40<Vd5<55。所述的第一透镜正面的曲率半径是4.8538,中心厚度/间隔比是1.8444,背面的曲率半径是-18.5678,中心厚度/间隔比是0.2921,折射率是1.788310,色散系数47.412448,镜片的有效直径是正面3.59,背面是4.000771;第二透镜正面的曲率半径是-6.9499,中心厚度/间隔比是0.6,背面的曲率半径是5.9565,中心厚度/间隔比是0.3978,折射率是1.717412,色散系数29.511487,镜片的有效直径是正面4.03595,背面是4.278829;第三透镜正面的曲率半径是21.1176,中心厚度/间隔比是2.1897,背面的曲率半径是-5.2133,中心厚度/间隔比是1.482,折射率是1.788310,色散系数47.412448,镜片的有效直径是正面4.403965,背面是5.036497;第四透镜正面的曲率半径是-3.2722,中心厚度/间隔比是0.6,背面的曲率半径是26.6406,中心厚度/间隔比是0.3866,折射率是1.788310,色散系数47.412448,镜片的有效直径是正面8.6,背面是8.6。所述的在第5透镜的后面设置有成像平板玻璃,它可以选择性地作为滤色片或者作为OLPF低通滤波器。所述的第一透镜至平板玻璃之间至少一个表面涂有红外截止滤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仅仅采用了5片镜片做成了镜头,比传统的镜头减少了一片,减薄了厚度,并降低了成本,在优化的实施例子中,使镜头的分辨率可以达到500万像素,完全满足现在高要求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的需求,经过实验实验表明,6片镜片的镜头除了像面入射角度具有一定优势外,其它性能方面没有优势,所以,本技术的技术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数码相机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数码相机镜头的MTF图;图3为本技术的数码相机镜头的相对光照图;图4为本技术的数码相机镜头的场曲图;图5为本技术的数码相机镜头的光学畸变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意,该数码相机镜头的光学系统由五枚玻璃镜片、一个固定光阑、一枚红外防止滤色片构成。如图所示,5枚镜片按照从物方到像方的次序分别标记为G1、G2、G3、G4、G5。前面为光阑,第5枚镜片G5后面是平板玻璃,再后面是像面。G1为正透镜,且0.1<f1/f<1.0G2为负透镜,且0.1<-f2/f<1.0 G3为正透镜,且0.1<f3/f<1.0G4为负透镜,且0.1<-f4/f<1.0G5为正透镜,且0.5<f5/f<1.5其中f代表整个镜头的焦距,f1、f2、f3、f4、f5依次代表G1、G2、G3、G4、G5各个单片镜片的焦距。具体的一个最佳设计例子Surf RadiusThicknessNd Vd Diameter面序 曲率半径 中心厚度/间隔 折射率 色散系数 镜片有效直径物面 0 Infinity Infinity光阑 1 Infinity 0 3.59G12 4.8538 1.8443 1.788310,47.412448 4.000771G13 -18.5678 0.2921 4.047155G24 -6.94990.6 1.717412,29.511487 4.03593G25 5.9565 0.3978 4.278829G36 21.11762.1897 1.788310,47.412448 4.403965G37 -5.21331.482 5.036497G48 -3.27220.6 1.614132,40.034548 4.992007G49 26.64060.3866 6.47904G510 13.108 2.5655 1.788310,47.412448 8.6G511 -18.7414 0.4535 8.612 Infinity 1.5 1.516372,64.074847 8.86111913 Infinity 0.963像面 14 Infinity其中从G1~G5各片镜片的Nd和Vd满足以下特征G11.70<Nd1<1.84 40<Vd1<55G21.65<Nd2<1.822<Vd2<37G31.70<Nd3<1.84 40<Vd3<55G41.54<Nd4<1.69 32.5<Vd4<47.5G51.70<Nd5<1.84 40<Vd5<55本镜头总长小于13.3mm,当物体处于无穷远时。该镜头具有总长度短13.3mm,体积小,易加工,高性能,可达500万像素分辨率。本镜头达到500万像素的分辨率要求以OmniVision的OV5610 500万像素CMOS传感器为例,标称517万像素,其像素间隔为2.775微米,整个有效成像面的对角线长度为8.991mm。由像素间隔2.775微米可计算出它的极限分辨率是180lp/mm按照国际惯例,以极限分辨率的65%~70%作为镜头中心分辨率的标准即大于117lp/mm~126lp/mm,以极限分辨率的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码相机镜头,其包括有光阑和多块的透镜依次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为正透镜,且0.1<f1/f<1.0;第二透镜为负透镜,且0.1<-f2/f<1.0;第三透镜为正透镜,且0.1<f3/f<1.;第四透镜为负透镜,0.1<-f4/f<1.0;第五透镜为正透镜,0.1<f5/f<1.5;上述的f代表整个镜头的焦距,f1、f2、f3、f4、f5依次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透镜的各自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平丁洪兴邹文斌陈燕杨士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广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