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89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室内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包括门板上沿卡件、门板侧沿卡件和活动连接在门板两侧的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梯形且两斜边分别与门板上沿和门板侧沿平行,每个连接板两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门板上沿卡件、门板侧沿卡件均可拆卸连接在固定部上,门板上沿卡件、门板侧沿卡件的截面均为半框形且底面与两侧面之间有倒角过渡,门板侧沿卡件与门框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插槽,所述插槽中插有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部件独立设计,拆装方便,可安装在大多数室内平开屋门上,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室内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多数室内屋门,在屋门闭合(落锁)状态下,门锁和门框的结合并不紧密,屋门在两侧风压不同时(例如开窗通风时),会导致屋门晃动,产生噪音;在屋门虚掩(闭合但未落锁)状态下,屋门容易受到风压影响被吹开或关闭,在吹开的过程中屋门容易撞击门垛一侧的墙壁,在关闭过程中屋门容易撞击门框,这都会使屋门损坏或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屋门受风压容易被吹开或晃动的问题,提供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各部件独立设计,拆装方便,可安装在室内平开屋门上,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包括门板上沿卡件、门板侧沿卡件和活动连接在门板两侧的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梯形且两斜边分别与门板上沿和门板侧沿平行,每个连接板两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门板上沿卡件、门板侧沿卡件均可拆卸连接在固定部上,门板上沿卡件、门板侧沿卡件的截面均为半框形且底面与两侧面之间有倒角过渡,门板侧沿卡件与门框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插槽,所述插槽中插有垫片。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为在两个连接板中分别嵌入一段磁极相反的磁条,连接板通过磁条固定在门板两侧。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在固定部上设置子粘扣带,在门板上沿卡件、门板侧沿卡件上设置母粘扣带,门板上沿卡件、门板侧沿卡件粘接在固定部上。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在固定部设置突出于连接板且一端有开口的卡槽,门板上沿卡件、门板侧沿卡件插入卡槽内。优选地,所述门板上沿卡件、门板侧沿卡件两个相对的侧面为四边形或三角形。优选地,所述门板上沿卡件与门框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柔性接触部,所述柔性接触部为橡胶或硅胶材质的半圆形凸起。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防晃动装置是室内屋门的一种外加装置,各部件独立设计,拆装方便,可安装在室内平开屋门上,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性,在室内屋门闭合(落锁)状态下,起到抵抗屋门两侧风压防止屋门晃动的作用;在屋门虚掩(闭合但未落锁)状态下,屋门不会被较小的风吹开,人员只需稍稍用力就能将屋门推开,兼顾了隐私性和方便性。本技术在门板上沿卡件与门框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柔性接触部,防止门板在安装一段时间后会下沉造成门板上沿与门框的间隙增大,填充防晃装置与门框的间隙,充分考虑了实用性;连接板通过磁条固定在门板两侧,拆装方便,可以在不损坏门板的情况下实现连接板的安装,并且通过磁条安装连接板,可使防晃装置适用于多种材质的门板,如木质、不锈钢或其他材质门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屋门关闭状态)。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屋门开启状态)。附图中标记:1为门板上沿卡件,2为门板侧沿卡件,201为插槽,3为连接板,301为固定部,4为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两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4所示,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包括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和活动连接在门板两侧的两个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为梯形且两斜边分别与门板上沿和门板侧沿平行,每个连接板3两端设置有固定部301,所述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均可拆卸连接在固定部301上,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的截面均为半框形且底面与两侧面之间有倒角过渡,门板侧沿卡件2与门框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插槽201,所述插槽201中插有垫片4。本技术可以将连接板3用螺钉固定在门板上,但这样会损坏门板,以致拆掉连接板3后门板上会留下孔洞影响门板的美观。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连接板3与门板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以为在两个连接板3中分别嵌入一段磁极相反的磁条,连接板3通过磁条固定在门板两侧,拆装方便,可以在不损坏门板的情况下实现连接板3的安装,并且通过磁条安装连接板3,可使防晃装置适用于多种材质的门板,如木质、不锈钢或其他材质门板。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与连接板3的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为在固定部301上设置子粘扣带(粘扣带的毛面),在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上设置母粘扣带(粘扣带的勾面),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粘接在固定部301上。或者可拆卸连接可以为将固定部301设置为突出于连接板3且一端有开口的卡槽,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插入卡槽内。安装本技术防晃动装置时,根据门板尺寸,制作合适的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和连接板3,先通过粘扣带将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粘接在固定部301上(或者将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插入卡槽内),再将防晃动装置套在门板两侧,由于连接板3上嵌入的磁条,可使防晃装置牢固固定在在门板两侧上。本技术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两个相对的侧面为四边形或三角形,亦或是其他形状,当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与固定部301通过粘扣带连接时,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两个相对的侧面露在门板两侧,可将其设置成花瓣形、五角星形或其他形状,增加防晃装置的美观性。一般门板在安装一段时间后会下沉造成门板上沿与门框的间隙增大,为减小防晃装置与门框的间隙,本技术在门板上沿卡件1与门框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柔性接触部,柔性接触部为橡胶或硅胶材质的半圆形凸起,柔性接触部可以与门板上沿卡件1是一体结构,在防晃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将门板上沿卡件1更换成有半圆形凸起的门板上沿卡件1即可;柔性接触部也可以是与门板上沿卡件1之间可拆卸连接(如采用双面胶带),在防晃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柔性接触部粘贴在门板上沿卡件1上即可。本技术各部件的材质均可选用柔性材料,如橡胶、硅胶等,因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的设置填充了门板与门框的间距,在门板闭合(落锁)状态下遇门板两侧风压较大时,可有效地防止门板晃动;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的底面与两侧面之间有倒角过渡,当门板虚掩(闭合但未落锁),既能防止门板晃动,又能在开门时不费力,兼顾了居住空间的隐私性和方便性;当门板侧沿卡件2与门框的间隙较大时,可在插槽201中插入多片垫片4(如纸片)缩小间距,防止门板晃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和活动连接在门板两侧的两个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为梯形且两斜边分别与门板上沿和门板侧沿平行,每个连接板(3)两端设置有固定部(301),所述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均可拆卸连接在固定部(301)上,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的截面均为半框形且底面与两侧面之间有倒角过渡,门板侧沿卡件(2)与门框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插槽(201),所述插槽(201)中插有垫片(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和活动连接在门板两侧的两个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为梯形且两斜边分别与门板上沿和门板侧沿平行,每个连接板(3)两端设置有固定部(301),所述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均可拆卸连接在固定部(301)上,门板上沿卡件(1)、门板侧沿卡件(2)的截面均为半框形且底面与两侧面之间有倒角过渡,门板侧沿卡件(2)与门框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插槽(201),所述插槽(201)中插有垫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为在两个连接板(3)中分别嵌入一段磁极相反的磁条,连接板(3)通过磁条固定在门板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屋门抗风压防晃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丁吕琪卉孙跃杰袁友胜王晓静任函刘昕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