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建村专利>正文

汤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9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汤匙,包括一握柄、一柄身和一汤勺。其中,该握柄供人手握持并与一柄身相连接,该柄身向下延伸连接一汤勺。该汤勺具有一板片状壳体,在该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一阻挡片,该阻挡片与壳体的壁面间形成内外相通的导流部。因此,在捞起羹汤中的浮油物时,可使汤汁从导流部中流出,而浮油则留在壳体与阻挡片的表面上,达到汤汁与浮油分离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汤匙
本技术涉及一种汤匙,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汤汁与浮油分离,具有更佳的使用性和卫生性的汤匙。
技术介绍
在饮食方面控制不当易造成营养过剩,并产生肥胖症和与之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所以饮食习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减少油脂进入体内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羹汤类的含脂量比一般的佳肴高,因为在烹煮羹汤时,食材内所含的脂肪都会被融入热汤中,并形成一层浮油,我们为避免食入,常会使用汤匙将浮油捞起。而一般市面上所售的常见汤匙主要分为下述两种:一种是盛汤的汤匙,汤勺呈一半圆球形,用于盛汤饮用,同时可以在熬煮羹汤时捞起汤面上的浮油残渣,但其缺点在于捞除浮油残渣时,也会将汤汁一并捞起,被捞起的汤汁被缓缓倒回汤锅内时,浮油难免也会一起流回汤锅内。只有通过这种效率不高的重复动作,才能将大部分浮油残渣捞除,但同时也捞掉不少美味汤汁。另一种是能漏汤的汤匙,汤勺也呈一半圆球状,在汤勺底部有很多贯穿孔,这种汤匙仅能捞起汤内的块状食物,汤汁则通过贯穿孔而流回汤锅中,因此无法用于浮油残渣的捞除工作。鉴于此,本设计人为改进并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能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技术。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汤匙,利用阻挡片和导流部的设置,在汤勺捞起羹汤中的浮油物时,使汤汁从导流部中流出,而浮油-->则留在壳体与阻挡片的表面上,达到汤汁与浮油分离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汤匙,包括一握柄、一柄身及一汤勺。其中,握柄供人手部握持,并与一柄身连接,柄身向下延伸连接一汤勺,汤勺具有一板片状壳体,在壳体壁面上设置有一阻挡片,该阻挡片与壳体壁面间形成内外相通的导流部,从而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汤匙能够使汤汁与浮油分离,使用后易于清洗,具备更佳的使用性及卫生性,还可以用于捞取汤中的食物(如水饺),并能保持所捞取食物的完整性。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汤匙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汤匙的使用状态图1;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汤匙的使用状态图2;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汤匙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汤匙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汤匙的立体分解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汤匙10-握柄             20-柄身30-汤勺             31-壳体32,32’-阻挡片     321-凸耳322,35-孔洞        323-扣件33-通孔             34-导流部36-插槽             37-扣孔40-浮油物41-汤汁             42-浮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汤匙,如图1所示,汤匙1可以由塑料、金属或木质等材料一体成型制成,或由上述材料搭配组合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是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主要包括一握柄10、一柄身20和一汤勺30,其中:握柄10是用塑料或木质材料制成,供人手握持,并与一长条形的柄身20包覆连接。柄身20延伸向下与汤勺30连接,汤勺30具有一板片状壳体31,壳体31的形状可以是半圆球形、矩形或其它各种不同几何形状的立体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半圆球形壳体。在壳体31的内壁面上连接有一阻挡片32,阻挡片32与壳体31一体成型,可以呈一平直状或向上拱起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为呈向上拱起的形状。在阻挡片32与壳体31间开设有通孔33,在通孔33下方有一导流部34,导流部34是由薄板材弯曲成一呈半漏斗形状,再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导流部34连接在壳体31的外壁面上。图2和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1和使用状态图2。如图2和图3所示,用手握住汤匙1的握柄10,捞取汤锅内的浮油物40,浮油物40含有汤汁41和浮油42,浮油42的比重远低于汤汁41的比重,因此浮油42浮在汤汁41的上面,当将汤勺30向下倾斜时,汤汁41从汤勺30的导流部34中流出,而浮油42则留在壳体31和阻挡片32的表面上。再将浮油42倒入其它容器中,汤锅内的浮油42便可以被迅速捞除干净。图4和图5分别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汤勺30的壳体31和导流部34一体成型,导流部34凸出于壳体31的外壁面上,并在壳体31内部形成一向下倾斜半漏斗形状,在导流部34的外缘处开有孔洞35,同时在阻挡片32的一端设置有一凸耳321,凸耳321上开有孔洞322,孔洞35、322为对应设置,可用铆钉等固定连接组件穿入孔洞35及322,将阻挡片32枢轴连接在壳体31的内壁面上。如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在壳体31的内壁面上,且围绕在导流部34的外缘-->处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插槽36,插槽36可供阻挡片32的左、右两边嵌入,从而将阻挡片32连接在壳体31的内壁面上,便于使用后可轻易将阻挡片32拆卸、清洗,使其达到更佳的使用性和卫生性。图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6所示,其中,阻挡片32′呈一圆环状,并与壳体31的顶部周缘相吻合,在阻挡片32′上有多个扣件323,在壳体31接近顶部处开有多个扣孔37,扣孔37与阻挡片32′的扣件323为对应设置且相互配合,使阻挡片32′可紧密连接在壳体31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汤匙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技术的汤勺设置有阻挡片及导流部,在汤勺捞起羹汤的浮油物时,可使汤汁从导流部中流出,而浮油残渣则留在壳体与阻挡片的表面上,达到汤汁与浮油分离的效果;且阻挡片可通过枢轴连接或嵌入连接在壳体的内壁面上,使用后易于将阻挡片旋出或抽出清洗,具备更佳的使用性及卫生性。汤匙除可分离汤汁与浮油外,也可用于捞取汤中之食物(如水饺),并能保持所捞取食物的完整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汤匙具有实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同时本技术的结构未曾见于同类产品及公开使用过,完全符合技术专利申请的要求,根据专利法提出申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汤匙,包括握柄、柄身及汤勺,其中,所述握柄供人手握持并与一柄身相连接,所述柄身向下延伸连接一汤勺,所述汤勺具有一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和所述壳体壁面间形成有内外相通的导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汤匙,包括握柄、柄身及汤勺,其中,所述握柄供人手握持并与一柄身相连接,所述柄身向下延伸连接一汤勺,所述汤勺具有一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和所述壳体壁面间形成有内外相通的导流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匙,其特征在于所述汤匙为一体成型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汤匙,其特征在于所述汤匙为塑料、金属或木质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匙,其特征在于所述汤勺为半圆球形或矩形或其他几何形状中的任意一种壳体形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片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并开有一通孔,在所述通孔下方连接有所述导流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汤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外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村
申请(专利权)人:余建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